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表格总结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綜合病的部位、性質、病機、病勢,加以分析歸納,別為某經病證,作為辨證施治的依據。此乃張仲景論治傷寒的主要方法,也是臨床反覆實踐,行之有效的經驗總結。凡抵抗力強盛、病勢亢奮的,為三陽證;抗病力減弱,病勢虛衰的,為三陰證。

太陽病

  • 太陽主表,為諸經的藩籬,外邪侵襲,大多由此而入。太陽病的主要脈證是脈浮,頭項強痛痛和惡寒。
  • 不論何種病邪,病程長短,見如此脈證者,就可指為太陽病。
  • 三陽證均有頭發熱,主要鑒別是:太陽頭痛頭痛以後枕部為甚,下連項部,強痛不舒,發熱惡寒。陽明頭痛前額部為主,只發熱而不惡寒。少陽頭痛額角為甚,並有往來寒熱等證。臨床上,太陽病表現有傷寒、中風、溫病的區別。太陽傷寒
  • 診斷依據
  • 具有太陽病主要脈證,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然汗而喘,脈浮緊。
  • 鑒別診斷
    傷寒無汗,有九證,應當鑒別。
  • 太陽傷寒,無汗,發熱惡寒,身痛,脈浮緊,用麻黃湯。
  • 太陽中風,脈浮緊,無汗,煩譟,用大青龍湯。
  • 陽明病,頭痛、鼻乾、脈浮、無汗而喘,用麻黃湯。
    [此皆寒邪在表的無汗,治當發表。]
  • 陽明病,無汗,身心發黃,用茵陳梔子湯。
  • 陽明病,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用白虎湯。
    [此皆寒邪在裡的無汗,治當清裡。]
  • 結胸證,但頭汗出,用大陷胸湯;但頭汗出,身發黃者,用茵陳蒿湯;心中懊?,但頭汗出,用梔子豉湯。
    [此皆水飲內停的身無汗,僅見頭部汗出。]
  • 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身必癢者,此陽虛外邪不能作汗外解,治法當扶元解表。
a9cc59a04cc44aeba2d4ab1ba397311a-1
  • 太陽中風
  • 即傷風,與雜病中猝然倒地的中風不同。
  • 診斷依據
  • 具有太陽病主要脈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
  • 鑒別診斷
    傷寒是寒邪束表,衛陽被鬱;中風是風邪襲人,衛強營弱,兩證病機不同。太陽傷寒太陽中風惡寒重輕發熱或有或無翕翕發熱汗出無有脈象浮緊浮緩太陽病腑證太陽病經邪不解而內傳膀胱,即為太陽病腑證。由於傷邪有傳入氣分和血分的不同,故分蓄水和蓄血二證。太陽蓄水太陽蓄血病機膀胱之氣,不能化水太陽隨經,瘀血在裡症狀小便不利自利口渴消渴飲水或水入即吐不渴小腹微滿急結或硬滿神志清楚如狂或發狂其他發熱惡寒汗水身體發黃或表證未解脈象浮或浮數沉澀或沉結

陽明病

  • 陽明病是外感病陽亢邪熱熾盛的極期階段,其性質屬裡熱實證。陽明病經證
  • 診斷依據
  • 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或面赤,心煩,氣粗,譫語遺尿,昏睡等。
  • 太陽無汗而渴,忌白虎;陽明有汗而渴,忌五苓。陽明病腑證陽明腑證是邪熱傳裡與腸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內結的證候,病情較經證為重,往往是經證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如陽明熱盛,汗出過多,或誤用發汗,使津液外泄,於是腸中乾燥,裡熱更盛,而致燥屎阻滯,則成陽明腑實證。陽明經證陽明腑證發熱大熱日晡潮熱汗出大汗手足翕然汗出口渴大渴(-)臍腹無脹滿腹滿疼痛,拒按燥屎(-)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脈象洪大沉遲而實或滑數舌苔舌紅苔黃舌邊尖起刺,焦黑燥裂

