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积聚病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积聚病,积病与聚病的合称。一般积为脏病,属血分,病程长,病情重,且腹块有形,痛有定处。聚为腑病,属气分,病程短,病情轻,腹中结块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积聚的成因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失健运,食滞痰阻而引起。积聚初期以实为主:治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挟实,治当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

中医积聚病指的是腹内结块,伴有胀痛的病症。又称为痞块,一般积为脏病属于血分病程长,病情重且腹块有形、痛有定处。聚为腐病属于气氛病程短病、病情轻,腹中结块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积聚的成因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失健运、实质痰阻而导致基础。 积聚初期以食为主,治疗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夹实,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兼以功血常见的阵型,有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瘀肾虚型。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难经·十五难》说:“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一般说,聚病较轻为时尚暂,故易治,积病较重为时较久,积而成块,故难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一、病因病机

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郁结,饮食所伤,寒邪外袭以及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人不愈,以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杋阻滞淤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成积聚故《景岳金书·积聚》篇说:“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淤血凝滞为主。但气滞日久,可致血淤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淤,亦必阻滞气机,故积聚在病机上有区别,亦有一定联系。积聚日久,均可导致正虚,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

1.情志失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气滞血淤,日积月累而成。

2.饮食所伤: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博结乃成本病。亦有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

3.感受寒湿:寒湿侵袭,脾阳不运,湿痰内聚,阻滞气机,气血痰滞积块而成。

4.他病转移: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痺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血络受阻。以上因素,均可导致积聚。

本病的病因虽有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的血淤内结。至于湿热、风寒痰浊,均是促成气滞血淤的间接因素。同时本病的形成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本病的病机演变亦与正气有关,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实夹杂。后期则正虚邪实,若血淤内结,气机不得宣畅,或正虚邪实,,气虚血淤更甚,则积块增大更快。脾胃运化日衰,影响精血化生,正气愈虚,积块留著则不易消。若肝脾统藏失职,或淤热灼伤血络,可致岀血;若湿热蕴结中焦,可岀现黄疸;如水湿泛滥,亦可岀现腹满肢肿等症。

二、积聚症状

典型症状: 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积聚应与痞满相鉴别。痞满是一种自觉症状,感觉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通,胀满难忍,但不能触及到块物。若痞块则属于积聚范围。

三、积聚症状诊断

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1、积聚病的中医鉴别诊断是什么

积聚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的肿块,然后以腹胀或腹痛为症状的一些疾病。积聚病主要是由于情志郁结、久病不愈、体虚复感外邪等原因所致,其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积聚病的中医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积证、鼓胀、聚证。具体内容如下:

(1).积证:腹内结块,并伴有恶心、浑身乏力、胀痛感等不适症状。积证大多存在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积块出现之前,患处往往可能出现疼痛、呕吐、恶心、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积证的腹内结块,存在由小渐大,由软渐硬的过程,其位置一般不会移动,疾病之初,患者可能有胀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感亦逐渐明显剧烈。积证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当腹内病变时,患者常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现象,病情比较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枯黄、身形消瘦的现象。

(2).鼓胀:鼓胀以肚腹胀大为临床特征。其与积聚病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但两者的位置不同,鼓胀的积块多位于胁肋部,且鼓胀还伴有水液停聚、肚腹胀大等现象。而积聚病腹内无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胀大,腹内积块的部位亦不局限于胁肋部。

(3).聚证:聚证主要表现为腹中气聚,常伴随阵痛症状,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亦不如积证明显。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的表现为主,病情反复,患者可能会表现出食欲缺乏、浑身乏力、便溏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2、积聚的辨证论治

积聚之证,按其病情和病机的不同,分别为积为聚,但就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滞成聚,日久则血淤成积;由于在病机上不能绝对划分,故前人每以积聚并称。为了临床便于掌握,所以分别叙述。治疗上,《医宗必读积聚》曾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很有现实意义。认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邪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所以,临床应根据病史长短,邪正盛衰,伴有症状,辨明虚实的主次,若气滞血阻者予以理气活血;血淤为主者,予以活血化淤散结;正虚淤结者,应采用补正祛痰之法。若病人正气大虚者,则又当补益气血,培本为主。由于气聚可导致血淤成积,积久正衰较甚,积赘正衰较浅,所以在气聚阶段应及时治疗,以免聚而成积,终属难治。

积聚日久,损伤气血,故在治疗上要始终注意保护正气,攻伐之药用之不宜过度,邪衰应扶正达邪,以免伤正。

1、辨积与聚积与聚虽合称为一个病证,但两者是有明显区较别的。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地治疗亦较易。至于古代文献以积为脏病,聚为腑病,则不可拘泥,实际上不少积证的积块就发生在胃、肠。

2、辨部位积块的部位不同,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状、治疗方药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鉴别。从大量的临床观察来看,在内科范围的脘腹部积块主要见于胃和肝的病变。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者,病在肝;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虚实积证大体可分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尚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等症。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治疗原则

聚证重调气,积证重活血。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补分寸。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理气、化瘀、消积之晶,切忌攻伐太过。

在积证的治疗中,应注意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正如《景岳全书·积聚》所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在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攻于补。

分证论治

(一)聚证:

(1)肝气郁滞

症状: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方药1:木香顺气散。

本方具有行气温中、散寒化湿、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气机郁滞、寒湿中阻及伴有肝郁症象者。方中以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即香砂平胃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配伍台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理气的作用;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若寒甚,腹痛较剧,得温症减,肢冷者,可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气止痛。若兼有热象,口苦,舌质红者,去台乌药、苍术,加吴茱萸、黄连(即左金丸)泄肝清热。老年体虚,或兼见神疲、乏力、便溏者,可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本证攻窜胀痛之症缓解后,可以疏肝理脾的逍遥散调理善后。

方药2:以逍遥散为主方,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当归养血柔肝,薄荷散郁,白术、茯苓、甘草调理脾胃。

加减:如气滞较甚者,可加香附、青皮、木香等疏肝理气之品。如兼淤象者,加玄胡、莪术等。如年老或体虚者,可加党参以顾其虚。如寒湿中阻症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象弦缓者,可用木香顺气散以温中散寒,行气化湿。

