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的底层逻辑思维,中药为何能治病?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逻辑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根据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通过多种组成方式搭配使用,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平衡气血等治疗目的。

中药的药性味归经,具有寒热温凉之分。这些性味特点决定了中药的不同功效和适应症,如寒性药物适用于热病、发热、口渴等症状,温性药物适用于寒病、寒性体质等症状。中药的经脉归属也很重要,不同经脉所对应的器官和疾病不同,中药的选择和组方也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中药的用药原则是“辩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对症下药。中药的用药还需要考虑到患者体质、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等问题。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有其特殊的疗效和优势,但也需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中药的配伍和用量也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总之,中药的基本逻辑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辩证施治,选药配伍,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

而阴阳规则,就是我们传统哲学的精华所在,我们中医也正是运用这种规则而发展起来的。阴阳是宇宙间一种最基本的概念,它的逻辑其实很好理解,比如没有生就无所谓死,没有恶也就不会有善这个概念。正如道德经所说:“有无相生,难易想成”。所以阴阳它即使一对相反的概念,两者又是互相依存的,离开谁世界都不会存在。而中医学就是将这种概念又引申到了我们人体当中。
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人体有主管运动状态下的交感神经系统和与之相反的主管安静状态下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系统既相互制约,又共同依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行。这就是阴阳逻辑在我们人体中的一个表现。

所以如果我们经常情绪紧张、激动、易怒、过度劳累,我们的交感神经就会过于亢奋,时间久了一旦超过了我们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出现失眠多梦、上火烦躁、血压高、脑出血等这种阳盛状态下的症状。而这时候我们中医会依据辩证,来相应的开一些或是补阴或是降火的一些中药,来帮助我们身体重新回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只有阴阳平衡了,才是合乎规律的,我们才能够更健康。这就是中医利用阴阳的底层逻辑。

中医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而中药大多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中尤以植物为多,所以在古代,中药也被称为“本草”。

相传,中药的发现和运用,都来自起源于神农氏,自古民间有“神农尝百草” 的传说。

为什么草根树皮能够治疗人的疾病,中药能治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中药治病,依靠的是它的本性一药性,药味,归经。

一、中医真正的底层逻辑是炁(通气)

是气分出阴阳,那咱们就刨根究底,这期内容从中国文化的最底层逻辑,气,带大家认识真正的中国智慧的魅力。

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的意思我是这么理解的,道之后存在的“一”,就是元气。

三生万物,指的是人有了意识,对万物有了分别心,给万物取了名字,才有了万物!

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属性,最后一句话“冲气以为和”也指出,万物都是气的聚散流变状态

3d4ed9ab13548e3940d13046bed2da61

弄明白气的升降出入就基本上等于推开的中医的大门

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其说是调整阴阳气血的平衡关系,不如说就是调整气的升降出入的平衡关系。

我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

就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基本物质,就是“气”

一生二,就是“阴阳”,二生三,三指的是“天、地、人”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框架,黄帝内经一共162章,用“气”作为篇名的一共有19篇,用阴阳作为篇名的却只有7篇,另外全书只有12篇没有出现一个“气”字,其余150篇都用了“气”来诠释生理与病理现象,即便是那12篇没有出现气这个字,依然是用气作为指导思想,只不过是字面上使用了“阴阳、脏腑、经络、天人相应”等来替代而已。

我是逐字逐句根据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去查,黄帝内经一共记载的气名是2997个,如果分类的话是271种

比如说:人气、真气、元气、正气、中气、宗气、营气、卫气、骨气、阴气、阳气、脏气、腑气、心气、肝气、脾气、清气、浊气、金气、木气、土气、阳明气、少阳气、益气、逆气等等,黄帝内经把气分的非常细。

daf0d166456a3503f74c614b18430bdd

如果在总结一下,气就分为,身体内的,身体外的,功能性的,物质性的,生理的、病理的,阴的、阳的,特别像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93d0e281673617dbae9b55b732c7d3ce

那我们再总结一下,可以总结为三类,就是天气、地气、与人气,这也是有根据,《黄帝内经》与《难经》以及所有的古代医学典籍,都把人看做气的聚散状态。

1a20f00cc6bda44131f5035fccddd756

人的生命活动也是由天地人三种气组成的,这是什么逻辑呢?

先说人之气,在中医上也叫人的“元气”或者叫“根气”,元气来源是父母给的,父精母血,西医叫精子与卵子结合,基因学研究也发现,父母的身体素质好坏对于孩子是有影响的。有的人生下来身体素质好,有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这个就跟元气有关。

元气对人来说非常重要,身体素质好坏,得病以后恢复快慢都与元气有直接关系,中医强调的扶正固本、固元、护元、益元,说的都是元气。

5ec365751bda04d0d35444fa080f6b76

其次就是天地之气。

天地之气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我们的呼吸,呼吸会先进入肺。

西方医学研究是说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然,空气中含有的不光是氧气,还有别的元素,呼出二氧化碳,这说明气在身体里是需要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变化的。

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吃的食物,食物会先进入胃;

强调一下每一个脏腑都有一套完整的气的升降出入过程,拿胃举例子,胃可以把食物进行气化,气化的过程就是阳升阴降之后,气的传递结构其实就是河图洛书的结构,

31e63dfad195cafccacfca3b95825b9c

脏腑之间具有阴阳成对的结构,比如说脾与胃就是一对,属性都为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功能与属性相反,脾胃的功能是脾升胃降,胃把食物气化以后阳的精华传递到脾,脾同样再进行气化之后,再传递到身体其余的脏腑。

9767d10dfea107ef61dc0c8e642b1436

至于如何传递的,就需要借鉴河图洛书的五行生克关系,任一属性与其他四种的关系,可以简单总结为:我生,我克、生我、克我。

如果把我生,理解为传递阳的能量,我克就可以理解为传递阴的物质。

e15013833286b02b0659d5741038937a

除此之外:

还需要把我们呼入的氧气与其他元素,理解为阳,把我们吃的食物理解为阴,同样按照阴阳结构结合起来,进入肺的空气与进入胃的食物,就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能量来源。

天地之气结合也被称为后天能量,我们身体的元气也被称为先天能量,后天能量也会不断充养着我们身体的元气,天地人三气合而为一才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根本。

另外不能单纯的把呼吸理解为天气,食物理解为地气,因为呼吸和吃的食物都是天气与地气相互升降运动结合的产物。

ab740d1da0a9ae6ebd80d6fa8943bc30

其实天地与地气我们古人也有总结,就是“、五运六气”;

五运指的就是离地球的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在同样围绕太阳做公转以及自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磁引力、磁场、电磁波等等,这些引力、磁场、电磁波作用到地球上,就会变成地球上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五运六气对于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会产生影响,更不用说人了,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变化,也必然会受到五运六气的影响。

了解五运六气恰恰在于养生治未病,道法自然,了解不是为了改变天地,而是为了顺应天地的变化,当然了解五运六气,对于医生及时判断病情走向,也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二、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

中医认为,人和万物都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出现了偏盛偏衰的情形,所以要借药物之偏性来调整人体的盛衰。

所谓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就温热而言,又有微温、温、热、大热的不同量级;寒凉又有凉、微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级。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中医用药是草根、树皮、昆虫、土石的形、色、气、味来划分其阴阳五行归属的。医易和纯中医专病专治比如,根茎的药可以钻头土地,所以有通里的作用,如白芍;树枝、树梢则有生发之性,如桂枝;树皮有包裹、收敛的特性,如肉桂,而果核的收敛性质又大于皮类;花儿有宣散郁结的作用,如月季花、玫瑰花;果实生在高处却最终要下落,所以有使气下行的作用。

内经言“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天人相应,中药取自天地之气味通于人。人是一种恒温动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否则就会生病。人们得病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自然界的寒暑剧变和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打破了体内平衡,从而引发人体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的身体不适。中药是怎么治病的呢,就是通过四气五味,平衡人体阴阳不足。

中药能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靠是其所具有的偏性,这个偏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中药的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的“气”,另一个是药物的“味”。所谓中药的“气”,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特性,也成为“四性”。如薄荷给人清凉的感觉,它的气就是凉的;生姜给人温热的感觉,它的气就是温的。不同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气,其中寒和凉属于同一种性质,温和热属于同一种性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中药的寒、热、温、凉的四气,正是医治人体寒热失调的内在依据。

三、为何西瓜解暑,附子助阳?

