尿酸排泄的第三条通道——一个鲜为人知的医学发现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人体内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分别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其内源性的尿酸来源于体内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或核酸分解;外源性尿酸来源于人体摄入食物的分解。正常情况下,血循环中99%以上的尿酸以尿酸盐形式存在,在较窄的范围内波动。任何原因引起的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都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主要是在肝脏、小肠及肾中进行,正常生理情况下是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所以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相对恒定。尿酸的排泄通道主要为肾脏和肾外途径。人体的尿酸1/3由胆道、胃及小肠排除体外,进入消化道的尿酸被大肠杆菌酶分解破坏后,直接从粪便排出,因此这一过程叫做尿酸的酶解;另2/3经肾脏排出。

622762d0f703918f58cc7e6fd7071c9c59eec438.jpeg@f_auto嘌呤 的分解代谢过程

 

高尿酸血症发生痛风的患者中,其尿酸盐的清除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要低于正常人群。在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时,肾小球过滤率降低是高尿酸血症原因之一。肾小管重吸收增多和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与血尿酸升高也有重要的关系。同时,尿酸盐和尿酸的结晶沉积可以造成肾脏的损害,引起一系列的相关肾病,尤其是高浓度的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留存在肾小管腔内,随着尿液的进一步浓缩,尿液PH的降低,大量的尿酸盐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晶,梗阻在肾小管内,特别是集合管,严重时可累及肾盂和输尿管。沉积在肾小管内的结晶体使肾小管内压力增高,使得肾内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急性肾衰竭。而实际上,高尿酸血症只有10%是由尿酸生成增加引起的,90%的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所以说,一旦肾脏出现种种问题,高尿酸的排泄通道就会受阻,这个时候,发现尿酸排泄的第三条通道,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那么,人体中是否存在尿酸的第三条排泄通道呢?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与思索,发现人体皮肤是尿酸化解与排泄的第三条最有价值的通道。

 

 

皮肤是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的最大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77094b36acaf2edd8831e803f32a3be23b0193d9.png@f_auto皮肤的层次结构

由于人体皮肤表面存留着尿素、尿酸、盐分、乳酸、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酸性物质,所以皮肤表面常显弱酸性。如果尿酸的清除速度慢于尿酸生成的速度,尿酸结晶即可沉积在软骨、滑膜、骨骼、肌腱、韧带、关节囊及除大脑以外的其他如何地方。有的痛风结节越来越大,最终会把皮肤“撑破”,流出牙膏一样的尿酸盐结晶来。这些破损部位皮肤的修复能力非常差,伤口往往长时间不能愈合。而经久不愈的创面又给细菌可乘之机,经常会形成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感染病灶。

因此,那些不在血管内而是沉积于软骨、滑膜和软组织的尿酸盐,尤其是体积较大难以流动的尿酸盐结晶体,其清除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它们在没有被组织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之前,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对这部分尿酸盐结晶体来说,暂时是无能为力的,没有任何的帮助作用。这时候,寻找第三条排酸通道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了!

皮肤,作为一个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让一部分尿酸盐不通过肾脏直接排出体外,应该是非常可行的一个举措。以什么样的方式,由皮肤参与尿酸代谢过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尝试的有价值研究方向。

从中医、畲医角度来看,湿、热是痛风的病理基础,瘀滞是痛风的病理因素,湿、热、瘀往往互相影响,瘀又可加剧气机的阻滞,使阳气不得舒展而易郁化成热,使水液不得气之运化而停聚成湿。总之,外感风邪为病之因,湿、热、痰、瘀为病之标,脏腑功能失调为病之本,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肾两脏: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又喜膏粱厚味,水湿失于运化,损伤脾胃,酿湿生浊成毒,羁留肝经,流注关节、筋脉,发为痛风。而水湿离不开肺的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肺主皮毛,宣发卫气,主一身之气和全身的水液运行和排泄,卫气虚则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外邪的侵袭。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影响水液的代谢,导致水湿停留,出现小便不利或水肿。西医对痛风的理解主要认为肝是尿酸生成器官,肾为尿酸排泄器官,忽略了脾对水液有吸收、传输和布散的作用。而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传输至肺、肾,再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所以,目前中医界对痛风的叙述只强调肝、脾、肾的功能,而忽略了肺及其他五脏六腑的协同作用,是有失偏颇的。畲医认为,脾肾阳虚,肺失肃降以致水湿内停,是痛风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久成痰,流注关节皮毛,是痛风结节的重要成因,畲医把痛风命名为“湿毒证”是符合道理的。

水湿的排泄其实就是两个途径:汗和尿。而汗液的排泄必须通过皮肤来完成,因此,以皮肤为另一个排湿通道不但可行,还非常符合现代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科学理论。大量的临床案例证明了,通过药物导入仪和导光凝胶的溶晶化酸,结合百菊香片压片糖果的脏腑内调,清理人体内环境,可以达到肾外快速排酸而没有转移性疼痛的目的,大大减轻了肾脏的负担,大大缩短了疗程,明显减少了排酸过快引起的副作用,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一个来自畲族医学研究者的新发现,也许可以给广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作者为医易和“痛风王”蓝德医生(汉族名邱文卿),禁止转载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化酸理论——痛风领域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突破

2022-11-11 16:26:36

专长医师中医专病医养民宿医易和医易诊病医术传承名老中医

邱文卿百科词条

2022-11-11 16:30: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