(2)食浊阻滞

症状: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浊/化痰,导滞通腑。

方药1:六磨汤。

方中以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

可加山楂、莱菔子以增强健胃消食的作用。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化痰降逆。若因于蛔虫结聚,阻于肠道而引起者,可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配用乌梅丸。

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表现为主,但若反复发作,常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更易发生气聚腹痛,对这类病人,平时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

方药2:以六磨汤为主方。方中大黄、枳实、槟榔化滞通便,沉香、木香、乌药理气祛湿。食痰下达气机通畅,则瘕聚自散。如痰湿盛者,可加陈皮、半夏、茯苓以增强化痰和中之力。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健脾消导、燥湿化痰。

聚证虽实证多见,但反复发作,脾气损伤,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中,以扶正气。

(二)积证:

(1)、气滞血阻

症状: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1:以金铃子散加失笑散为主方。方中以金铃子疏肝理气,玄胡活血止痛;益以失笑散活血化淤,气血流通。通则不痛,积块可散。

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气汤。方中青皮、陈皮、桔梗、香附、霍香行气散结,桂皮、三棱、莪术温通血络,软坚散结。若见寒热身痛,舌苔白腻,脉浮弦大者,是兼外感风寒之表征。宜宣表理气,通滞去积,可用五积散。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化痰,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使其能逐步消散。若积久正虚,非本方所能奏效。

方药2:荆蓬煎丸。

本方以木香、青皮、茴香、枳壳、槟榔理气散结,三棱、莪术活血消积。

可合用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或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以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

(2)气结血瘀

症状:腹部积块渐大,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减乏力,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质紫或见淤点,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补益脾胃。

方药1: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可酌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煅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的作用。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症回生丹消症散积。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六君子汤,以共同组成攻补兼施之法。

方药2:以膈下逐淤汤为主方,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淤;香附、枳壳、乌药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并可加川楝子棱、莪术等以增强祛淤软坚之力。如积块大而坚硬作痛,可合用鳖甲煎丸以化淤软坚,并有补益之功。以上两方,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以补益脾胃,为攻补兼施之法。

(三)正虚瘀结

症状: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大补气血,补益气血,活血化淤,化瘀消积。

方药1:八珍汤、化积丸。

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气虚甚者,可加黄芪、淮山药、苡仁益气健脾。舌质光红无苔、脉象细数者,为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化积丸中以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阿魏消痞去积,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槟榔理气泻下(便溏或腹泻者宜去)。可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上述二方可间服,并可根据病情采用补一攻一,或补二攻一等治法。

在对积证的治疗中,以下二法可结合辨证方药同时应用:

1、积证不论初起或久积,均可配合外治法,如敷贴阿魏膏、水红花膏等,有助于活血散结、软坚消积;

2、对病属积证,而西医诊断为肿瘤的患者,除按上述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外,可酌情选加一些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其中相当部分属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药物,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蚤休、夏枯草、垂盆草、菝葜、虎杖等。

方药2:以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方。

积块日久,正气大伤,方用八珍汤以大补气血。如舌光无苔,脉象细数,阴伤甚者,可加生地黄、北沙参、石斛以养其津液。虽正气大伤,但积块坚硬,气血淤滞,故用化积丸以软坚破淤,活血而图缓功,不能急于求成。

积证不论初起或久积,均可配合外治法。临床上一般采用阿魏膏或水红花膏,有助于消积散淤。

附:单方、验方。

理冲汤(张锡纯方)

主治:一切脏腑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专方。

处方: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花粉10克,知母10克,三棱、莪术各10克,鸡内金15克。

日1剂,煎2次药汁合匀,加陈醋一两煎开,分三次温服。加减:服之觉满闷者减白术一半;觉气弱者,减三棱,莪术各3克;泻者减知母,加白芍15克,白术改用20克;热者加生地、天冬各10克,凉者减花粉、知母。凉甚者加肉桂6克,附片克。淤血坚甚者,加水蛭6克。若其人壮实无他病,惟用以消癥除积者,宜去山药。

室女与妇女未产育者若用此方,三棱、莪术宜斟酌少用,减知母之半,加生地黄15克,以濡血之枯。若其人血分虽淤,而未见癥瘕或月信犹未闭者,虽在已产育之妇人亦少用三棱、莪术。若病人身体羸瘦,脉象虚数者,去三棱、莪术,将鸡内金改为15克,因此药能化淤血又不伤气分也。迨气血渐壮,淤血未消尽者,再用三棱、莪术未晚。若男子痨瘵,三棱、莪术亦可用或用鸡內金代之亦可。初拟此方时,原专治产后淤血或瘕症后以治室女月闭,血枯亦效。又间治男女劳瘵亦效验,大有开胃进食,扶羸起衰之功。

四、积聚诊查依据

1.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2.伴有腹部不适或腹部疼痛等症状。

3.伴有情志抑郁、肝脾不适、酒食不节、饥饱失常、寒邪入侵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五、积聚治疗方法

(一)聚证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枳壳、郁金、台乌药。

2.食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药:六磨汤加减。

成分: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二)积证

1.气滞血阻证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成分: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2.瘀血内结证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成分: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香附、乌药、陈皮、人参、白术、黄精、甘草。

3.正虚瘀结证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六、积聚病的成因以及治疗发挥

五藏之积的命名及其发病机理,五十六难曰:五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积之要法也。

被传之胜虽不受邪, 亦难再完全递转于原来致传之胜, 其邪当留着于再传的两胜之间,特别阻遏于受邪之脏的气化所及范围, 因而结为五积。其位虽不完全符合受邪之脏, 但其病却是发于受邪之脏, 因而既有五脏之积的命名。

1、古人对人体五脏气机运转规律, 都是与自然界五方五行之气的升降出人相吻合而加以认识的。因此, 肝气升于左以应东方木, 肺气降于右以应西方金, 心属阳居上以应南方火, 肾属阴居下以应北方水, 脾主中官以应中央土。对于五积病位, 当联系这种规律来看。