以下为郝万山讲《伤寒论》中两个有趣的故事。

1.耐热的西瓜——清热解暑

我们都知道,西瓜是清热解暑的良品,西瓜皮是一味很好用的中药材,有清透暑热,养胃津的功效。

西瓜: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

西瓜皮:性凉,味甘。有清透暑热,养胃津的功效。

西瓜的功效和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天天气最热的时候,西瓜在太阳的直射下成熟了,阳光越强烈,西瓜越甜。问瓜农,如果今年老是阴雨连绵的,西瓜个儿会长,但是不会太甜。

有一年医易和创始人吕敏峰跑到西瓜地里去,站在大西瓜的旁边说:“大西瓜啊,我来体验体验你到底接受着怎么样的阳光照射。”

她站了5分钟,开始满身冒汗。

有个瓜农过来说:“你要干什么啊?”

吕敏峰说他要体验体验西瓜的生活,她要体验西瓜是怎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锻炼自己耐热能力的。

瓜农就笑了,说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人,要和大西瓜比耐热能力。

其实,那时候中医世界吕敏峰就想:“大西瓜啊,你在阳光的直射下,练就了耐热的能力,所以当我们人体不能耐热的时候,当我们人体烦渴、口渴缺乏津液的时候,拿你来吃就能够达到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效果。”

2.抗寒的附子——补火助阳

与西瓜炎热的环境相反,中医传承者吕敏峰又举了一个在极度寒冷环境中生长的中药——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有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的功效。

吕敏峰在传承中医的时候,老师带他们去山里采药,在向阳的坡上他发现太阳照射着石头烫得不敢坐,那些植物大多是抗热的,有清热的功效;在背阴的山坡,早晨和傍晚能照到太阳,所以生长的大多是养阴的药。

吕敏峰就很好奇,那深山沟里,阳光基本照不到的地方,会长什么东西呢?

于是,自己就一声不吭地下到山沟里,山沟里的植物很少,只是偶尔有些蕨类植物。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冰雪,夏天冰雪都没化,可想环境有多残酷。

可是就在冰雪没有化的旁边,长着大概一人高的植物,一堆堆,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花朵。

吕敏峰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就拿一个小镐刨啊刨,刨出的根像小红薯一样,于是就连根带着枝叶抗到山顶。

老师从大老远看到了,惊讶地问:“你从哪儿挖的附子啊?”

吕敏峰心里一激灵,原来附子长在这样的地方。夏天冰雪都不化的地方,生长的却是附子。

附子就经年累月在这种寒冷的地方生长着,生活着,一代代的练就了自己耐寒的能力,所以当人体肾阳不足,不能够耐寒的时候,我们就拿自然界中这种耐寒的植物来吃。

四、中药所具有的’四气“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

所具有的’四气“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的动物,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当内外界因素扰乱了这种平衡,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也往往遭到破坏,如果产热多余散热,则会出现发热、功能亢进等症状,反之如果散热多于产热,则会出现畏寒、功能衰退等症状,所以这也意味着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热症和寒症。

而中药的“四气”就是用来纠正人体在生病状态下寒热失衡情况的。寒凉药可以抑制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器官脏腑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热症;温热药开业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寒症。中医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说的就是药物四气对寒热症的治疗作用。

药分上中下三品

《神农本草经》书中讲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正好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按照其功能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

把药分为三品,应天地人三才,天为阳应气,地为阴应形,人是由天地之气交生成的,因此上应天之气,下应地之行。

上品一百二十种应天之气,养命,长人之寿命,其性属先天;中品,养性,保人之健康,顺调阴阳之性;下品,治病,逆调阴阳之气。

道家思想与其他宗教与哲学思想不同,对生死的看法有其独特的地方,人生在世是最幸福的,追求生命的永恒是主旋律。当人的阴阳属性与天地相合时,即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因为自然是永生的,人的生命也因此可以永远存在。

不但从哲学思想上有其认识,也要借助天地之气结晶之品,来实现长生不老的理想。上品之药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哲学思想而规定的。

在这些药物中,采用了很多金石类药物,这些都是天地阴阳之相结合的产物,是天地之精华。而现代标准来衡量,很多药物都是有毒的,为什么古人却视之为生命之宝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这些药物是养命的,先天之品,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出结果的;

二是道地药材及其制作方法,制作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高超的炼制方法,例如朱砂,据今天试验表明,当朱砂烧制成五彩的颜色时候,是无毒的,而黑色时毒性最大,在炼制朱砂时,火候掌握很重要;

三是古人的体质与今天的人不同,古代人的食物中很少含有重金属,食物简单而且局部,今天人们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很多食物还有重金属,例如深海鱼类等,因此有些金石类药物对补充微量元素也许有好处。

中药的“味”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

中药的“味”,是说味道,也就是味蕾对中药的感觉,一般地,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所以也成为“五味”。其中某些药物没有特殊的味道,中医称为“淡味”,由于味道不显,因而中医常把淡味并附于甘味。又有些药物具有涩味,由于涩味与酸常并存而类似,所以中医又把涩味并附到酸味之中。

不同的药味,具有不同的疗效作用。中药所具有的”五味”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都吃过芥末,知道吃芥末时常常有通鼻窍的感觉,这说明辛味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信易医中医云平台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辛味的这一作用,比如平时受点风寒,鼻塞流涕,头痛恶寒,这是熬上一晚姜汤,趁热喝下,再盖上一床被子出一身汗,人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就是利用了生姜气温味辛的特性来发散风寒。编辑新经络

同理,中医发现,酸味具有收敛、涩滞的作用,苦味具有泻火、燥湿的作用,甘味药具有补益和缓的作用,咸味药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淡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1.辛味

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

2.甘味

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

3.酸(涩)味

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

4.苦味

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坚阴,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

5.咸味

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等症。

根据这个理论,医易和告诉我们可以从药物的味道上来推测和发现药物的作用,比如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药物都具有酸味,所以能起到收敛止汗的功效,而黄芪、黄连、黄柏等药物都具有苦味,所以能起到清热燥湿的功效;再比如,茯苓、薏苡仁这些药物都具有淡味,所以能起到利水渗湿的功效等等。

中药治病之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其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

一句话总结:中药五味一对一服务我们的五脏。

然而仅以五味确定药物的归经往往带片面性,也不准确。比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

人体是一个整体,当发生病变时,体外邪气可以循经络向内影响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一系列不同的症状。

七、中药的自然特性治疗疾病的原因

中药的自然特性为什么能对疾病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呢?

