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感染、硬结、淤青、红肿、麻胀、疼痛、化脓、溃疡等,并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认为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医师操作不当、患者的个人体质及埋线材料的选择有关,故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操作,注重穴位埋线疗法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c703832e16dd427d9765c654ffa1e997

穴位埋线疗法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有关穴位,通过多种因素的复合性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减少患者服药的剂量及频率等优点。但在埋线过程中由于术者操作不规范或者患者自身对埋入的线体不耐受,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现将这些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

1.1发热

由于患者对外科缝线的排异,致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出现体温升高,或局部发热的症状。处理方法:①可针刺大椎、合谷、曲池等退热要穴,达到退热的目的,也可局部取穴,缓解局部发热的现象。一般针刺3~5次后可明显退热。当体温轻度升高,出现低热现象或埋线处温度稍高时,可在针刺的同时给予患者退热药和抗生素。当体温极度升高出现持续高热时,应及时降温并由外科医生去除体内的外科缝线。②抗过敏治疗:首先停止埋线,予以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治疗。数日后若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可减少激素的用量或停止激素的使用。

1.2感染

表现为发热、全身感染症状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增高,皮肤损伤(红肿热痛、皮下结节及溃疡、周围炎性反应、皮肤破溃后流红黄色血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细菌及真菌)。处理方法:首先停止埋线,予以抗炎治疗以缓解症状及控制感染,首选抗生素治疗。

1.3硬结

埋线部位出现硬结,触之质硬,压痛明显,皮温高,皮色暗红,局部脓肿波动感明显,脓肿切开可见暗绿色或淡黄色液体。一般由于外科缝线埋入穴位时未成线状、卷曲成团或由于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处理方法:口服连翘败毒丸,脓肿处外敷复方化毒膏,病程进一步加重时可予以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而后采用负压吸引疗法(VSD),切开引流并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直至伤口结痂愈合。对于局部形成的硬结,采用针刺法中的扬刺、围刺的方法,直接对硬结的部位针刺,加速硬结的吸收。

1.4淤青

由于埋线时尚未避开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受损,出现皮下渗血,也可由出血后按压力度不够而导致。处理方法:对于局部淤青,可采取物理疗法———先冷敷后热敷。在6h之内采用冷敷,将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min更换1次,持 续15~20min;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要注意避免冻伤。一般在24h之后进行热敷,可用热毛巾热敷,也可用热水袋灌装热水裹上毛巾敷于患处,注意避免过热所引起的烫伤。淤青无需做特殊的处理,采用上述方法后即可消退。

1.5红肿、麻胀、疼痛

某些患者自觉酸麻胀痛,此为行针后正常的得气感觉,属于正 常 现 象,1周左右会自愈,不必行过多的处理。异常的麻胀感觉指麻胀持续出现超过7d,是由于针刺部位离神经较近,刺激了神经所导致。处理方法:轻度不良反应,红肿较轻,可采取按揉埋线穴位的方式,促使外科缝线在体内的吸收及位置的改变,减少对神经的刺激,使麻胀感觉得以减轻。中度不良反应,一般继发于硬结,出现红肿、疼痛及发热,给予局部热敷,反复穿刺引流及相应的抗感染处理。西医疗法为在早期进行病原学检查,采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重度不良反应,继发于红肿之后,出现热痛,疼痛持续7d以上,表 明 外科缝线在筋膜、肌腱或血管处,亦可采用按揉的方式使外科缝线的位置发生改变。此阶段较严重可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彻底排液,清除坏死组织后采用负压吸引疗法。以上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可口服营养神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B12等。中医治疗可采取在红肿部位的周围进行围刺或刺络放血,亦可采用艾条灸的方法使肿胀消退。

1.6化脓

埋线处局部肿胀并出现皮色暗红、皮温高、局部疼痛等明显的炎性反应,针刺埋线部位可有灰黄色或黄白色浓稠样液体流出,若处之不当,可进一步形成败血症,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神志改变、休克等更加危急证候,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处理方法:可对埋线处反复穿刺引流,同时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及抗生素口服或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可先用三棱针或手术刀切开化脓部位,先排脓,待脓液排除后,在局部用2.5mL注射器抽取下列药物:地塞米松2mg(0.5 mL),庆大霉素8万U(1mL),当归注射液1mL,直接注射到化脓的穴位,一般每个部位注射3个点位,每穴0.5mL,如此操作3~5次可使化脓消退,缓解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