2、五积之成, 并非专指致积之脏本身气血癖阻为病, 而是重点指出下一所克之脏因不受邪, 其气逆转, 与其传乘克之脏互相格拒, 故而升降不行, 阻郁而成。然究其致积之因, 都在第一次受传之脏, 所以仍以该脏而命名。

3、“ 肝之积, ” “在左胁下, 覆如杯, 有头足” , 此即肝当传脾, 欲由左上升, 而却为脾气所阻, 不得升降之故。“ 心之积, ” 起脐上, 大如臂, 上至心下, 此即心当传肺, 欲上逆为病, 而却为肺气所阻, 气郁心下之故。“ 脾之积, “ · … 在胃脘, 覆大如盘” , 此除脾胃互为表里外, 即脾当传肾, 欲克为病, 而却为肾气所阻, 气结中焦之故。“ 肺之积, “ 在右胁下, 覆大如杯, ” 此即肺当传肝, 欲由右下降, 而却为肝气所阻, 其气不达之故。“ 肾之积,“ 发于少腹, 上至心下, 若豚状, 或上或下无时, ” 此即肾当传心, 欲由下上乘, 而却为心气所阻, 冲逆互争之故。

于此可见五积之名, 皆据首先受传之脏而言, 以明其因。至于以五积命名之藏, 其邪为什么不能复还于上一乘克之脏呢? 因为上一个藏腑是胜我者,另外根据旺相休囚死的理论,当脾土旺盛的季节,肝木处于“囚”的状态,肺金处于“相”的处境,两种情景的叠加下,肝木之邪无法传给肺金,其他四藏都是一个道理。

4、从五积病久发展而成的症状来看, 肝之积“ 久不愈, 令人发咳逆, 痞疟, 连岁不已。” 此为肝气冲逆, 又复中见少阳胆火上炎, 故发为呛咳, 寒热。心之积“ 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 此为心火不发, 内扰自焚之故。脾之积“ 久不愈, 令人四肢不收, 发黄疸, 饮食不为肌肤, ” 此为脾主四未、肌肉, 脾病运化不良, 失却营养, 并阻郁胆道之故。“肺之积“ 久不已, 令人洒浙寒热, 喘咳, 发肺雍, ” 此为肺气外合于皮毛, 开阖无权, 当外见寒热, 内而喘咳, 甚则气郁化火, 热盛内腐而发为肺痈。”肾之积“ 久不已, 令人喘逆, 骨痿少气, ” 此为肾病而虚不纳, 髓亏不养, 真元内败之象。通过以上五积病久的症状来看, 又皆丝丝人扣, 均为受邪而不得复传之脏的病理表现。

七、积聚病的阴阳属性和鉴别要点:

《难经·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 何以别之?然。积者, 阴气也;聚者, 阳气也。故阴沉而伏, 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 气之所聚名曰聚, 故积者五脏所生, 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 阴气也, 其始发有常处, 其痛不离其部, 上下有所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 其始发无根本, 上下无所留止, 其痛无常处, 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指出积病、聚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二者阴阳属性不同:“积者, 阴气也;聚者, 阳气也。”此处阴气、阳气主要指脏腑气血而言, 积多因有形阴血瘀积于脏而成;聚多由五行阳气郁滞于腑所致, 从中可知积聚阴阳属性取决于脏腑阴阳。

《五十一难》在论脏腑病变时云:“腑者, 阳也,阳病欲得寒, 又欲见人;脏者, 阴也, 阴病欲得温, 又欲闭户独处, 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腑属阳, 阳主热, 患腑病属阳者喜寒且不愿见人;脏属阴, 阴主寒, 患脏病属阴者喜热且愿意关闭门户而独居, 不想听到嘈杂的人声。那么, 临证便可以从患者对寒热的喜恶来辨别脏病和腑病。

《五十二难》以病象动静判断脏病、腑病, 认为“脏病者, 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 , 属阴的脏有“藏而不泻”的功能特点, 所以脏病其病位多固定不移;“腑病者, 仿佛贲响, 上下行流, 居处无常” 。属阳的腑有“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特点, 因此腑病其病位多上下移动不居。

《二十一难》云:“气主之, 血主濡之。” 气无形主动有温煦的作用属阳, 血有形主静有濡养的作用属阴。因此, 积聚病位除有在脏在腑的不同外, 还有在血分和气分的差异, 这也为积病属阴、聚病属阳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八、积聚病脉象变化

《难经正义十八难》将积聚合而论之, 指出人病积聚可现结脉, 其脉象特征是“脉来去时一止, 无常数” 。从其脉象特征上还可以了解积聚病之轻重,“脉结甚则积甚, 结微则气微” , 说明脉甚病甚, 脉微病轻, 积聚病是这样, 其他疾病也是如此。这种根据脉象变化推测疾病轻重的方法, 符合疾病发展规律, 同时说明脉诊在该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

《难经正义十八难》还从脉象来推断积聚病位和预后:“伏者, 脉行筋下也… …假令脉结伏者, 内无积聚……有积聚脉不结伏……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 是为死病也。” 积聚病除出现结脉外还可以见到伏脉, 伏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深在筋骨, 提示积聚病病位在里, 脉位较深, 临证结脉、伏脉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 即出现结伏脉。

九、积聚病的治疗思路

现代人们在《内经》、《难经》和后世医家对积聚病的认识基础上, 结合临床实际, 认为正气不足、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凝、邪毒蕴结是积聚病的基本病理。针对其病机确立的治疗方法, 包括理气止痛、活血化瘀、逐痰软坚、清热解毒和扶正固本等, 尤其对重视祛邪扶正的灵活运用, 并且运用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对其病理和治疗药物进行研究, 拓展了本病的治疗思路,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另外,还可以根据《难经》东方实西方虚而泻南补北的原理,从其邪气传变后藏腑虚实转换后所胜所不胜上进行调理。

例如以肝之积“肥气”为例,脾土旺不受邪,肺金“相”而且是胜我者,也不受邪,肝有积为邪实,而肺金为邪气所传之源,说明正气也虚,这时候的状态和“东方实西方虚”的状态类似,因此也可以用类似的治疗思路。