我们知道,中药所用的药物,大多来自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这些药物都是在自然环境下孕育产生的,他们在和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对抗、适应的过程中,势必会在体内形成一种能对抗和适应外界因素的物质,所以在不同的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药物,它体内所产生的物质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物质能对人体的内在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中药变化万千的作用和功效。如生产在炎热地带的植物(如芦荟、仙人掌),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的炎热和干旱,这种物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就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脏腑的活动,减慢血液循环等,可以治疗人体机能亢进而引起的火热病。

如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植物(如雪莲、人参)等,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的寒冷,这种物质可以治疗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虚寒病。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信赖他、肯定它,并在疾病的治疗中大胆地使用它。

八、中药治病疾病的原理——配伍

治疗疾病时,靠一个药物是不够的,常常把数个药物组合在一起,称为“配伍”。简言之,就是中药组队去打怪。组队能不能成功,那是有讲究的,组队过程会有这些情况:

1.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2.相使

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3.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4.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的毒。其实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作用而言。

5.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6.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党参和藜芦。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属于成功的组合,相恶和相反是要避免的组合。

把多个成功组合放在一起,队伍拉起来了,要给个名分,按“君臣佐使”分好。

假如我们把某个药方看作打怪的军队,那当中就要有个君王,就是“带头大哥”统领群臣,同时也要有一个调和各路能臣矛盾的和事佬,负责居中协调。

以白虎汤为例:石膏(君),知母(臣),粳米、甘草(佐)。

石膏引诸药入阳明经而发挥清热生津之功效,带头大哥就是石膏,和事佬是粳米、甘草,石膏和知母为相须组合。

团队配置完整,就可以出发打怪了,于是白虎汤在临床被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牙龈炎等属气分热盛疾病。

九、六经体质辨治思维

说到体质,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医9种体质。不过,中医还有另外一种体质划分法——根据人体阳气的由强到弱,分为: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

中医根据人体阳气的由强到弱,把体质分为:

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三阳体质;
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三阴体质。

这种划分法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不同类型的人群可能发生的疾病,以及病理的发展过程——三阳体质的人阳气(正气)比较充实,抗病能力较强,病位多在表层,病证多为实证、热证;三阴体质的人阳气(正气)比较衰弱,抗病能力较弱,病位多在里层,病证多为虚证、寒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

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

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

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1、太阳体质

太阳体质就是:元气十分充足,抵抗力十分强。

太阳体质的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气满满,就是说,他们有激情有活力,充满正能量,而且他们的能量场十分强大,能够吸引到很多人。

一般情况下,邪气侵犯到太阳经时,就会遇到正气的强烈抵抗,邪气就很难继续深入。所以,太阳体质的人感受邪气,多患太阳病。

太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感冒、发烧,而且是高烧,恶寒、头痛、身痛、有汗或者无汗、咳嗽、喘、干呕等。脉一般是浮缓或者浮紧的,舌苔是正常的薄白苔。

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太阳病的治疗方式是解表法,包括发汗解表、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等。太阳体质的病人非常容易康复,而且很少衍生其他病症。

不过,现在太阳体质的人非常少,多见于一些先天阳气就很足的孩子和成年人。

2、阳明体质

阳明体质可以用3个词概括:体实、气盛、血旺。这部分人往往声高气粗面红,肌肉健壮结实,气血旺盛,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常见这种体质。

在我们都熟悉的人物里,武松就是典型的阳明体质。

他的形象:身躯凛凛、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心雄胆大、骨健筋强;

他的食量:一口气吃3斤牛肉,喝18碗酒(这得多少脾阳才能运化);

他的力气: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那么,阳明体质的人容易出什么问题呢?

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受外邪,往往会正气反应过猛,产生抵抗过度,造成邪机益亢,就会生阳明病。

阳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口渴、出大汗、精神亢奋、谵语、妄言、胃肠积滞等。

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治则方药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阳明体质的人调理常用两味中药:

一是大黄,这是通下的药,可以把瘀滞的浊气泻下来;二是生石膏,这是清解的药,可以把郁住的热邪清解掉。不过,这两味药极为寒凉,不可滥用,否则会伤害元气,导致疾病加重。

3、少阳体质

少阳体质就是:元气略显不足,抵抗力不如太阳体质。不过,相对来说,少阳体质还是不错的。

少阳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心态比较乐观,看得开放得下,不大会钻牛角尖,心里也算敞亮,没啥阴郁的想法;

精力比较旺盛,可以应付日常工作外加熊孩子;

偶尔也会吃不好睡不好,但不会面色萎黄;

不太容易痛经,但如果经期沾了冷的寒的,也会引起不适。

不过,少阳体质的人,邪气入侵后,由于太阳经的抵抗不能完全把邪气驱除出去,外邪就会进一步深入到少阳经的层次上,就会患少阳病。

少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苦、咽干、眼睛发花、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减退、心烦、呕吐、恶心等。

少阳病的治疗方式是和解法。一般用柴胡类的方子,因为柴胡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是少阳经祛除阻滞、和解正气的专药。

少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病理机制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治则方药

1.少阳正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综上所述,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统称为三阳体质。这部分人身体素质普遍不错,抵抗力比较强,不容易得一些恶性疾病,比如癌症,三阳体质的人很少得。

所以,如果你先天就是三阳体质,那么恭喜你,这才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

4、太阴体质

太阴体质的人元气已经明显不如三阳体质的人了,其在全体或局部的抵抗也已明显不足。

太阴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特别容易腹泻,或者长期慢性腹泻;

如果皮肤白,就会苍白无华,如果皮肤黑,就会萎黄暗沉;

身体容易浮肿,站立时间长了,小腿就会明显变粗;

气力也不足,干一会儿活就容易累。

一般脑力工作者多是太阴体质。太阴体质的人生病,本质在于正气不足,其治疗之法应该宜温宜养,比如灸法,千万不可滥用寒凉之物,否则会加剧阳气的损耗,适得其反。

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5、少阴体质

少阴体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阳虚。少阴不足,重在扶阳。这是治疗少阴病的总纲,也是改变少阴体质的总纲。

临床上,少阴体质的人最容易出现感冒后猝死。古人有句话说“伤寒偏死下虚人”,“下虚人”就是少阴体质的人。医院里经常会见到有人感冒后输液,随后出现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继而猝死的案例——这些都是少阴体质特有的,因为手少阴是心经,足少阴是肾经,邪气内陷于少阴,要么心病,要么肾病。

还有,常见的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肾病、肿瘤等多属于少阴病,这些病人也多为少阴体质。说白了:只有少阴体质的人才会得大量的慢性病、难治病。而且,大凡西医久治不愈的病人,或者久服寒凉中药后,多数都成了少阴体质,其所患的疾病也多是少阴病。

对付少阴病,从中药角度来说,附子是主药;从外治疗法来说,艾灸排第一。不过,尽管二者都可以回阳救逆,但一般情况下中医多推荐艾灸,因为附子毒性很大,且药量不易掌握。

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病理机制

阴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治则方药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6、厥阴体质

厥阴体质的人,元气不足至极。外邪侵入时,正邪相搏,人体就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这是人体正气的最后反抗。所以,这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正复邪退,病情急转;二是正虚邪盛,病重而亡。

厥阴体质的人,平时往往多易生肝病,而且其面色略青、面颊不华、鼻梁高耸、身体细瘦而高长。对付厥阴体质,乌梅是主药,因为乌梅味极酸,酸属木,木入肝,而厥阴正是肝与心包的层次

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从外治疗法的角度来说,艾灸是必选之法,因为阴邪已经到了极致了,必须赶紧补阳,才能救命。

十、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黄帝内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地间万物都是以阳生阴长形式生成,天然药材自然也不例外,天之气为之生,地之味为之长。在自然状态下,天地之四气五味成就了药材之形态及性味。

药物经过炮制,或者煎煮,而制作成各种剂型,病人食之入胃,人体摄取药物的气味,代谢药物之形。具有天地阴阳属性的气味,进入人体后,阴阳气味相互转化,试图恢复该药材的本来面貌,从而发挥作用。

以麦门冬为例,我的大学中药老师讲麦门冬的时候说,麦门冬之所以能够滋阴,是因为麦门冬充满汁液,而且其它所有滋阴药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沙参、知母、玉竹等等,形态上汁液饱满,含有大量水分。

当时将信将疑,药物的津液如何补充到身体里呢?如果是煮成汤药,并没有吃药物的形呀。如果是因为津液充足而补阴,喝水能补阴吗?

