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半夏秫米汤
640半夏秫米汤出自《黄帝内经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半夏秫米汤内经原文叫半夏汤,后世为了区分,遂称半夏秫米汤。为治疗不寐证之祖方,对后世治疗失眠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被誉为“失眠第一方”。

原文如下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节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桥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

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

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半夏五合 秫米一升
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力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主治】失眠。

640

半夏秫米汤出自《黄帝内经》,是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但《黄帝内经》中并没有“失眠”的名字,而是以“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论述。本方之所以能够治疗失眠,是根据中医的一个重要理论,即“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本方实际上是调理脾胃功能的一个方剂。本方由半夏和秫米组成,半夏具有通阳降逆的作用;秫米也就是高粱米,具有养阴通利大便的作用。二者等分即可,但熬制此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所用的水,并不是咱们目前所用的自来水,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需要“流水千里以外,扬之万遍”,也就是目前的“甘澜水”。甘澜水的做法就是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再倒下,反复多次,直到看见水面上有无数小泡沫在滚来滚去即可,然后用这样的水去熬制半夏和秫米即可。

【方论选萃】

1.治奇经,古无药石之方,止有针刺之法。今厥客于脏腑,卫气独行于阳,阳跷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用秫半汤者,以药石不能直入阳跷,故治胃以泄卫气也。半夏辛温,入胃经气分;秫,糯粟也,甘酸入胃经血分。千里水扬之万遍,取其轻扬不助阴邪。炊以苇薪,武火也。火沸入药,仍徐炊令减,寓升降之法。升以半夏,从阳分通卫泄邪;降以秫米,入阴分通营补虚。阴阳通,卧立至。(《古方选注》)

2.清代吴鞠通:“温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卫气不入阴分是由于“胃居中焦,为阳气下交之道路;中寒饮聚,致令阳气欲下交而无路可循,故不寐也。”半夏逐寒饮而和胃;秫米补阳明之不及,饮退胃和,寐可立至。可以作为理解半夏秫米汤安眠作用的具体机理。(《温病条辨》)

3.《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云:又《内经》治目不得暝,有半夏秫米汤,原甚效验,诚以胃居中焦,胃中之气化若能息息下行,上焦之气化皆可因之下行。半夏善能降胃,秫米善能和胃,半夏与秫米并用,俾胃气调和顺适,不失下行之常,是以能令人瞑目安睡。

4.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脾胃受损则痰湿内生,痰邪留于经络,经络不通,阳不入阴,则失眠。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述:“或痰饮格于中焦,痰据于阴,令人不寐。”《温病条辨》下焦篇注按:“不寐之因甚多,有痰饮扰心者。”王绍隆《医灯续焰·不寐》述:“痰饮停中,烦惑不合目者,宜《内经》半夏汤、导痰汤之类。”而且方中主要药物半夏能化痰,因而该方具有化痰安神作用。

5.《素问·逆调论》言:“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不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并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李中梓注释:“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胃气逆上,则卫气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张琦《素问释义》述:“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类证治裁·不寐》指出:“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半夏与秫米合用,一温一凉,相辅相行,黏滑滋燥和胃,胃气以降为顺,脾胃为升降枢纽,斡旋之州,胃气降则脾气升,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痰湿得祛,则上下阴阳和也。正如原文曰:“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提到:“半夏秫米汤原甚效验,诚以胃居中焦,胃中之气化若能息息下行,上焦之气化皆可因之下行。半夏善于降胃,秫米善于和胃,半夏与秫米并用,俾胃气调和顺适,不失下行之常,是以能令人瞑目安睡。”

【方解】本方用于湿痰内盛、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失眠症,有祛痰和胃,化浊宁神之功。方中半夏交阴阳,燥脾湿,顺脾性以益脾和中;秫米甘温入脾,益中和胃,顾护中气,遏制半夏毒性。两药相合,同奏调中焦,和阴阳之功。中焦和,则“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灵枢·营卫生会》)

据《内经》述,本方服用,“新发病者,覆杯则卧,汗出血愈”,“久病者,三次饮服而愈”,可见疗效迅捷。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情志病、慢性胃炎、带状疱疹后遗痛等证属湿痰内阻的病症。