总之, 《难经》五积为病的记载, 表面看来, 似不合理, 但实际研究, 确不能非议。因为祖国医学, 自有它一套理论体系,特别凡病都是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来加以认识的, 而不是完全着眼于其固定的形迹。再加应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五脏病机, 就显得使人有疑难不决之感。其实, 我们临证, 完全不必死啃病变的部位, 只要从病理反应上看得准确深透, 既可进行治疗处理, 这也是中医的一大长处。但是必须用中医的理、法,才能进行辨证论治, 开出中医的方、药; 否则, 应用别的理论, 目前尚不可能完全达到中医的治疗目的。

十、积聚医案

病案大约有20个,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治法、方药、疗效一应俱全。

1、病案一:逐痰祛湿、温经通络法治疗积聚

倪某,女,40岁。9月1日初诊。

主诉:右下腹胀肿块2年余。

初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满胀,下腹部肿块,经输液后症状减轻。近期症状加重,经人介绍,遂来诊。

现症:腹胀,畏食生冷,下腹部及阑尾部硬块,平素畏风,双手中指关节郁胀,胸闷。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数。有胆囊炎、阑尾炎、过敏性鼻炎病史。

中医辨证:积聚(肝脾不和)。

西医诊断:肠胃功能紊乱。

治法:逐痰祛湿,温经通络。

处方:大建中汤加减。

花椒6g,干姜10g,党参15g,薏苡仁30g,附子3g,败酱草3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柴胡15g,黄芩15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小茴香15g,黄连10g,当归15g,通草15g,细辛3g,丹皮15g,生地15g。6剂,水煎服。

二诊:9月8日。胸闷已愈,阑尾部硬块消失,现感阑尾部与脐部发硬,服药后仍腹胀,面色有光泽。自述畏风减轻,下肢冷感减轻,遇季节变化及咸食后手指中指关节郁胀,二便正常,睡眠可。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数。上方干姜加至15g,加大温中健脾力度。6剂,水煎服。

三诊:9月16日。腹胀止,阑尾部与脐部发硬及手指肿胀痛减轻,受凉后鼻部不适。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上方加炙麻黄6g。6剂,水煎服。

感悟:“积聚”一证,多有情志失调、饮食失调、寒邪内犯等原因,导致气机阻滞,瘀血内结所形成。该患者辨证应注意三点:一是患者平素畏食生冷,腹部肿块,时消时起,脾胃虚寒,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布,食滞、湿浊、痰气交阻,气机壅结,而为积聚证。二是患者脉弦数,为土虚不能培木,肝血虚累及于心,而见胸闷。《伤寒论》云:“阳明病,腹中寒痛,呕不能食,有物突起,如见头足,痛不可近者,大建中汤主之。”故方选大建中汤。方中花椒味辛性热,温脾胃,助命火,散寒除湿;干姜温中散寒,助花椒建中阳,散逆气,止痛平呕。党参健脾和胃。柴胡、黄芩、桂枝、白芍疏肝,清肝,补肝。生脉饮益气养心定悸。薏苡附子败酱草,健脾温肾,清热祛湿排脓。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治疗手指肿胀。诸药合用,气机调畅,方获佳效。

2、病案二

潘某,男。所苦少腹痂块攻筑疼痛,其发作辍无常,宗古人寒凝气滞论治。处方:高良姜9克,小茴香9克,制香附9克,荔枝核12克,全当归9克,淡吴茱萸2.4克,莪术9克,槟榔9克,乌药6克。

按瘕者聚散无常,聚者攻筑疼痛,散者无形,总为寒滞肝脉,肝气失舒。故用高良姜、吴茱萸之热以温之,莪术、小茴香、香附、乌药等香以散之。

3、病案三

郭宝珍,女,33岁。初诊:2015年6月6日。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腹痛,经期加重,周身乏力,腰背酸软,记忆力下降,两目晕花,月经正常,B超提示子宫前位,双角子宫,稍增大,约8.0cm×5.3cm×3.6cm,壁边欠规整,其内回声不均匀,在子宫前壁可查到2.6cm×2.2cm回声增强结节,子宫后壁不清楚,回声减弱。提示:“子宫肌瘤”。现腰背痛,酸胀,腹痛时发,经期诸症明显加重,经期尚准,带下较多,色粉红,或黄白相兼,身乏无力,恶寒,双目晕花,面部可见红色皮疹,瘙痒难耐,头晕,咽干,牙痛,牙龈红肿,时有鼻衄,记忆力下降,心烦易怒,食纳呆,大便溏稀,入睡难,小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癥瘕”,证属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子宫肌瘤”。治宜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10克,泽泻9克,生牡蛎20克,白芥子10克,白鲜皮10克,茯苓30克,桃仁12克,夏枯草15克,鹿角粉10克,地肤子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14剂,水煎服。二诊:服后腰背痛减轻,头脑转清醒,面部皮疹已消失,有时腹部发凉,倦怠乏力,纳食尚欠佳,二便已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仍有气滞血瘀成结。治宜益气行气,化瘀散结。守方加柴胡、枳壳。处方:桂枝10克,泽泻9克,生牡蛎20克,白芥子10克,白鲜皮10克,茯苓30克,桃仁12克,夏枯草15克,鹿角粉10克,地肤子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柴胡10克,枳壳6克。30剂,水煎服。三诊:服药后诸症大减,近日感冒体温38.1~38.5℃,咽痛,鼻衄,眼花头痛,口干渴,背痛身紧,纳食已好,睡眠可,二便调。舌尖红有瘀点苔腻,脉弦细数。痰聚成核,阻滞气血,加之时感外邪。治宜化核消痰,活血化瘀,宣肺清热。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10克,桃仁12克,生牡蛎20克,白果5克,茯苓30克,赤芍15克,浙贝母20克,牡丹皮12克,青黛3克,天竺黄10克。7剂,水煎服。四诊:药后发热已退,咽痛已消,牙痛,牙龈肿痛,腰背酸软,纳呆,有时头晕,双目晕花,劳累过度则失眠。舌暗淡有齿痕,苔白而干,脉弦细。痰核未消,尚有虚火。治宜消核散结,清退虚火。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黄柏10克,茯苓30克,桃仁12克,薏苡仁30克,泽泻10克,升麻3克,土茯苓15克,健神曲12克。7剂,水煎服。五诊:服上方后,精神大好,月经正常,病证治则同前。效不更方,继用上方7剂。六诊:病人时有目眩,乏力,纳食不香,其他诸症缓解。舌暗淡有齿痕,脉弦细。建议做B超复查。仍属痰核血瘀。治宜消核散结,活血化瘀,和中理气。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克,茯苓30克,桃仁12克,生牡蛎20克,鹿角霜10克,升麻3克,土茯苓15克。14剂,水煎服。七诊:B超复查提示子宫肌瘤消失。时有头晕,乏力,纳食差,其余诸症消失。舌暗淡有瘀斑,脉细弦。痰核虽解,瘀血未除,谨守病机。治则同前,守方加生麦芽、谷芽各9克。30剂,水煎服。5年后随访,其病始终未再复发,诸症消失。停药1年后顺产1女,体健,至今已4岁。

