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怪病:口腔与会阴同时溃疡!医圣张仲景:用它,没什么大不了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其实人们也不害怕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却害怕绝症和怪病。要是真是绝症,诚如神医扁鹊所说,那是“司命之所属”,最终可能落个“人财两空”。而对于怪病,只是让人难受不已,但是却有治愈的希望,只不过发病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已。

上次我们讲过奔豚病,也是一个怪病,发作的时候,令人痛苦不堪,用医圣张仲景的原话说,那就是“发作欲死”,但是那一阵儿缓过来了,又跟无事人一样,要不是亲眼目睹,还以为是在装病。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外一个怪病,也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它的名字也颇具特色,名唤“狐惑病”。

提到“狐惑病”,可别联想到《封神演义》,跟狐狸魅惑没有半毛钱关系。按照《金匮要略》所载,这是一组疾病,是一种局部溃疡腐烂的疾病,一般口腔、咽喉溃疡,称之为,会阴、肛门溃疡,称之为。但是狐惑病往往是上下齐发,多病一体,类似于现代所说的白塞病(又称白塞氏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

9c16fdfaaf51f3dee1d91a971c7bee133b29797f.jpeg@f_auto

白塞病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及生殖器溃疡、复发性眼色素膜炎组成的口、眼、前后二阴三联综合征,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蛮大的,可以累及皮肤、关节、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血管、肺、肾等多器官,所以不及早治疗,不仅让人身体难受不已,更是让人心理备受折磨。好在,临床研究发现,白塞综合征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可表现出与狐惑病相同和相类似的症状体征,按狐惑病辨证施治,疗效满意[1]。

那么,针对狐惑病,医圣张仲景究竟用到了什么方法呢?对此,医圣张仲景一共“亮剑”了四招,第一步是“蚀于上部则声喝”,用“甘草泻心汤主之”;第二步是,“蚀于下部则咽干”,用“苦参汤洗之”;第三步是“蚀于肛者”,用“雄黄熏之”;第四步是“目赤如鸠眼”,用“赤小豆当归散”。这是医圣张仲景为狐惑病创立的中药内服、熏、洗三联疗法,用之临床,颇有效验,不仅古代名医皆有论著,后世医家对此也得到了临床经验。

对于《金匮要略》中对于狐惑病的三联疗法,古今医家对它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应当局部问题局部看,“蚀于上”就用甘草泻心汤,“蚀于下”就用苦参汤,“蚀于肛”就用雄黄熏,“目鸠赤”就用“赤小豆当归散”;但也有认为这四者应该联合起来看,因为这种疾病往往也是出现的联合症状,比如以口腔、会阴两处溃疡,也有口腔、会阴、肛门三处溃疡,还有口、咽、眼睛、前后二阴联合病变的,因此,应当把狐惑病当做一个整体来看

aa64034f78f0f73682495db282c0ad15eac4136a.jpeg@f_auto

随着后世医家对狐惑病的广泛研究,发现它与现代医学中的白塞氏综合症,以及某些性传播疾病等有相似之处,而采用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对上述疾病疗效不佳;且大量临床数据表明,采用中医中药,按照 “狐惑病” 的诊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按照医圣张仲景所提出的三联疗法,为后世治疗狐惑病提供了参考模式;经过临床研究,得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内外合治法最优,外治苦参是要药”,内服用药,初期可以以清热祛湿为主,继则采用寒热平调,后期采用扶正祛邪;局部用药以苦参汤外洗二阴;口腔部位可外敷冰硼散或锡类散等[2]。

甘草泻心汤,全方由“甘草、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半夏”等7味中药组成,其实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与半夏泻心汤是一样的,但是剂量不一样,甘草泻心汤方中以生甘草为君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杀虫和中的作用,黄连、黄芩为臣药,主要发挥清热解毒作用;半夏、干姜为佐药,主要发挥辛燥化湿的作用,人参、大枣为使药,主要发挥和胃扶正的作用,因此,甘草泻心汤不仅可以发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的作用,临床上的确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病、消化性溃疡等溃疡性疾病[3]。

苦参汤,其实只有苦参一味中药,就是使用苦参浓煎后熏洗患处,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而且现代药理对它的研究,发现苦参强大的药理作用,比如苦参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胃溃疡,抗瘙痒等药理作用[4];另有研究发现,苦参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镇痛等药理作用[5]。这些研究,佐证了它用于治疗狐惑病的关键性,现代临床实践表明,苦参汤可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隐翅虫皮炎,寻常型银屑病[3,6];口腔黏膜扁平苔藓,肛门湿疹,宫颈糜烂[3];白塞综合征,湿疹,皮肤瘙痒症,疥疮[6]等疾病。

3ac79f3df8dcd1003c0a5ae9fa1e591cbb122f81.jpeg@f_auto

雄黄具有燥湿解毒、蚀疥杀虫的作用,用火烧烟熏的方法,可以起到“驱秽燥湿”的作用。雄黄这味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它可以“杀百虫毒”,对于苦参和雄黄的外用,清代名医黄元御如是说,“苦参、雄黄清热而去湿,疗疮而杀虫也”。而赤小豆当归散,主要由“赤小豆和当归”两味中药组成,在这里主要发挥“渗湿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生新”的作用。

针对狐惑病,医圣张仲景创立的内外治法,临床中如法炮制,的确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现代临床中,有学者认为,狐惑病是由湿热毒邪侵袭肝经,腐蚀上下所导致的一种以“口咽、眼部、前后二阴腐蚀溃疡”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以“清肝湿热、燥湿活血、解毒疗疮”为治疗原则,在继承张仲景原方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加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汤土茯苓、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雷公藤等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另加板蓝根等清热抗病毒药[1],往往可以收获更好的疗效。

对于白塞病来说,临床表现的确类似中医古代的“狐惑病”,且近现代诸多临床研究表明,按照狐惑病的证治规律来治疗白塞病,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有相关学者对治疗白塞病的方剂统计中,成方的使用以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等经典方剂居多;而甘草泻心汤功在和中化湿、清热解毒,是《金匮要略》治疗狐惑的主方[7]。也就是说,对于狐惑病,内服方剂还是以甘草泻心汤为核心,临床中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随症加减。

虽然狐惑病看起来就是一个怪病,但是早在医圣张仲景时代,就已经给出了三联疗法(中药内服、外洗、烟熏),因此,倘若此病问道张仲景,他也只会把三联疗法告诉你,并叮嘱道,用它,“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医圣张仲景时代,就已经预料到以“口咽、眼部、前后二阴腐蚀溃疡”的疾病,而现代医学对这种疾病的正式确立是在1937年,由国外医学家Behcet医生提出的。而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狐惑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药,至今依然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令医圣张仲景也没有想到,“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可是医圣的精神和医圣的传承,却一直在延续。

参考文献

[1]艾华,曲道炜,董超峰.从狐惑论治白塞综合征探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2):964-965.

[2]林伟刚,马晓峰.浅述狐惑病诊疗体系的构建[J].四川中医,2008,26(1):16-17.

[3]陈纪藩.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马雪宁,杨素清,张君成,等.苦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52-156.

[6]钟相根,郑子安.张仲景传世名方(金匮要略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7]刘维,陈腾.白塞病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40-42.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医易诊病

无意中发现的一张药方,通血路,建议收藏

2023-5-6 7:01:37

医易和

中医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中医泰斗张锡纯,一张名方化解高血压

2023-5-6 7:04: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