【按语】
中焦者,阴阳交通之道路也。客邪犯胃,痰湿中阻,妨碍阴阳交通之机,阳不入阴,阳盛而阴虚,故目不瞑。半夏辛温,足太阴阳明药也,利窍和胃而通阴阳,为除湿化痰,开郁止呕之圣药,故用以为君;秫米味甘性微寒,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养肺阴而益脾胃,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一辛温而燥,一甘寒而润,二者相须相成,以为和胃宁神,交通阴阳之用耳。

640

  半夏,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半夏一药,生当夏半,即夏至前后,取类比象,为大自然阴阳交会之期,有引浮越卫阳入阴的独特功效,用于阳不交阴之不寐,尤为中肯。此外,半夏辛散之性有助于利窍而接引阳气,服药汗出后,使阳气出入之道更加顺畅。

清代邹澍《本经疏证》所云:“半夏味辛气平,体滑性燥,故其为用,辛取其开结,平取其止逆,滑取其入阴,燥取其助阳。而生于阳长之会,成于阴生之交,故其为功,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

 

 

李时珍云:“半夏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

640-2清代吴鞠通临证治失眠半夏每重用一至二两,其效颇显。黄仕沛在《经方亦步亦趋录》中指出,吴鞠通用半夏汤特色,一以“胃不和”为依归,二要重剂,常重用45 g,甚至60 g,三要坚持用药。现代临床医家也倡用大剂量30~90 g,至于炮制品种,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均有选用,认为量大是本方获效关键,非量大力专而不为功。若视半夏有小毒,望而生畏,以常规用量投之,往往功效不著。半夏或先煎2 h,或配伍生姜,并无不良反应。观原方所用半夏剂量为五合,折合成现代剂量约60 g,也属于大剂量使用。

方中半夏,笔者倡用生品。观原方所用为“治半夏”。朱鹏举认为“治半夏”乃“冶半夏”之形误,即将半夏弄碎入药,与今天所用生半夏并无二致。况《伤寒论》方中半夏只言一“洗”字,也是生品。名医姜春华曾指出:“生半夏固然有毒,但一经煎煮,则生者已熟,毒性大减,何毒之有?半夏生用,非但无毒且药性混全,力大效速。”当代不少医者亦善用生半夏疗疾,取得满意效果,无不良反应。因此,方中半夏可以生品大剂量使用,只要用法得当,不会中毒。

640-1

  秫米,指高粱米。高粱米性温味甘涩,能补中益气、和胃安眠,对脾胃虚弱,或胃失安和引起的夜寐不安,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症效佳。640-3

原方中秫米一升,折合现代剂量约合120 g。秫米甘凉益阴,通利大肠。《灵枢·五味篇》谓:“如脾病宜食秫米饭……故秫米即能和胃安神,又能健运脾阳。”《名医别录》曰:“治胃不和,夜不得眠。”《温病条辨》曰:“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气之不及。”

秫米为何物?

  张锡纯谓秫米是高粱米。高粱的茎秆可榨汁熬糖,农民叫它“甜秫秸”。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秫乃粟之黏者也,其苗高丈许,有节如芦,茎中有瓤,类通脱木而小白,叶长一二尺,实生茎端作穗。”
清•程瑶田:即古之稷,其黏者为秫。

张景岳《类经》:“糯,小米也。即黍米之类,而粒小如黍,可以作酒,北人呼为小黄米。其性味甘黏微凉,能营养补阴。”

《本草纲目》:“秫字篆文,象其禾体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本草》均将秫解释为黏高粱。现在山东、河北等地,对高粱仍以秫相称,高粱杆称“秫秸”。

《中华本草》谓高粱“健脾止泻,化痰安神。”现代临床医家多用高粱米。因此,秫米可视为高粱。

640-4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方中秫米可用薏苡仁代替,他认为:“半夏逐痰饮而和胃,薏苡仁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金之不及而渗其饮,饮退则胃和,寐可立至。”李红艳等研究表明,薏苡仁传统煎煮法制备样品具有镇静作用,作用大小与剂量呈正相关。故现代临床医生常因药房不备高粱米,而遵吴鞠通意以大剂量薏苡仁代替,一般用量为30~60 g。