本案宿有癥块,久郁气滞,非一时所能解,非一日所能化,行散之法始终从一,谨守病机。首诊用桂枝茯苓丸,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桂枝茯苓丸源于《金匮要略》,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的功效。瘀血癥块不去,漏下不止,消散过猛易伤气血,况病程日久,病人本已气血亏虚,故立缓消癥块之法。桂枝温通血脉,茯苓利湿下行而益心脾之气,助于行血化瘀,癥块郁久化热,牡丹皮、赤芍、桃仁清热化瘀。

中云:“药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赤芍,一阴一阳,茯苓、牡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癥癖,而不嫌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患症之初必因寒,桂枝能化气而消本寒;癥之成必夹湿热为窠囊,茯苓渗湿气,牡丹皮清血热,赤芍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药后显效,以后六诊因症加减用药,但终择桂枝茯苓丸为基础调理。此案癥块由来已久,其坚已成,不可速图之,猛药速图,则伤血耗气,损宫妄血,故当从长计议,缓而攻之,先摧其坚,后消其形,邪去正存,坚定大法,终能除之。

4、病案四

李某,男,43岁。曾于右肋间发生刺痛,以后又患过肠伤寒、回归热、恶性疟疾等病。右肋骨间逐渐形成如鸡蛋大之肿块,西医诊断为良性肿瘤。当年已行手术切除,但长期发觉肝区压痛,于2014年经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0U。1953年转回北京,由铁路医院亦诊断为肝硬化兼慢性胆囊炎。经治疗未见好转,肝区压痛日渐增剧,近来每日发寒热如疟疾状。舌苔薄白,脉象弦数。辨证立法:病历复杂,诊断不一,肠伤寒、回归热、恶性疟疾等,均可损及肝脏,肝功能异常是其一症,就主诉而论,右胁痛,逐日增剧,亦为肝之范围,寒热如疟,均在日晡,加之脉弦而数,是属肝郁日久,邪实正虚,寒热互结拟疏达养阴清热保肝,随证施治,以应变化。处方:赤芍、白芍各6克,醋柴胡60克(同炒),冬瓜子30克(捣),车前子、车前草各10克,清半夏6克,酒黄芩6克,酒黄连3克,蚕沙、炒皂荚各10克(用布包),炙黄芪15克,当归9克,米党参10克,川郁金10克,白杏仁6克,赭石15克,旋覆花6克(用布包),苦桔梗5克,炙甘草3克。二诊:服药5剂,仍发寒热如疟疾,每日发作7~8小时。舌苔边白中黄而厚。处方:川桂枝、醋柴胡各5克,赤芍、白芍各10克(同炒),酒黄柏、酒黄芩各6克,知母6克(米炒),何首乌10克,车前草、墨旱莲各12克,煨草果5克,野党参10克,生石膏12克,生鳖甲15克,白苇根、白茅根各15克,黄常山5克,炒建曲10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6克。三诊:服前药1剂即不发冷,体温下降至37℃。连服3剂后,寒热全无,体温正常,颜面苍黄无神,有时鼻衄。处方:鲜生地黄、鲜白茅根各15克,苍耳子6克,炒杏仁6克,厚朴花、玫瑰花各6克(后下),酒黄连、酒黄芩各3克,生龙齿、生牡蛎各10克(同打先煎),苦桔梗5克,川郁金10克,陈橘红、陈橘络各5克,炒枳壳5克,草决明10克,石决明18克(同打先煎),南白薇6克,蒺藜12克,朱茯神、朱麦冬各10克,野白术5克。四诊:服药8剂,神气好转,鼻衄已愈,睡眠梦多。处方:川桂枝3克,杭白芍10克(同炒),冬瓜子30克(打),酸枣仁12克(生炒各半),炙黄芪15克,广陈皮炭6克,赭石10克、旋覆花6克(用布包),米党参10克,炒远志10克,酒丹参15克,佩兰叶10克,生牡蛎、生龙骨各10克(同打先煎),蒺藜12克,东白薇6克,酒当归6克。五诊:又服10剂,病情稳定,预防肝胆炎复发,改为常方。处方:北柴胡5克、赤芍、白芍各6克(同炒),滑石块25克、瓦楞子30克(同打先煎),炒皂荚、蚕沙各10克(用布包),赭石15克、旋覆花6克(用布包),酒黄芩10克,酒黄连5克,半夏曲、建神曲各6克(用布包),炒枳壳5克,桃仁、杏仁各6克(同捣),广郁金10克,火麻仁15克,冬瓜子25克、冬葵子12克(同打),车前草、墨旱莲各12克,盐知母、盐黄柏各6克,紫厚朴5克,炙甘草3克。六诊:前方每周服3剂,连用半年,全身症状稍减,惟肝部压痛如旧。暂用利胆道,化坚结,通大便兼以安眠。处方:生牡蛎15克、瓦楞子30克(同打先煎),蚕沙、炒皂荚各10克(用布包),北秫米12克、磁珠丸6克(用布包),紫石英、紫贝齿各12克(同打先煎),川郁金10克,赭石15克、旋覆花6克(用布包),酒黄芩6克,酒黄连10克,朱茯神、朱麦冬各6克,鲜生地黄、鲜石斛各10克,炒枳壳6克,醋柴胡5克、杭白芍10克(同炒),桃仁、杏仁各6克(同捣),生栀子6克,生酸枣仁12克(同打),火麻仁15克,郁李仁10克(同打)。另加:当归龙荟丸10克,每腕服1次。七诊:服药十数剂,大便正常,睡眠好,肝部压痛如旧,长期有轻度黄疸症,兼腰痛。处方:生牡蛎15克,瓦楞子30克(同打先煎),绵茵陈10克,炒栀子6克,酒川芎5克,浮海石10克,滑石块18克(同打先煎),北柴胡5克、赤芍、白芍各6克(同炒),龙胆草6克,炒枳壳5克,川杜仲、川续断各6克,川郁金10克,荆三棱6克,肉苁蓉15克,甘草3克。八诊:自1953年就诊以来,迄今已近5年,服药百余剂,病势趋向好转,此后每觉症状加重,患者自选二诊及七诊方交替服用,诸症即见减轻,惟肝区压痛逐渐增重,如大石重压之感,肝脏内部跳动如化脓状,在睡眠时不敢右侧卧压,右上肢发麻。处方:瓦楞子24克(打,先煎),米党参18克,云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化橘红6克,制乳香6克,浮海石10克(醋煅包煎),生鳖甲15克(先煎),荆三棱、莪术各6克,桃仁、杏仁各10克(同捣),鲜生姜3片,川桂枝、醋柴胡各3克、赤芍、白芍各6克(同炒),牡丹皮10克,龙胆草6克,大枣3枚,绵茵陈24克,炙甘草6克,水红花子15克。