现在就可以解释这些问题了,药物的形态决定于药性,其天之气和地之味的相互作用生成麦门冬的形,人服用后,麦门冬的气味进入人体,两者相互作用,试图恢复麦门冬的状态,在阴阳气味相互作用时,也就储存了身体中的津液,从而起到养阴作用。

十一、食物与药物有别

药物有气味,食物也有气味,两者有时交叉使用,有些食物就是药物,例如,山药、薏米、芡实等,两者应该如何区别呢?《内经》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

首先,药物偏性大,所以有“药者毒也”一说,药物作用于人体,是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的过程。

其次,药物多用于攻邪,食物则多用于补精。药物之气重于味,食物之味重于气。如果将两者对比,药物重于气为阳,食物重于味为阴,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药物主生杀,食物长藏。

最后,人们食用药物和食物的目的不同。药物是取其气,而去其形,用以攻邪;食物取其味和形,用以补精。换句话说,人饿了是要吃饭的,而不能以药代饭,大部分药物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也就没有营养作用。为了说明什么是取其气而去其形,举一个例子,在我所居的美国流行着一种日本式的茶道,称为“抹茶”。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起源于中国的隋朝,在唐朝、宋朝达到顶峰,特别在宋朝,已经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艺(点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朝以来,中国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点茶便告失传,传统茶磨也随之绝迹。

九世纪末(日本的平安中期)抹茶随日本遣唐使进入日本,点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并推崇,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明朝以后中国人喝茶的时候不再吃茶叶了,只喝茶汤,茶叶经过开水浸泡之后,茶中的气味溶在茶汤中,而去掉茶叶的形。

中药的摄取方法与之相仿,常用的汤剂,是生药经过水煮后,取其药汤,去掉药渣。饮用药汤,即是去其形,而取其气味。食物则不只是喝汤,还要食用其形,目的是补精,《黄帝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喝茶的目的与吃饭不同,是品茶中的气味,而不是以茶叶来充腹。

而有些药物是以丸散膏丹之形,进入人体的,此形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消化代谢的过程会相对缓慢,留在身体内的时间比较长,多用于慢性疾病。

汤剂进入人体后,其气味直接调节人体之气的寒热温凉,升降沉浮,以及阴精的收藏与化气,作用迅速,力量也强。

喝抹茶属于食其形,与药物的丸散膏丹类似,如果已经习惯了品茶的气味,喝抹茶会感到茶的后劲很大,容易出现恶心、头晕、甚至呕吐等症状,我们称之为“醉茶”。这就是药物之气味与食物之精形的区别。

举例1:

为什么会发生高脂血症?

中医认为高血脂主要是血液变黏稠,血液流通不畅,严重者形成瘀血,瘀阻体内,造成各种病理变化。其中导致血液黏稠的关键病理因素主要是痰饮湿邪阻滞或气机郁结,或是阳虚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瘀在体内而形成高脂血症。其具体的病因主要从饮食、情志和先天因素。

1.饮食不节

因偏食、恣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从浊化,形成痰浊,痰浊瘀在脉,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形成高血脂症。诚如《儒门事亲》所曰:“夫膏粱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满,酢心。”

2.情志失调

思虑伤脾,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水谷精微,脾虚气结,升降失司,津液不能输布,酿聚为痰;又肝胆之疏泄功能与脂质代谢关系更为密切,盖胆为中精之府,能净脂化浊,若忧郁恼怒损及肝胆,以致疏泄失度,清浊难分,胆气郁遏则清净无权,脂浊难化以致脂质代谢紊乱。

3.年迈体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五液。禀赋不足或因年老,肾气渐衰,肾阳虚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火不生土,可衍生痰饮脂浊;肝肾阴虚可滋生内热,灼津炼液酿而成痰,熬而成脂,遂成高脂血症。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管内多余的脂质属“痰浊”范畴,血液黏稠一般是由于气虚无力推动,痰浊败血滞于脉中所致。人到中老年,正气不足,活动减少,气虚是一定的,血瘀痰聚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出现血液黏稠。高血脂得起来容易,要降下来可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了。目前,市场流通的降脂药琳琅满目,什么辛伐他汀、降脂灵、脂必妥等数不胜数,这还是比较大众化的普通药物,至于那些几元、几十元一片的药物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民间流传的偏方丹楂散因其经济实惠、疗效可靠也就成了老百姓降低血脂、稀释血液的法宝。

高脂血症如何治疗效果好?

一旦患了高脂血症,就要进行调脂,调脂治疗最根本的目的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当通过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用药物治疗。治疗高脂血症必须长期服药,严重者可以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干扰甘油三酯的代谢。中药降脂具有效高价廉、毒副作用少的特点。马淑然教授在临床上有一个降脂的有效方,针对高血脂人群的痰湿内阻、肝胆郁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特点进行调理,其调理方如下:

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决明子10克、黄精10克、山药10克、首乌10克、泽泻10克、荷叶10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丹参10克。方中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化痰去湿,即通过增加脾的功能将体内的痰湿去除;柴胡、枳壳、决明子疏肝利胆行气,即通过增加肝胆的功能来帮助体内代谢通畅;黄精、山药、首乌补肝肾阴阳,降血脂;泽泻、荷叶利湿泻浊降脂,即通过利尿将多余的废液和油脂排除体外;赤芍、山楂、丹参活血化瘀降脂,即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将血中的油脂去除。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一般坚持服用3个月以上,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丹楂散由山楂600g、丹参360g组成,二药混合磨成细粉,每天早饭前服用1汤匙(15~20g),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一次服下,一般应坚持半年以上。

丹参是一味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中药,还稍微有点补血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俗话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注射液就是治疗脑梗死、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据《本草经疏》记载:“丹参苦能泄,温能散,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说,丹参能够久服,它味苦能泄。泄为下行、为顺,使气机向下走跟水向低处流动一样,气机顺畅,肠胃就通畅,所以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说。

丹参能引血下行,将败血残脂排出体外。久服丹参,还可补益人体正气,但其主要功效还是入血分而活血行血。对中老年人来说,丹参行血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益气补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总酚酸,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

山楂则是一味活血消食的常用中药。山楂酸涩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导滞之功还可以行气化瘀,除痰积;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其主要的调脂成分为三萜酸。

山楂和丹参相须为用防治血液黏稠,不但有增强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更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之妙。

对于血脂偏高的人群,无论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是否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都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服用。如果患者是血脂较高且身形较胖的中老年人,加入荷叶消食减肥,相得益彰。

举例2:

女性更年期是指临近“七七”之年,突然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痛、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阴道灼热疼痛、反复尿路感染、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即大家熟知的“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包含了围绝经期和绝经过度期,是女性必须经历的一个生理阶段。其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

更年期综合征在41-55岁妇女多见,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症状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不一,有人在绝经过渡期就已经出现症状,且症状会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甚至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围绝经期妇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西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但激素治疗存在禁忌症及不良反应,临床上限制较多。