1.7溃疡

溃疡呈渐变过程,埋线处局部可见红肿,触之发硬,逐渐形成红色硬结,表面无破溃,而后硬结逐渐变软,触之可有波动感。此时有皮疹形成,针刺挑破皮疹后,可有淡红色液体流 出,皮疹破溃后形成大小、深浅不一且基底不平的溃疡面,溃疡面可见潮红湿润及黄色脓性分泌物,周围可见浸润性红晕,触之发硬。处理方法:应给予外科手术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排除脓液及其他脓性分泌物后,在创伤处填塞凡士林油纱、无菌纱布及弹力绷带包扎或是采用负压吸引疗法(VSD),直至伤口结痂愈合或肉芽组织生长。除此之外,可使患者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或抗炎药物,外用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一步促进伤口愈合。

1.8晕针

晕针的表现为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严重者出现晕厥。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多数患者晕针的主要原因为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嘈杂、空腹或者身体不适,故应该在安静的环境,患者身体状态良好、精神放松的情况下给予针刺,尤其是初次就诊的患者应做好埋线治疗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医生应严密关注患者的状态,若出现晕针的表现,应立即停止针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强刺激水沟、百会、内关、涌泉、关元等穴位,待苏醒后卧床休息,并饮用温水。

2.穴位埋线使用的不同材料

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虽然铬制羊肠线曾作为埋线材料被广泛使用,但是组织反应大,埋线处容易出现红肿、疼痛、肤温升高、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腔道等不良反应。产生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为异型蛋白引起的严重组织反应,导致机体过敏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机体消除率和材料降解速率不平衡。随着埋线疗法在临床中不断应用,埋线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在穴位埋线发展过程中埋线材料也从铬制羊肠线发展到各种人工合成材料。

聚乙丙 交 酯(PGLA)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按照一定比例共聚而成的一种新型生物材料,最终产物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经尿液排出的原型聚合物很微量,体内没有蓄积现象。PGLA是人工合成纤维,组织反应较小,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降解性、无刺激、吸收快等优点。刘慧敏等进行聚乙丙交 酯新型埋线材料与羊肠线的临床应用比较,结果显示PGLA作为新型埋线材料,与传统羊肠线相比疗效无显著优 势,但是羊肠线的物理性刺激较PGLA强,更容易产生炎性反应,因此PGLA更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376b65a9d16d4c5d83c4a4644fdd09af

PGA与PDO

聚乙醇酸(PGA)缝合线基本成分是化学合成聚乙二醇酸,表面覆盖具有惰性、无抗原性和不热解性的聚内酰胺-硬脂酸钙涂层。PGA纤维强度较高,延伸度适中,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组织反应极微,最终产物为二氧碳和水,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充分吸收、代谢。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埋线是新兴生物可降解材料,可用于长期埋线治疗。PPDO在体内降解时间较长,因此注入穴位后,具有更长效的刺激作用,可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PPDO具有强度高、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强度保持率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

3.规范操作

6d4e5a0e3f9145a4a203835bb6fa188b

穴位埋线

88aa832391d1437c8983341ecfbec0b4

不良反应的产生除了由于患者对埋入线体不耐受外,还可由于术者操作不规范导致,因此要求术者严格按照穴位埋线操作步骤与方法进行,严格无菌操作。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处,在埋线处画十字定位,用0.5%碘伏在施术穴位处由中心向外环行擦拭或采用碘酒擦拭、乙醇脱碘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将线体根据所需截取成不同长度,并用0.9% NaCl溶液浸泡,选用一次性埋线针。一般在四肢,线体长1~1.5cm,在腹部、背部、臀部埋线,线体长2cm为宜。埋线处要用创可贴覆盖保护,防止感染。埋线时间、埋线穴位的多少应根据个人而异,一般一次埋线7~13个穴 位,15d左右埋线1次,3 次 为 一 疗程。埋线后24h内局 部严禁沾水,如有红肿可稍做冰敷。在一个穴位上行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或左右交替治疗,以免穴位疲劳,影响疗效。

4.禁忌证与慎用证

为避免因术者对患者体质情况了解不透彻而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要求术者应严格地注重穴位埋线疗法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01、禁止在皮肤有感染、破损、溃疡处针灸埋线,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02、凡患有严重皮肤病、严重糖尿病及因各种疾病所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修复功能低下者均不宜使用穴位埋线疗法;

03、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穴位埋线;

04、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慎用穴位埋线;

05、女性月经期慎用穴位埋线;

06、孕妇禁止在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处埋线;

07、7岁以下儿童慎用或禁用穴位埋线。

综上所知,穴位埋线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其独特性和优势性,虽然埋线方法的不良反应较小,但要纠正无不良反应的错误观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会有其弊端,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规范操作,积极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中医专病医养民宿医易和医易诊病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远期疗效观察

2023-4-21 7:31:57

中医专病医养民宿医易和医易诊病

病根埋线治疗女性痛经证的临床讨论

2023-4-21 7:34: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