按服上药十余剂后,右肋部压痛逐渐减轻,一日晨起大便时,便内混有长约寸余黄绿青三种颜色的条状物。又于6月8日中午大便时混有手掌大之圆形灰色囊状物2块。此物排下以后,右肋部发空,原叩诊时之浊音界已恢复正常范围,疼痛区域亦大为缩小,相隔3~4天后进行灌肠,又便下一部分灰色破碎的黏膜。此后肝区压痛完全消失,再经医院检查肝功能,麝香草酚试验为4U,恢复正常。本案究属何病,迄未确诊。临床经过如此,仅录全案以供参考。

5、病案五

朱某,女,44岁,干部。,2015年1月3日初诊。主诉子宫全切除术后3个月,左下腹痛1个月。患者于2016年10月曾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1个月即觉左下腹呈牵拉性疼痛,活动后加重。2016年12月17日腹部B超提示:左附件区可见4.0cm×2.7cm×3.3cm低回声区,内有1.9cm×1.4cm之中等回声,印象为左附件区囊实性包块,妇科未予治疗。现左少腹隐痛,久立或久坐后加重,口干思饮,性急易怒,睡眠多梦,纳食不甘。舌质黯红苔白,脉细弦滑。辨证:气滞血瘀,肝郁脾虚。治法:疏肝健脾,活血除湿,散结止痛。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川楝子10克,泽兰叶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5克,延胡索10克,生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4剂。腹痛明显减轻,大便微溏,仍急躁多梦。守方加蒺藜10克,首乌藤15克、紫苏梗、藿香梗各10克,白芷10克。继服14剂,诸症皆愈。B超复查左侧附件区包块消失,迄今未复发。

按本案附件囊实性肿物,属中医“癥积”范畴。一般认为,癥积之成多以气滞血瘀、湿痰、湿热等互结为主,其病机则多关乎肝、脾二脏。本案亦如此,系由术后正气未复,气血郁滞,水湿内停,湿与瘀互结而成之。祝氏即从肝脾入手论治,施以当归芍药散为主方,以当归、白芍、川芎加泽兰、首乌藤、川楝子、延胡索、蒺藜、橘核、荔枝核等疏肝行气、养血活血、散结止痛;白术、茯苓、泽泻加白芷、薏苡仁、紫苏梗、藿香梗等健脾渗湿、化浊逐痰、消肿除癥。诸药相配,肝脾同治,扶正祛邪,而达“养正积自除”之效。

6、病案六

山某,女,50岁。初诊:2015年2月17日。右少腹瘕块,攻冲酸楚,发则带多质稠,脉弦细涩苔腻。当破气散结止带。肉桂八分,焦白芍三钱,枳实炭一钱半,香白芷一钱,荆三棱八分,荔枝核五钱,制川厚朴一钱,莪术一钱,沉香曲一钱半(包煎),黄柏炭二钱,椿白皮炭三钱,海螵蛸四钱。3剂。二诊:药后带止,右少腹瘕块攻冲酸楚得减。再方消息。肉桂一钱,焦白芍三钱,荆三棱一钱,莪术一钱,云茯苓三钱,荔枝核五钱,制川厚朴一钱,枳实炭一钱半,沉香曲一钱半(包煎),煅牡蛎五钱。3剂。

按本例用三棱、莪术、枳实、厚朴之类破瘀化痰、行气舒急外,又以肉桂配合白芍,温辛以通之,酸以柔之,是仲景治疗妇女腹部疾患的引经法。

7、病案七

白叟,72岁。2016年8月15日初诊(大暑)。病史:2014年1月25日因便中带血2个月就诊,经乙状结肠镜、CT及大便隐血等检查,结肠镜见直肠有4cm×4cm大小边界不清息肉样赘生物,表面可见溃疡出血;组织学检查为黏液腺癌;CT见局部淋巴结肿大;临床分期:Ⅲ期T3N,Mo。确诊为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黏液腺癌。同年5月行局部放疗。2016年7月25日检查癌症复发,腹部多处转移;化疗3个疗程,因白细胞低下而中断化疗,遂来就诊。刻下症见:腹部包块,偶有大便带血,气短乏力,腰酸膝软,食纳不佳。检查:舌质黯红,苔薄黄少津,脉沉滑;白细胞3.0×10°/L;面萎神疲。辨证:瘀痰互结,结于腹部而见癥瘕,痰毒损伤络脉而癌变多处转移;耗伤气血,导致脾肾两虚而见面萎神疲、气短乏力、腰痰膝软。其病位在脾肾。证属肝肾双亏,虚实夹杂。诊断:积聚。脾肾两虚,瘀痰壅结证;直肠黏液腺癌术后转移。治法:健脾益肾,祛痰化瘀。