中医认为本病由情志、饮食、劳倦等病因综合诱发,以肾虚为本,常影响到心、肝、脾等脏腑,而出现的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肝肾阴虚、阳失潜藏,亢逆于上,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东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对本病有相关描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比较形象地描述了更年期的一些症状。

绝经是生理过程,部分妇女可以顺利渡过,但是部分妇女因为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原因,不能很好地调节这一生理变化,使得阴阳失衡而导致本病。妇女在绝经前后,肾精渐衰,肝失濡养,天癸将竭,冲任亏损,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开始衰退,出现一系列症状。肾虚为根本,常累及心、肝、脾。

女人更年期时,会由于性激素减少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神经症状。包括月经紊乱(经期持续时间长、周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通常在胸部、颈部和面部感觉到热意)、精神神经症状(焦虑、悲伤、易怒、抑郁等表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干涩及性生活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睡眠障碍、心悸、头痛、易疲劳等)及盆底功能障碍(腹坠胀感、腰部酸胀不适感、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等各类症状。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可以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与肾阴阳两虚。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时,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调养,以平为期,维持人体的整体阴阳平衡。对于不同的个体,辨证不同,采取的治法与方药不同,即个体化用药。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中药,中成药、针灸,耳穴与药膳等。

中成药治疗

临床上可辨证选用一些经典方剂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如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左归丸、天王补心丹或坤泰胶囊等。另外,针对更年期诸多症状,可选用的中草药汤剂范畴也非常多,如甘麦大枣汤、当归六黄汤、八珍汤、二仙汤等滋补肝肾、清虚火、调理冲任,效果也非常显著,临床用药需咨询中医专业医生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不平衡的脏腑功能,达到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目的。最常用的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太溪、百会、肾腧、足三里和关元穴等。

耳穴治疗

耳穴治疗能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能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从子宫、卵巢及肾属相应部位取穴,可调节卵巢及肾的功能。

情志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给女性带来了很多精神上的负面情绪,调节情志十分关键。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尤为重要,尤其是子女对母亲要有更多的理解与关心,让更年期女性有信心战胜身体上的不适。

绝经前后诸证——庞氏更年安汤(庞清治方)

(组成)黄柏12g,知母10g,杭菊花12g,蝉蜕8g,节菖蒲12g,酸枣仁12g,郁金12g,车前草30g,云茯苓30g,焦山楂15g,枳壳10g,小麦30g,大枣5枚,甘草6g。(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功效主治)清热祛湿,解郁安神,兼以补脾。用于绝经前后诸症。(方解)本方用黄柏、知母、菊花清相火,除肝火,兼可滋阴,以除其火,含知柏地黄丸之义;车前草、云茯苓等,利湿健脾,并给邪以出路,配节菖蒲豁痰化湿除其湿痰;郁金、枳壳解双郁,调气机针对其郁;因本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证似脏躁,故以《金匮》之甘麦大枣汤缓急安神,配节菖蒲调心气,蝉蜕息风镇痉,酸枣仁、茯苓安心神以治之。庞老云:甘麦大枣汤虽简单平淡,但对脏躁确有显著的疗效,不可不知。另从全方用药来看,方中云茯苓等、大枣、甘草、焦山楂、枳壳均为健脾调脾之品,此处用之有“天癸既绝,治在太阴”之义。庞老补虚,不主要在于补肾,而优先考虑补脾,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补后天以充养先天,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达到使机体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目的。此外,“虚劳虚烦不得眠”也是本病常见之症,本方中用酸枣仁、知母、茯苓、甘草,未用川芎但用郁金,实含《金匮》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之义。总之,全方针对“火、湿、郁”清热祛湿、解郁安神治标为主,又兼顾治本,而治本侧重补脾。所用之药,看似简单平淡,无奇、贵之品,但切中病机,用之临床,每获良效。(加减)肝火甚,口苦躁怒,酌加栀子、龙胆草、黄芩等,但此大苦大寒之品,得效则止;湿浊明显酌加玉米须、泽泻、猪苓、佩兰等,重者可去知母并酌加薏苡仁、山药、白术等健脾之品;气血郁滞酌加柴胡、青皮、薄荷、合欢皮、丹参、川芎等;更年期心脏病酌加丹参、五加皮、五味子、麦冬等;血压高酌加钩藤、夏枯草等并增利尿之品;便秘加草决明;失眠重酌加合欢皮、柏子仁、首乌藤、珍珠母等;月经紊乱过多,则先按崩漏辨治,然后再治本病。(按语)本病的治疗,应以治标为主。其依据有三:①从临床表现看,更年期综合征本虚之证表现不十分明显,火、湿、郁多种病理变化所致之标实诸候复杂多变,表现突出,属标急本缓之证,故当治标为主;②从生理病理上看,更年期肾气衰、天癸竭是人体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这种生理转变是大势所趋,治本补肾之法,虽然能很有限地减缓肾气精血的衰退速度,但终不能截断这种衰退。此时药物所达到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缓冲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使更年期妇女在新的条件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新的动态平衡,顺利度过更年期。这必须首重治标,兼顾其本,方达目的;③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及其症状程度的轻重,除与上述生理、病理因素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密切相关。临床所见本病患者多虑、多疑精神症状表现明显,对首诊疗效特别看重,如首诊之后症状减轻,则治病信心大增;如首诊之后疗效不显,患者或对医生抱有疑虑,或认为此病不可救药,增加以后治疗本病的难度。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首诊疗效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药物的治疗方面,而且还包含有心理治疗在其中。而要达到首诊疗效显著之目的,治本补虚为至,显然不可能。所以庞老在临床上常抓住本病标实之证(火、湿、郁)明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其轻重缓急进行论治,能迅速取得明显的实效,待标实症状缓解,再增治本之品,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汤(刘际汉方)(组成)生地黄、石斛、枸杞子、山茱萸、珍珠母各30g,郁金、女贞子、白芍、墨旱莲各20g,桔梗、佛手、淫羊藿各15g,柴胡、茯苓、枳壳、丹参各10g。(功效主治)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滋补肾阴,调理阴阳。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方解)刘氏善用五脏六腑相辅相承理论指导临床辨证。他认为妇人易愁善感,情志郁结不遂,以血为主,以气为用。时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之际,机体内分泌紊乱,阴阳失调。此时机体若不能很好地自行调节以适应这种生理上的重大变异,就会出现颇为复杂的见症,其病机为天癸衰竭,阴阳平衡失调,阴不敛阳,浮阳上越则头面烘热,多汗畏冷,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肝气郁结则胸闷不舒,而善太息。肝阳上亢则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脾气虚弱则口淡乏味,食少纳呆。脾虚湿盛则黄白带下量多质稠。脾失统摄则月经淋漓不断,冲任受损则崩漏不止,久则气血两亏,周身痛而乏力。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尽管症情复杂,临床变证丛生,但病机之核心是阴阳失调。治疗此病补阴阳使之相平衡是其关键。故此以疏肝滋阴立法为治。自拟更年汤,加减变通,效验颇佳。全方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滋补肾阴,调理阴阳。疏肝药中偶养阴之品,滋阴药中少佐助阳之味。妙用桔梗开上,枳壳宽中,茯苓利下,疏通三焦,开阖有度,阴平阳秘,其病乃愈。(加减)头痛头晕者加桑寄生、牛膝、石决明。心神不宁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带下量多者加苍术、山药。月经过多者原方去丹参加地榆炭、柏叶炭。气血两亏者加黄芪、白参。偏于阳虚者加补骨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