现代有用小黄米,糯米,也有效。

640-1

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半夏秫米汤能够应用的范围很广,包括不寐、郁证等各类情志问题引起的疾病,但见苔白腻者均可。因其药简力专,无须过多考虑不良反应,对于不寐有养心安神、重镇安神、解郁安神等等诸多用法,但遇上苔白厚腻者,很多时候便多一份思虑,养心、重镇一类药物好像都不是完全匹配的,这时候半夏秫米汤在其中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治疗不寐患者,兼夹消化道症状如嗳气、反酸、胃胀等表现,见苔白腻者均可用此方。既然原文记载半夏一钱,秫米五钱(半夏:秫米=1:5)那么我们临床使用可以遵照此比例,例如法半夏6g,秫米30g形成一个药对。

关于煎药法

煎服法对药物疗效有一定影响。原文记载本方用法为:“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内经知要·病能》云:“千里流水,取其流长源远,有疏通下达之义也。扬之万遍,令水珠盈溢,为甘澜水,可以调和阴阳。”苇薪炊之,张骥《内经方集释》云:“苇火徐炊,火不盛而势缓”,即小火久煎,目的是为了减轻半夏毒性。“令竭为一升半”,即浓缩药液,二则更利于药物作用的相互融合,增强交通阴阳作用。“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服药量少,以减轻脾胃负担。根据现代临床实际,本方水煎服,小火久煎,煎好药液后滤去药渣,再浓缩至一小杯饮用。

总结

综上所述,半夏秫米汤乃《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是治疗不寐证之祖方,尤其对重症失眠疗效佳,有调和营卫、通利中焦枢机、交通阴阳、引阳入阴作用,能够维持正常睡眠节律,但大剂量使用方有良效。方中半夏可用生品,用量在30~90 g。秫米可用大剂量薏苡仁代替,用量在30~60 g。为防半夏中毒,宜小火久煎或配伍生姜。

半夏秫米汤应用
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中条文:“温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
《吴鞠通医案》卷4载:“秀氏,23岁。产后不寐,脉弦,呛咳。与《灵枢》半夏汤。先用半夏一两不应,次服二两得熟寐,又减至一两仍不寐,又加至二两又得寐,于是竞用二两。服七八贴后,以《外台秘要》茯苓饮收功。”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胆腑病》中立千金流水汤治虚烦不得眠,方中除半夏秫米外,另增酸枣仁、生地、茯苓、炙远志、黄芩、生姜等。

贵州中医石恩骏经验:余治顽固失眠症,百方无效者,知其痰蕴胆腑,上扰元神,仿半夏秫米汤,用生半夏30克,薏苡仁120克,煎煮90分钟,服之常有良效。

治疗失眠的穴位,食疗,方药:

1.穴位

安眠穴 老失眠

 

2.食疗

宁心安神 90方益心安神茶

 3.方药:

朱砂安神丸 中药药象
天王补心丹 黄连阿胶汤
交泰丸 安神药对
甘麦大枣汤 安神药
酸枣仁汤(1) 酸枣仁汤(2)
天王补心丹视频欣赏: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视频欣赏:
交泰丸视频欣赏:
甘麦大枣汤视频欣赏:

酸枣仁汤视频欣赏:

附黄帝内经十三方

《内经》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但其中的“ 小金丹” 一方,后世争议颇大。这十三方方药虽少,但它是我国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早期记载,而且其中某些方药,仍为现今临床所运用。

1.汤液醪醴(láo lǐ)(五脏滋养生阳气)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纯正完备;春种深秋收割,尽得秋金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作为最佳的原料,稻薪作为最好的燃料。

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药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直接从《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

2 . 生铁洛饮 (治怒狂镇心神)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洛,与“落”通用,生铁落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气疾,丹波元简云:“凡狂易癫眩,惊悸痫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生铁落,其气重而寒,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镇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

生铁落治怒狂有良效,现临床亦常用。由于怒狂多由恼怒伤肝,肝气不得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疗多佐以化痰开窍之品。