少陽病

  • 少陽病是病邪已離太陽之表,而又未入陽明之經,處於表裡之間的半表半裡熱證。少陽病的主要脈證,以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少陽主證少陽位居半表半裡,與太陽表證及陽明裡證完全不同。往來寒熱是主要特徵之一。診斷依據
    除口苦、咽乾、目眩提綱證外,還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少陽兼證兼證以兼太陽和兼陽明為多見。診斷依據具少陽主證外,如復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心下支結,微嘔是兼太陽表不解證。復見腹滿痛,鬱鬱微煩,心下急,大便不通等為兼陽明裡實證。

三 陽 證 比 較

三陽分類證狀脈象舌苔鑒別要點
太陽病經證表虛
(中風)
發熱惡風,頭痛,項強汗出。浮緩薄白有汗脈緩
表實
(傷寒)
發熱(或未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疼,骨節煩疼,嘔逆。浮緊薄白無汗脈緊
表熱
(溫病)
發熱不惡寒,或微惡寒,頭痛口渴。浮數薄白或淡黃質紅寒少
口渴脈數
腑證蓄水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欲飲,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浮數白滑小便不利
蓄血頭痛發熱,其人如狂或發狂,少腹急結,小便自利。沉澀有力舌有紫點少腹急結、小便自利
陽明病經證身大熱,汗大出,口渴引飲,不惡寒反惡熱。洪大浮滑舌赤苔黃無燥屎內結證
腑證日哺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腹滿痛拒按,大便秘結。沉實滑數黃燥或有焦刺有燥屎內結證
少陽病口苦咽乾,目弦,往來寒熱,胸 苦滿,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食。白滑或淡黃有半表半裡證

太陰病

  • 太陰病主要表現為脾虛濕盛的證候。太陰屬脾,陽明屬胃,互為表裡。太陰病的發生,可由三陽治療失當, 損傷脾陽而起;也可由於風寒之邪直接侵犯而起病。主要證候為腹滿而吐,食不下, 自利,時腹自痛,脈緩弱。診斷依據
    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自痛,脈緩弱。 太陰病腹滿痛陽明病腹滿痛原因虛寒實熱燥屎內結疼痛程度腹滿痛時減,喜按或得溫而減腹滿痛必甚,且痛必拒按口渴多自利口不渴,縱然見渴,只喜熱飲,且飲不多-

少陰病

  • 少陰病為傷寒六經病變發展過程中最為危險的階段,其性質屬全身性虛寒證。少陰包括心腎二臟,為人身之根本,心腎機能衰減,抗病力量薄弱,則為少陰之病。少陰一經,兼水火二氣,寒熱雜居,其為病表現不一,如病偏於寒,則證類太陰,並偏於熱,則證類太陽。少陰病寒化證此為較多見之證候,主要是因陽氣不足,病邪內入,從陰化寒,呈現出全身性虛寒證象。診斷依據
    無熱惡寒,脈細微,但欲寐,或厥冷,下利而渴;或身橍動,振振欲擗地,心下悸等。重者可見下利,厥逆,面部潮紅,譟擾不安等。少陰病熱化證主要為陰虛陽亢所致證候,與寒化證陰盛隔陽迥然不同。診斷依據心煩不得臥,口燥咽乾,舌尖紅赤,脈細數。下利,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的為水熱互結;下利,胸滿,心煩為陰虛火浮證。

厥陰病

  • 厥陰病屬於寒熱錯雜證,見於傷寒的較後階段。由於厥陰是三陰之盡,又是陰盡陽生 之臟,故病情演變多趨極端,不是極寒就是極熱。因此厥陰證候特點,為陰陽偏盛偏衰,寒熱錯雜混同出現。上熱下寒證膈上有熱,腸中有寒的證候。診斷依據
    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饑而欲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陰厥逆證陰寒內盛,陽氣衰微的證候。診斷依據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熱而惡寒,小便利,脈微欲厥。