之当归补血汤化裁。处方: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野菊花10克,生地黄10克,黄精10克,灵芝10克,仙鹤草10克,丹参3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续断10克,鸡血藤10克,老鹳草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生薏苡仁10克,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周后,便血停止,腰痛解除:白细胞上升为4.0×109/L,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瘀痰渐除,脾肾渐健,守法易药,治疗6个月,已无明显不适,白细胞上升为6.0×10’/L。守方巩固治疗,改为每晚服1煎,加服杞菊地黄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1年余后复查,转移病灶再无增加,纳便通调,正常生活。

按健运脾气有二佐,一佐渗湿,使浊降而清升;二佐温阳,意在补火而生土。本案生黄芪、黄精、仙鹤草健运脾气,而佐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之渗湿,生杜仲、桑寄生、川续断温补肾阳,即是此意。补肾,则又应从阴阳气血互根相生而间接治疗。故生黄芪、黄精、仙鹤草益气,伍当归、丹参、鸡血藤养血和血,枸杞子、生地黄、灵芝滋阴,配生杜仲、桑寄生、川续断温阳,总以调补脾肾为宗旨。仙鹤草、生薏苡仁、白花蛇舌草、丹参益气活血、渗湿解毒,引湿热毒邪从小便解而不伤阴、不碍胃,为沈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常用药对;鸡血藤、老鹳草及川楝子、延胡索,亦为沈师治疗腰痛常用药对。

8、病案八

某女,39岁,住湖北省枣阳市农村,妇女干部。2016年6月某日就诊。发病1个月余,开始左腹发生一鸡蛋大包块,继之满腹胀大如怀子六七月之状,月经量少,经色紫黑,小便黄,大便秘结,时噫气,面色黯,脉象沉细欲绝。病乃血瘀气滞,结为癥积,治宜破血攻瘀,佐以行气,拟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制香附10克,炒枳实10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醋炒),莪术10克(醋炒),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烊化),桃仁10克(去皮尖炒打)。以水煎药,待水减半,下大黄,煎2沸,再下芒硝烊化,每日2服。

按《灵枢·水胀》

中说:“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起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寒邪内侵,则血气凝涩稽留,不能流行,积结为有形之物,形成腹内包块如鸡蛋大,且稍以益大,竟使满腹胀大有如怀子之状。瘀不在胞,故其月事仍以时而下。惟其血气凝结,阻滞经脉,故月事虽来而其量则少,脉象亦沉细欲绝。血气郁而化热,故经血紫黑而小便色黄。血不濡于肠道,则大便秘结。气不下通而上逆,故时有噫气。血不华色,则面色黯而无光泽。方用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破血攻瘀,香附、枳实行气,以助瘀血之化除,大黄、芒硝攻下通便,缓解其气不下通之苦,并使化除之瘀血皆从大便下泄而出。药服20余剂而腹胀尽消,诸症皆退而愈。

9、病案九

杨左,59岁。自述胃病多年,食少而胀,消化不良,近则心下胃脘发生痞块,按之痛,脉沉细。拟枳术丸半补半消法治之:贡于术三钱,白云茯苓三钱,半夏二钱,五谷虫一钱,砂仁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炒枳实一钱五分,化橘红一钱五分,川厚朴一钱五分,焦山楂二钱,建神曲二钱,炒麦芽三钱,大枣三枚,生姜五片。二诊:上方服3剂,颇好,胃胀稍松。但见面白口淡,四肢微浮,脉沉而缓,故改投实脾汤以温之:熟附子一钱五分,白云茯苓三钱,砂仁一钱五分,川厚朴一钱五分,木香一钱二分,甘草一钱,贡于术三钱,淡干姜一钱五分,宣木瓜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广陈皮一钱五分。三诊:服上方3剂,浮肿消,胃胀减,而痞块按之仍痛,拟温运法再进:野于术三钱,化橘红一钱五分,白云茯苓三钱,豆蔻一钱,川厚朴一钱五分,木香一钱二分,炒党参二钱,砂仁一钱,鸡内金一钱五分,甘草一钱,半夏二钱。四诊:上方又服3剂,虽平善而人老病久,脉难复平,痞不易治,攻之正气有伐,补之留邪不去。宜以上方缓缓照服,外用化痞膏加元寸贴之,不能操之过急,令其慢慢消磨。

按洁古枳术丸,消痞除痰,健脾进食,为足太阴阳明药也。本案仿其意,但嫌力之不足,改用枳术汤(源自《金匮》)加味仍半补半消,以治脾积。伤食易消,而脾虚则难补,二诊但见虚寒象,土不制水而改投方以先实脾土,正合喻嘉言言:“治水以实脾为先”。病家年老病羁,痞消之不易,遂以东垣“痞气丸”改成“化痞膏”外贴之配合,令其慢慢消磨。东垣痞气丸者,以黄连泻热燥湿专治心下痞,厚朴砂仁行气而散满,茵陈泽苓利水以实脾,黄芩清肺而存阴,椒萸温脾而祛寒,姜桂川乌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巴豆霜能消有形积滞,斩将夺关,其性下行,乃消积先驱,加参术者以补脾元而后能祛邪。另加麝香(代)一味,辛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散结止痛,引药直达病所,庶可收功。

10、病案十

有个青年人患者,咳嗽、气喘、无汗、头疼,麻黄汤,用一副、两副好了,我就作为病案记载了。远不像现在,在学习麻黄汤的时候,王老师讲了:麻黄发汗力强,麻黄汤发汗力峻猛,这样一讲,(作为《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结果好多中医一辈子不用麻黄汤,不用麻黄我当时没有这个束缚,所以用麻黄汤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次,像外感寒邪,内有水饮的咳嗽气喘我用小青龙汤,还有白虎汤治疗牙痛等我的病案里都有。