更年期综合征——清眩平肝汤(张任城方)(组成)桑叶、菊花、黄芩、生地黄各15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2g,桃仁、红花、牛膝各10g。(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平肝降火;补血活血,调补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方解)本病肾虚为本,肝阳上亢,心火上扰为标,为心肝肾多脏同病,当标本同治,宜滋补肝肾,平肝降火;补血活血,调补冲任,以杜天癸之竭。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调补冲任;二至丸滋补肝肾之阴,肾水充足则肝木得养,水可涵木,不至上亢而扰动神明;桑叶、菊花、黄芩清利头目泻亢盛之火;牛膝引上亢之火下入肾水,诸药合用气血得养,冲任得调,阴平阳秘,诸症自消。(加减)若血热便秘加大生地黄用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15g,炒酸枣仁30g;胸闷心悸加丹参20g,降香7g,麦冬15g;眩晕头痛加天麻10g,钩藤(后下)15g;气短懒言乏力加生黄芪、党参各20g;腰膝酸软加狗脊、川续断各15g,炒杜仲12g;四肢发冷,夜尿频繁,畏寒加附子6g,淫羊藿15g;忽冷忽热,汗多加桂枝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柴胡10g。(验案)赵某,女,47岁。2004年9月18日初诊。周身疲乏2个月,时有面部烘热,头胀痛,多汗,忽冷忽热,时发时止,性情急躁,易怒,胸闷,心悸,便秘,每2∼3日一行,月经紊乱半年,时有时无,曾在市医院做心电图、CT等多项检查均正常,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冲任虚损,肝肾不足,肝阳上亢,阴阳失调所致。拟养血活血,调补冲任,滋肾平肝,以清眩平肝汤加减服10余剂,症状明显减轻,唯汗出较多,上方加桂枝10g,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继服7剂,汗出减轻。后服六味地黄丸半年,随访未复发。(按语)临证时,张师常告诫我们,更年期综合征男女均可罹患,女性多于男性。患病期间可长短不一,时轻时重,可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常感周身不适,对症状的表述不清,相关检查多无异常,情志影响因素很大,必须综合考虑,抓住其本质。本病为虚实夹杂,本虚而标实,其实质是血虚肝旺,阴虚阳亢,不可过用寒凉,更伤其肝肾,雪上加霜。在症状缓解后可减清肝泻火之品,以补肝肾、调冲任、和枢机为主。偏于肾阳虚加肾气丸、二仙汤;偏于肾阴虚加六味地黄丸;肝郁疏泄失司加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同时,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不能被年龄所束缚困扰,许多女性由于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等病行“子宫切除术”,虽然年龄不至七七,但症状表现同更年期综合征如出一辙,需按更年期进行辨证,不可拘于年龄。

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清眩平肝汤(刘奉五方)(组成)当归9g,川芎4.5g,白芍12g,生地黄12g,桑叶9g,菊花9g,黄芩9g,女贞子9g,墨旱莲9g,红花9g,牛膝9g。(功效主治)滋肾养肝,清热平肝,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见有头晕、头痛(或血压升高)、烦躁者。(方解)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多见有头痛、头晕、烦急易怒、睡眠不实、梦乱纷纭,甚则胸中满闷,面红耳赤,潮热汗出,脉弦大有力,(或见血压升高)。中医辨证多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由于其证候多发生在更年期或经前期,因此与冲任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生在经前期者是由于肝热上冲,热随血上,或经血内结肝阳益甚。所以在治疗时应当滋补肾阴,清热平肝,养血活血调经。方中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红花、牛膝养血活血、引血下行以调经;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以培本;黄芩清肝热;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治标。热重者去当归、川芎,加马尾连9g;肝阳亢盛者加龙齿30g。本方标本兼顾,使之补肾而不呆滞,清肝热而不伤正。在重用牛膝引血下行的同时,配合黄芩、桑叶、菊花清上引下,重点突出。经临床使用,不但能够改善症状,而且对于血压高的患者,降压效果也较为明显。

经行头痛——滋水泻木方(蔡氏妇科方)(组成)生地黄12g,山茱萸9g,生石决明15g(先煎),滁菊花6g,银僵蚕9g,白蒺藜9g,怀牛膝9g,泽泻9g,龙胆草4.5g,生麦芽30g。(功效主治)滋阴潜阳,平肝泻火。主治:经行头痛如劈,烦躁易怒,目胀口苦,脉弦,舌红。(方解)经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清吴云峰谓:“肝阴久耗,内风日旋,厥阳阴一息之宁,痛掣之势已极,惟纯甘壮水,息风和阳,俾刚亢之威,一时顿息也。”方用生地黄、山茱萸滋水育阴,养血治风,所谓“痛久则为头风”,“治风必先养血”;滁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僵蚕清化轻浮,能上走头面,驱风散痰,为治头风要药;石决明平肝清热,镇摄浮越之阳;白蒺藜疏泄肝郁.以祛风淫火郁;牛膝补肾固下,活血祛风,所谓“上实者下折之”“治风必先活血,活血即能散风”;龙胆草、泽泻清泄火郁邪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泽泻泄肾经相火,使升腾之火从下而泄;麦芽消中州陈积之气,和中化痰而消滞,所谓“气匀则风顺。”全方滋水而利水,养血而活血,清上而镇下,祛风以泄热。待头痛诸恙缓解后,当宜归芍地黄汤之类养血柔肝以治本。(加减)血虚眩晕,加枸杞子9g,女贞子9g。痛偏两侧,加天麻9g,钩藤9g(后下),黄芩4.5g。痛偏巅顶,头皮麻木,加全竭4.5g,藁本6g,羚羊角粉0.5g(吞服)。痛偏前额,眉痛目胀,加密蒙花9g,白芷3g,蔓荆子9g。痛偏后枕,项背掣痛,加羌活3g,独活3g,葛根9g,赤芍9g。痛时昏重,呕恶痰涎,去山茱萸、生地黄,加法半夏6g,天麻9g,苍术6g,制胆南星4.5g。痛时畏风,头冷欲裹,去生地黄、龙胆草,加当归9g,吴茱萸3g,细辛1g,鹿角片9g,或肉桂2g。经行烦躁欲狂,神志恍惚,加白金丸9g(吞服),朱远志4.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经行涩少,加桃仁9g,丹参9g,茺蔚子9g。夜不安寐,加首乌藤12g,合欢花9g,朱茯神9g。口苦便秘。加当归龙荟丸9g(吞服),决明子9g等。