3.左角发酒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手足少阴、太阴和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上于额角。若邪气侵犯,五络闭塞不通,因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全身血脉皆在搏动。可剃其左角之发,约一方寸,烧制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饮,则灌之。

李时珍说:“发为血之余”,故发亦名血余。性味苦涩微温,能治血病,为止血消瘀之良药。功能消瘀利窍,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温热,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血脉,通达表里。所以本方具有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等作用。五络通,气血行,阴阳调,则神志清。因血余功能止血消瘀,现常用作止血药,治疗吐血,衄血、血淋、崩漏等证。

4.泽泻饮(治风湿病)

《素问•病能论》说:“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酒风,即《素问•风论》所说的漏风病。主要症状是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这是因为患者素常嗜酒生湿伤脾,湿郁生热所致。湿热伤筋,以致筋脉弛纵,身体懈堕倦怠无力;湿热郁蒸,则汗出如浴,汗多则卫气虚而恶风;热甚火壮,“壮大食气”,故气衰而少气。治疗用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三药混合研末每次三指撮,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下。

泽泻淡渗,能利水道,清湿热。白术苦温,能燥湿止汗。麋衔又名薇衔、鹿衔,为治风湿病药。本方对湿热内蕴,汗出恶风,筋缓身重体倦,有一定的疗效。本方在服法方面,提出了“为后饭”,这是我国对服药时间的最早记载。

 

5.鸡矢醴(jī shǐ lǐ)(治小儿消化不良之腹胀)

《素问•腹中论》说:“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矢,同屎。《本草纲目》说:“(鸡)屎白,气味微寒,无毒。”鼓胀生于湿热,亦有因积滞而形成的。鸡屎能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故治鼓胀有特效。但若属于虚证之鼓胀病,则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张介宾说:“鸡矢……攻伐实邪之剂也,……凡鼓胀由于停积及湿热有余者,皆宜用之。若脾胃虚寒发胀及中气虚满等证,最所忌也,误服则死。”

鸡矢醴的制作及服用法,《本草纲目》引何大英云:“用腊月干鸡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此方民间现仍常用以治小儿消化不良之腹胀有佳效。用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研末或作丸剂,温开水送服。又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一两,米酒三碗,煎数沸,去滓,过滤,澄清,空腹服,一日二次。

6.乌鲗骨藘茹丸

《问·腹中论》说:“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不来的病证。其成因,可由少年时有所大脱血,如吐、衄、崩、漏,失血过多,或因醉后行房,阴精尽泄,精血两伤,气亦耗散。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肺主气。血亡精竭气耗,则肝、肾、肺三脏俱伤,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于上,则见胸胁胀满,甚则妨碍饮食,常闻到腥臊气味及鼻流清涕等症状,由于血不归经则唾血,气不荣于身则四肢清冷,气血两虚则头目眩晕,气血逆乱则时常大小便出血。治疗可用乌鲗骨四分,藘茹一分,二药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饭前服五丸,鲍鱼汤送下,取其通利肠中和补益肝脏。

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气味咸温下行,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枯经闭。藘茹,即茜草。气味甘寒,能止血治崩,又能和血通经。麻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阳萎不举及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鲍鱼,气味辛温,能通血脉益阴气,煮汁服之能同诸药通女子血闭。故本方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能治血枯精亏诸证。

7.兰草汤

《素问·奇病论》说:“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瘅,是热病。脾瘅,即脾胃湿热证。它主要的症状就是口中时有甜味,舌苔腻。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过,助热生湿,脾气滞而不能输布津液,上溢于口,而见口甘之症。治用一味兰草,煎汁内服,可以清化湿热,消胀除满。

兰草,即佩兰。气味辛平芳香,能醒脾化湿,清暑辟浊。临床用佩兰一两,煎汤代茶,治口甜苔腻,久久不除者有良效。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说:“兰草一两,用水三盏,煎一盏半,温服无时。”

8.豕(shǐ)膏 (猪油膏治毒热)