值得我骄傲的还有,当时我有个患者得了小柴胡证,我就给她用的小柴胡汤,结果吃了一副基本上好转,我一号脉,说“昨天是脉弦,现在是脉小,伤寒论271条说了‘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三天的话脉小者就是好了,不用吃药了”,结果正如张仲景所言。

有个患者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他说“这是低血压,治不好,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听了这句话)他来劲了,我说“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三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三味药,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两量,每天升高10毫米汞柱,一直恢复到正常。

还有一个例子,我想也是我当时知道的少,就是读书,张仲景说了我就用。我一个患者咽喉痛,我一看他的咽喉不红肿,就给他开的半夏散及汤,张仲景《伤寒论》上不是说了吗“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那就是半夏、桂枝、甘草呗,你想,这三味药非常便宜的,一毛来钱,结果效果非常好,以后他还说了,不但当时有效,以后再犯了,用这个药还有效。

其实现在实际上这种病很多,因为大量的抗生素使用,半夏散及汤呢,用半夏化痰,用桂枝温阳,用甘草利咽,这个配伍非常巧妙,以至这么多年,在西安也好,在柳州也好,常常出奇制胜都与这个方子有关,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只有找准了症候,不要被炎症、不要被玄麦甘桔汤限定眼目。

一个老奶奶牙痛,我说牙痛那就白虎汤啊,这是胃火,胃火牙痛就用白虎汤,她说我不能吃石膏这些凉药,一吃就拉肚子,我说那就加几片生姜呗,用生姜把胃护住,然后用白虎汤清泻胃火,结果她一吃我这个药牙也不疼了,副作用也没有。老奶奶用了这个药以后,从此就相信了我。

一个就是“旋覆代赭汤”,药量问题上,刘渡舟教授是这样讲的,实习同学开了旋覆代赭汤,病人吃了3付没效找他,他一看这个方子对着呢啊,再一看,代赭石用了30克,超量了,改成12克,因为12克就留在中焦,30克就走下焦了。结果有效了。

当时老师也开过方,她自己也开过,为什么不行?没有用经方呗,苓桂术甘汤就是这么奇妙。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和之”很重要,真正平和,如果不平和,一时的利水又有什么意思?结果这个方子不但治好了她的病,她奶奶、她父亲都用这个方子治好了相应的疾病。

而我们临床上大量能见到的是小孩动不动就感冒、喉咙呼啦呼啦响是射干麻黄汤证。讲到射干麻黄汤证,我们都知道“喉中有水鸡声”,我想有的人可能知道,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搞清楚“水鸡声”是什么,实际上张仲景在这说的水鸡就是青蛙。这种喉中痰鸣就像青蛙蛤哇蛤哇不停叫。对于人来说就是咽喉有粘痰,它既不像小青龙汤的痰清稀,也不想麻杏石甘汤纯热证的痰少、以喘为主,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寒邪化热,寒热都有,所以射干麻黄汤治疗平时儿科的咳嗽、气管炎、喉咙响效果非常明显。

还要说一个半夏泻心汤证,患者说拉肚子,我根据他的症状说你这就是半夏泻心汤,他吃了非常好,从此开辟了我对寒热错杂病机上的深入理解。我们大家都说“五泻心汤皆治痞”,大家都知道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用泻心汤,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就叫寒热错杂,怎么样就表现出寒热错杂?我在实践中才发现,之所以我们用泻心汤,就是因为它有寒热不同表现于一身,比如说这个人有胃胀、拉肚子、舌红,但是他说我不能吃凉的,不能受凉,一受凉就拉肚子,一吃凉的就胃痛,这就是寒热错杂。比如说舌红、苔白,这就是寒热错杂。总之来说,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是说明它有寒热错杂的不同表现,难以用单纯的寒或热解释才用,而不是简单地只要你是胃脘痞满就用。

小柴胡汤疏理三焦气机,因为手少阳三焦经,小柴胡汤就是手少阳主方啊。疏理了三焦气机,五脏六腑无所不包,所以一方治多病,可以理解嘛,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小柴胡汤7味药,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双治,升降同调,没有比他配伍更妙的方子了。

患者颜面略红而浮肿,精神困倦,头晕眼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黄赤大便干燥,三日未解,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尿常规:蛋白++,隐血++,可见颗粒管型,尿素34,肌酐356。

我辨证为:风水、水热互结,三焦不利。毒邪蓄积,导致关格。法当清热行水,疏理三焦,通便排毒。用的是小柴胡汤、五苓散和苏叶黄连汤加味。柴胡12g,黄芩12g,半夏12g,生姜6g,竹茹12g,猪苓15g,泽泻15g,白术15g,茯苓30g,苏叶10g,黄连10g,车前子12g(包),马鞭草15g,大黄10g,生牡蛎30g,半边莲30g,白茅根3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小柴胡汤好理解、五苓散也好理解,因为有水肿吗,苏叶黄连汤就是升清降浊治疗关格的有效方药,再加上车前子、马鞭草,大黄,牡蛎,半边莲,白茅根。结果初四早上,小伙子好了,吃了这个药,每天肾功下降,现在正常了。

小柴胡汤,我平时大量长期多次用于治疗乙肝。乙肝人群庞大,怎么对待病毒携带者,我的观点是吃药比不吃好,不一定能清除病毒、使抗体产生,但是中药保肝减毒,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有一部分人达到保肝解毒,消除症状。长期服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转化,个别病人也可抗体产生,永久免疫。小柴胡汤加贯众、土茯苓、女贞子、丹参、黄芪、茯苓。

乙肝肝硬化,舌头上有黑豆大的瘀血块,他也用药,县上的医生都看遍,蜈蚣、全蝎什么都用,量也越加越大,就是消不掉瘀血块。在这种情况下,找我看。

我用小柴胡汤加六味地黄汤、一贯煎。我们的活血化瘀方法已经泛滥,但是养阴活血,养血活血,滋阴活血这个思路知道的人少。服药一个月后舌上瘀斑消失,症状大减。令他佩服的结果,就是介绍了好多病人。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中医治病的底层逻辑思维,中药为何能治病?

2023-6-15 16:24:53

医易和

积聚病治疗方法驱除癌毒

2023-6-15 19:04: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