十二、《中药学》要药
1.麻黄—“发汗解表第一药”,为宣肺平喘之良药。
2.生姜————呕家圣药.
3.羌活————善治腰以上的风寒痹痛,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
4.藁本————颠顶剧痛的首选药
5.苍耳子————治风寒头之常用品,有为治鼻渊之要药。
6.辛夷————既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又为治风寒头痛鼻塞之佳品。
7.胡荽————治麻疹透发不畅,又善开胃消食,为药食两用之佳品。
8.鹅不食草————治风寒头痛‘鼻塞 目翳之良药,又为治鼻渊之妙品。
9.菊花————疏散风热之要药。
10.柴胡————治肝气郁结之要药
11.升麻————升阳举陷之要药
12.石膏————清热泻火之良药
13.知母——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泻胃生津,下能滋肾降火
14.天花粉————既为治热病生津口渴,内热消渴之良药,有为治肺热,肺燥咳嗽之常品。
15.栀子————为治热病烦躁之要药
16.夏枯草————为治肝火目赤,目珠疼痛之要药
17.黄芩————尤善治中上焦湿热及肺火,为治湿温暑湿,胸脘否闷及肺热咳嗽之要药。
18.黄连————治湿热泻痢要药,又善清心热,泻胃火,为治心烦失眠及微热呕吐之良品。
19.蒲公英————为热毒内外痈肿之常用,尤善治乳痈。
20.紫花地丁————尤为治疔疮之要药
21.蚤休——为治疮痈肿痛,毒蛇咬伤之要药
22.千里光——之热毒疮痈,水火烫伤,被誉为“外科圣药“
23.鱼腥草——既为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又为热毒疮痈之常用品。
24.漏芦——治乳痈只要药,又能通乳,治热壅乳房作胀,乳汁不下。
25.土茯苓——治梅毒要药
26.白头翁——尤善清大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之良药,为治热毒血疠之良药。
27. 马齿苋——治热毒血疠之常用品
28.射干——治咽喉肿痛之要药
29.山豆根——为治热毒咽喉之第一药
30.牡丹皮——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不动血之特点
31.青蒿——治治暑热外感之要药
32.火麻仁——临床常用的润肠通便药
33.茯苓——利水渗湿之要药
34.薏苡仁——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止泻,利水不伤正,补脾不滋腻,为淡渗清补之品
35.关木通——为治乳汁不下,血瘀经闭及湿热痹痛之良品
36.地肤子——皮肤科常用药
37.海金沙——善治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
38.石韦——为治血淋,石林之要药
39.萆薢——治膏淋之要药
40.茵陈——为治黄疸之良药
41.金钱草——为治石林之要药
42.附子——为治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阳虚诸症治良品
43.肉桂——为治命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要药
44.吴茱萸——为治中寒肝逆或寒滞肝脉诸痛之要药
45.丁香——为治虚寒呕逆之要药
46.小茴香——为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之佳品
47.陈皮——理气健脾之佳品
48.香附——凡肝气郁滞之胸肋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以及胎产诸病,均持为要药。李时珍称之为:“气病治总司,女科之主帅”
49.薤白——为治胸痹治要药
50.山楂——为消油腻肉积之要药
51.麦芽——为治食积腹满之要药(米,面粉类)
52.鸡矢藤——为食积腹痛之良药
53.使君子——为驱蛔杀虫之要药
54.鹤芽草——为治绦虫之要药
55.芜夷——为治虫积腹痛之要药
56.大蓟——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
57.地榆——为治便血,痔血,血疠积崩漏的要药
58.苎麻根——既为治血热出血证之常品,又为治热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良药
59.三七——有良好的活血消肿定痛之效,为外伤科要药
60.五灵脂——为治血滞诸痛证要药
61.川芎——为“血中气药”为妇科活血调经要药
62.丹参——活血化瘀之要药,为妇科调经之佳品
63.益母草——常治妇科血瘀经产诸症,为妇科经产要药
64.自然铜——为伤科接骨续筋要药
65.骨碎补——为外伤常用之佳品
66.水蛭——为破血逐於消徽之要药
67.半夏——为治湿痰,寒痰及呕吐的要药
68.天南星——为祛风痰的要药
69.旋覆花——为治肺胃气逆病症的要药
70.桔梗——为治肺痈之良品
71.瓜蒌——为治胸痹的要药
72.苏子——为治肠燥便秘之良品
73.枇杷叶——为治肺热咳嗽,胃热呕逆的常用品
74.葶苈子——为泄肺平喘之要药,为治胸腹积水的常用品、
75.朱砂——为安神之要药
76.龙骨——生用为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之要药
77.珍珠——为安神、定惊、明目、生肌治佳品
78.酸枣仁——为养心安神之要药
79.石决明——为 凉肝,镇肝之要药
80.牡蛎——生用平肝潜阳之要药
81.羚羊角——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82.钩藤——既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又为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之佳品
83.天麻——治多种原因之眩晕,头痛、为止眩晕治良药
84.全蝎——既善治熄风止痉,为止痉抽之要药
85.麝香——为醒神回苏,治闭证神昏之要药
86.苏合香——为治寒闭之要药
87.蟾酥——为治痧胀腹痛、吐泻、神昏之佳品
88.人参——为救危扶托之良剂,亦为疗虚内伤之第一药
89.西洋参——为治气阴不足而火盛者之佳品
90.党参——既善补中气,又善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最常用品
91.黄芪——能托毒生肌,为“疮痈圣药”,为治疗气虚浮肿之要药
92.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药,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
93.山药——为平补气阴治良药
94.大枣——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药
95.鹿茸——为治元阳不足,精血亏虚之要药
96.补骨脂——为治脾肾阳虚、下元不固之要药
97.益智仁——为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之常用药
98.海马——既善补肾壮阳,为治肾虚阳痿之佳品,又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为治 积聚及跌扑损伤等证常用药
99.蛤蚧——为治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良药。
100.菟丝子——为平补肝肾脾三经之良药
101.杜仲——为治肝肾不足治腰脊疼痛、筋骨微软以及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良药
102.当归——血虚或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证持为要药
103.熟地——补肝肾阴血之要药
104.何首乌——尤为治须发早白,早衰之要药
105.阿胶——为补血止血滋阴要药、
106.石斛——为治胃阴不足之佳品、
107.枸杞子——为滋补肾虚,养血补精之良药
108.龟甲——为滋阴益肾,养血补心之要药
109.鳖甲——为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动风之要药
110.麻黄根——为止汗专药
111.乌梅——能安蛔止痛,和胃止呕,为治蛔阙证之要药
112.诃子——为肺虚久咳,久咳失音及久泻久痢之要药
113.山茱萸——为补肝肾治要药
114.莲子——为药食两用之佳品
115.海螵蛸——为治胃酸吐酸之佳品
116.硫磺——为治疥疮治要药。
117.炉甘石——为眼科外用药要
118.硼砂——为五官外治常用药
119.升药——功专拔毒化腐排脓,为外科要药。
第三部分 药物功效归纳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 、 细辛 、 辛夷 、 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 、 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 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 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 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杜仲、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 黄芩 、 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 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 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 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楝子 、 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 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
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当归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 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仁、 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 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 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 肉苁蓉 、 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 麦冬
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 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 诃子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 蝉蜕
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 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 吴茱萸
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 补骨脂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 磁石
14.续筋接骨——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断续
二、特殊疗效
1. 目珠疼痛——夏枯草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黄疸——茵陈蒿
油腻肉积——山楂