《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豕膏,即猪脂,欲名猪油。嗌,即咽喉处,为肺气出入之道路。痈发于嗌,影响呼吸,病势凶猛,故叫猛疽。如发于腋下,坚硬红肿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从其所生部位及症状辨证,皆属肺经积热,毒火入侵而成。

猪脂,气味甘,微寒,无毒,用以泄肺经之积热。《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说:“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药,主诸疮。”此痈疽属毒热,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强解热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后世用猪脂做膏药,即从此方演变而来的。

9. 菱翘饮

《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

败疵,亦称胁痈。李杲说:“胁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疮。”治用锉、翘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并以蒸气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

菱,菱角,翘,即连翘。菱角根能清热发汗;连翘根能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说:“连翘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又说:“主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

此方提出的“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对后世辅助疗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仲景用桂枝汤的“温覆”,用防已黄芪汤的“坐被上,以被绕腰下”,用甘草麻黄汤的“慎风寒”等,可见其理法皆来自《内经》。

10.半夏秫shú米汤(调和阴阳)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如厥逆之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汤一剂,以除其厥逆之邪,阴阳通调,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汤是用长流水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一升,和炮制过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继煎至汤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发生药效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药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愈了。

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流水千里,扬之万遍(《金匮要略》称为“甘澜水”),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

11.马膏膏法(通经络调气血)

《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 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经筋分手足三阴三阳,合称十二经筋。这里举足阳明之筋,感受寒邪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例。寒主收引,热则纵缓。阳明之筋受病,或转筋,或急引,或僻,或目不合,都是外邪入侵,经筋收引和缓纵所致。所以表现为一侧拘急,一侧缓纵的僻、目不合等症状。由于经筋不与内在的脏腑直接相连,而布于体表,同时其受寒必因气血之虚,因此,治疗的原则是补虚劫寒,壮阳除阴,通络和肌表,调和气血。“急者缓之”,甘以缓急,故用马膏之甘平,以缓其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故用马膏热熨,桑炭火烤以劫寒。再噉 炙肉以补其虚。壮阳除阴,调和气血,通经络,和肌表,故用白酒、官桂和烧针劫刺。同时,用桑钩牵引,以正其僻。

正如张介宾说:“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缓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噉 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虽不善饮,亦自强者。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处,则病自已矣。”

12.寒痹熨法(治寒痹)

《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棉絮,複布为複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尺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寒邪入侵经络血脉之中,久留不去,以致血脉不行,凝滞而痛。病情严重者,影响营卫运行,致成麻木不仁的寒痹证。导致寒邪的侵袭,乃是命火不足,心血虚损,肝筋失养的缘故。因此,寒痹的治法,必以补命门真火,益肝心血源,通行经络,调和营卫为原则。本方用棉布浸药酒熨贴以治寒痹,是最早的一种外治方法。方中药物,酒性热而悍急,有通行十二经循行肌肤之力。蜀椒赋纯阳之性,为交通心肾的主药;干姜健胃培土,化生血气;桂心引火归源,温养肝筋。三味又得酒力及炭火的热力,装入夹袋中,在针剌前后,熨贴患处,久久施行(三十遍),则营卫通,汗液出,寒痹自能痊愈。此方虽然制作较繁,然其理法,颇有深意。

13. 小金丹(益气养生)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

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

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本方的炼制方法,是将辰砂、雄黄、雌黄、紫多(金箔),放入乳钵中研细,倾入磁罐中,外用盐泥封好。

另在空地上挖一个坑,约尺许,将罐置于坑内,封以薄土,筑实。

另用桑柴或桑炭,烧其地面,烧七天,至第八日,候冷,把罐取出,将药刮出,入于另一罐,再埋于地下,以消除火热之气,埋七天,再取出,将药倾入钵中,研细,炼蜜为丸,如桐子大。

服法:每晨当太阳初出时,面向东方,吸一口气,用冷水和气送下一丸,共服十粒。可免受疫疠的传染。

本方的服食,是采用道家的益气养生法。

方中四味药物,特别是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疫常用的药物。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中医常用药图表

2023-8-29 22:16:08

医易和

医易和草本抑菌粉

2023-9-7 13:36: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