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一种中医适宜技术现已日臻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学科、多病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在内科领域的慢性病康复方面,已成为临床医师常用的治疗方法。下面分享1例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中风—语言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
病证举例
患者包某,男,49岁,干部。2022年7月11日来诊
自诉患右侧肢体偏瘫,语言不清8个月余。现肢体功能恢复尚可,饮食睡眠均可,二便如常,唯语言含糊不清,饮水、吞咽食物时呛咳。
病因分析:
该患于8个月前患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依据神经系统功能分区及中医经络学理论提示,该患者血栓梗死病灶位于大脑左侧肢体功能运动区和语言功能区,结合脑部磁共振确定该患者的缺血灶在颞上叶及额叶左外侧区,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该区域处于头部左侧膀胱经与胆经的区域内,所以此例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及吞咽异常是由于语言功能区血运障碍、舌咽神经功能区传导异常,使喉肌、吞咽肌以及舌肌麻痹所致。埋线治疗选穴主要选择相应区域的腧穴和局部腧穴以及舌咽神经核所在部位的腧穴。
操作方法:
1、选穴:
主穴:百会、四神聪、阿是穴、通天、络却、廉泉
配穴:水沟、风府、率谷、风池、合谷、哑门、通里、足三里
选穴解读:百会、四神聪、阿是穴、率谷、通天、络却穴均位于语言功能区,针刺该区域的腧穴可以较好地改善功能区的气血运行情况;廉泉、水沟属于近治腧穴;合谷、通里、足三里属于远治腧穴。针刺通里穴具有开音作用;足三里是胃经下合穴(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络),针刺此穴对舌肌具有营养作用。风府、哑门穴属于督脉,主治舌缓不语;风池穴是胆经经穴,是治疗中风的要穴,可疏风消瘀通络。
2.选择针线:
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靓紫线和埋线针的型号,本例患者选用的是智象3-0线、7号埋线针进行操作。
3.针法:腧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头面部腧穴取平刺或斜刺法,进针0.5—1寸,廉泉、足三里穴直刺1—1.5寸、通里穴直刺0.5寸,直接将线体置入腧穴处,出针后用无菌止血贴贴于针眼处,2小时后取下。
4.治疗频次:半个月一次,每次5—7穴
5.结论:该患者经过6次埋线治疗,语言功能已基本恢复,可以与人正常交流,只是语速略显稍慢;饮水、吞咽食物呛咳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属于临床治愈。
体会:
本人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及其后遗症200余例,合并语言功能障碍者占20%。穴位埋线疗法操作方便,作用持久,疗效显著,在促进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