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
回乳——麦芽(消胀)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乌梅
脾瘅——佩兰
夜盲症——苍术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归源——肉桂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
亡阳证(回阳救逆)——附
2.安胎
行气安胎——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
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
温经安胎——艾叶
固经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断续
养血安胎——桑寄生
益气安胎——白术(健脾)
3.开窍
祛痰开窍——皂荚
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
解郁清心——郁金
宁心、祛痰开窍——远志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
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
平肝明目——桑叶、菊花
5.利咽
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
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
中气下陷——黄芩
升阳止泻——葛根
7.头痛
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
阳明(前额)——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9.痈
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
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 大黄、芒硝
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
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
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
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
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肺痨咳嗽——百部
16.寒热往来——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补肺脾肾——山药
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
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
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
三、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
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木防己——祛风止痛
汉防己——利水退肿
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
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
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
4.大戟
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
5.五加皮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
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
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
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
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
野菊花——清热解毒
四、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五、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六、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八、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
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大麻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通草——木通
通脱木—— 通草
九、用药部位
天花粉——栝蒌的块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瓜蒌——栝蒌的果实
十、药学综合归整
主治归纳系用其主治某一病症来归纳常用药物:
(1)主治麻疹药:薄荷、蝉蜕、牛蒡子、胡荽、升麻、柽柳、葛根、樱桃核、淡竹叶。
(2)主治暑病药:荷叶、藿香、佩兰、香薷、青蒿、扁豆、丝瓜皮。
(3)主治鼻渊药:辛夷、藿香、猪胆、藁本、苍耳子。
(4)主治咽喉肿痛药:山豆根、马勃、射干、青果、元参、胖大海、牛蒡子、蝉衣、桔梗、麦冬、牛黄、珍珠、凤凰衣、金荞麦。
(5)主治失音药:蝉衣、胖大海、木蝴蝶、青果、猴枣。
(6)主治视物昏花药:菊花、杞子、青葙子、决明子、石决明、谷精草、夜明砂、密蒙花。
(7)主治夜盲药:夜明砂、杞子、鸡肝、羊肝、谷精草、菊花、苍术。
(8)主治各种痛证药:川乌、祖师麻、羊踯蹋、天仙子、曼陀罗、夏天无、八角枫、两面针、徐长卿、雪胆
(9)主治痹症药:威灵仙、独活、秦艽、千年健、稀莶草、木瓜、海桐皮、蜈蚣、寻骨风、苡仁、僵蚕、全蝎、地龙、白芥子、虎杖、肿节风。
(10)主治腰痛药:杜仲、川断、狗脊、桑寄生、怀牛膝、胡桃肉、补骨脂。
(11)主治头痛药:白芷、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决明子、桑叶、菊花、吴茱萸。
(12)主治高血压药:黄芩、青木香、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罗布麻、地龙、珍珠母。
(13)主治失眠药: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秫米、琥珀、朱砂、珍珠母、龙齿、丹参、远志、磁石。
(14)主治牙痛药:细辛、石膏、白芷、螟蚣、荆芥。
(15)主治胃痛药:高良姜、延胡索、白芍、海螵蛸、象贝、胡椒、荜拨、丁香、肉桂、荜澄茄、制川乌、制草乌。
(16)主治食积药:鸡内金、麦芽、谷芽、神曲、山楂、莱菔子、刘寄奴。
(17)主治呕吐药:姜半夏、姜汁、苏梗、砂仁、代赭石、佛手片、代代花、玫瑰花、灶心土、川连、生姜。
(18)主治呃逆药:丁香、柿蒂、竹茹、沉香、刀豆子、韭菜子。
(19)主治腹泻药:赤石脂、禹余粮、肉豆蔻、诃子、石榴皮、罂粟壳、乌梅、五倍子、明矾、臭椿皮。
(20)主治痢疾药: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白头翁、鸦胆子、苦参、马齿苋、槟榔、翻白草、凤尾草、地锦草、仙鹤草、穿心莲、炒银花、龙胆草。
(21)主治脱肛药:黄芪、枳壳、槐米、五倍子、升麻。
(22)主治各种出血药:紫珠草、仙鹤草、白及、血余炭、棕榈炭、花生衣,藕节,墓头回、鸡冠花、三七、景天三七、花蕊石。
(23)主治便血药:槐米、仙鹤草、地榆、侧柏叶、灶心土、藕节。
(24)主治尿血药:白茅根、大蓟、小蓟、藕节、仙鹤草、茜草。
(25)主治肺痨药:百部、律草、天葵子、獭肝、鱼腥草、夏枯草、猫爪草、地骨皮、羊胆。
(26)主治自汗、盗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龙骨、牡蛎、防风。
(27)主治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鳖甲、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28)主治贫血药:阿胶、当归、何首乌、龙眼肉、黄芪、旱莲草、女贞子、黑枣、杞子、桑葚。
(29)主治气喘药:麻黄、白果、桑白皮、葶苈子、地龙、闹羊花、冬虫夏草、胡桃肉、蛤蚧、别直参、紫河车、紫石英。
(30)主治咳嗽药:杏仁、象贝、紫菀、款冬、马兜铃、枇杷叶、百部、百合、南天竺子。
(31)主治水肿药:冬瓜皮、地骷髅、车前子、葫芦、扁蓄、瞿麦、冬葵子、益母草、琥珀、泽兰、玉米须、泽泻、大腹皮、浮萍。
(32)主治黄疸药:茵陈、金钱草、地耳草、垂盆草、虎杖、马蹄金、天胡荽,郁金、大黄。
(33)主治尿结石:金钱草、海金沙、芦根、大黄、益母草、郁金、玉米须、滑石、鸡内金。
(34)主治便秘药:大黄、元明粉、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蜂蜜、黑白丑、乌柏树根皮、巴豆、苁蓉、生首乌、芫花、甘遂。
(35)主治肠痈药:红藤、冬瓜仁、蒲公英、白毛夏枯草、连翘、白花蛇舌草。
(36)主治乳痈药:蒲公英、橘叶、橘核、小茴香、穿山甲、王不留行、郁金、全瓜蒌、风尾草、腹水草。
(37)主治肺痈药:金荞麦、冬瓜仁、四季青、鱼腥草、人中黄、花蕊石。
(38)主治疮痈肿毒药: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四季青、银花、夏枯草、白毛夏枯草。
(39)主治肿块药:山慈姑、猫人参、海藻、昆布、黄药子、干蟾皮、莪术、三棱、蜈蚣、僵蚕、阿魏、白胶香。
(40)主治湿疹药:地肤子、白藓皮、车前子、川萆藓、野菊花、炉甘石、滑石、硫黄、木槿皮。
(41)主治蛇伤药:半边莲、蚤休、天南星。
(42)主治水火烫伤药:大黄、地榆、石灰水(一般外用)。
(43)主治胎动不安药:苏梗、砂仁、白术、黄芩、桑寄生、续断、苎麻根、菟丝子、艾叶、杜仲。
(44)主治白带药:臭椿皮、白槿花、鸡冠花、川萆藓、金樱子、白果。
(45)主治遗精、遗尿药:金樱于、芡实、刺猬皮、鸡内金、龙骨、牡蛎、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山萸肉、五味子。
(46)主治阳痿药:阳起石、锁阳、苁蓉、巴戟天、鹿茸、鹿角片、仙茅、仙灵脾、海狗肾、紫河车。
(47)主治疟疾药:青蒿、常山、鸦胆子、绣球花、马鞭草、天名精。
(48)主治肠虫症(蛔、蛲、绦虫等)药:使君子、苦楝皮、鹤虱、榧子、雷丸、仙鹤草芽、南瓜子、槟榔。
(49)主治疳积药:神曲、山楂、雷丸、胡黄连、山药、莱菔子、蚕蛹。
(50)主治小儿腹泻药:炒山楂、炒鸡金、神曲、炒苡仁、山药、炒白术。
(51)主治疝气药:荔枝核、小茴香、枳壳、黄芪、橘核、升麻。
(52)主治小儿口疮药:石菖蒲、冰片、淡竹叶、甘草、荸荠、吴茱萸。
(53)主治小儿疰夏药:苡仁、红枣、银花露、青蒿露、谷麦芽、西瓜。

世间百草,皆有属性;

四气五味,各有其司。

人有七情六欲,五脏六腑,情志失则百病生。

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

医易和,医者意也,易也道也,和者阴阳平衡也

u神奇的祖国医药学将继续护佑我们的健康!

中医学习之路漫漫,有同行者走得更远。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快收藏!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广告禁用语大全!

2023-6-15 13:33:14

医易和

中医积聚病

2023-6-15 18:04: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