三 陰 證 比 較

三陰
分類
證狀脈象舌苔鑒別要點


虛寒證惡寒身踡,口中和,下利清穀,手足厥冷,欲寐。沉微細白滑肢厥脈微
虛熱證心煩不寐,口躁咽痛,胸滿下利,一身手足盡熱,或腹脹便秘。細數紅絳心煩不寐,一身手足盡熱
太陰病身無熱,手足溫,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痛,口不渴。濡弱或沉白滑膩有寒濕證
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上熱證),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寒證)。弦數或弦緊淡黃有寒熱錯雜或厥熱勝復證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阳化气,阴成形
左者,肝也
右者,肺也
是故肝肺者,阴阳之道路交通也
水也者,肾
火也者,心
是故心肾者,阴阳之征兆也
肝者木 肺者金
血为坎 乃使金木流畅
是故血者,肝肺之交通道路也
肝肺通则阴阳通
肝肺通则须血亦通
血俯逐淤汤之类属,乃使血通。
此乃清任之立论立极
血通而使肝肺通。
是则阴阳通而万病和也
心火弱。则上浮
心火实。则下降
气旺则可引携心火降
气弱则虚浮而至心火飘
故有气虚而至虚热之症
是则有东桓立补中益气以为法
附子之本乃是壮心火
心火下降入肾,方为元阳之火
附子之火而不入肾
是乃阴阳之交通不通
是故要先疏交通以为通

肝肺者,阴阳之交通也,
血者,肝肺之交通也
疏肝理气 活血化淤
二陈除痰 逍遥解郁
皆在交通上打算。
肾水上达入心方为元阴之水
肾水旺则升藏自然 注:藏:藏精
肾水弱则升力弱而伏沉
肾水之升须有血之提携


心易医论补
心火居上兮,曲以降
肾水处下兮,折以升
心火经三阳而降兮,分两路。
心火化阴兮是为一
心火降中兮是为二
肾水经三阴而升兮,有双途。
肾水化阳兮是其一
肾水升中兮为其二
心降肾升汇错于园中兮而为之易
易者逆旋兮,而出日月
日兮日兮,心火为根
月兮月兮,肾水为基
日以肾为宅兮而为元阳
月以心为屋兮而作元阴
元阳温煦肾水兮,而不寒
元阴润泽心火兮,而不热
溺尿清轻兮,提肾水利三阴以助阳,
肛便浊浊兮,降心火通三阳以解阴。
毅之惶惶兮,举阴阳之大要而知者识
心易医论补心火居上兮,曲以降
降兮降兮,分两路
心火化阴兮是为一
心火降中兮此为二
肾水处下兮,折以升
升兮升兮,有双途
肾水化阳兮是其一
肾水升中兮是其二
降中升中交错合于圆心兮,而为之易
易者逆旋兮,而出日月
日兮日兮,心火为根
月兮月兮,肾水为基
日以肾为宅兮而为元阳
月以心为屋兮而作元阴
元阳温煦肾水兮,而不寒
元阴润泽心火兮,而不热

溺尿清轻兮,提肾水利三阴以助阳,
肛便浊浊兮,降心火通三阳以解阴。
毅之惶惶兮,举阴阳之大要而知者识。

1 赭石配人参,纳气归肾平喘逆
 张氏治疗虚实喘逆迫促、痰涎壅盛之证,常以赭石配伍人参,如参赭镇逆汤。认为赭石能镇逆气,且其饶有重坠之力,于气分实分毫无损,况气虚者又佐以人参,尤为万全之策也。赭石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从而挽回将脱之元气。方中参赭并用,能导引肺气归肾,诚为最佳配伍,对虚证喘逆之症,可放胆用之,确有殊功。二者亦可用治吐衄症,凡吐衄症因于气虚者,或吐衄症导致气虚者,皆可用之。但赭石用量必须大于人参,以防人参之助气血上奔复作,或加重吐衄。


  2 赭石配怀牛膝,引血下行降胃冲
  张氏认为中风证的病机为肝气、胃气、冲气上逆,气血逆乱所致。治疗宜急则治其标,以降胃镇冲平肝。临证常重用生赭石与怀牛膝同用而收功。认为“牛膝善引上部之血下行,为治脑充血证无上之妙品”,同时称赭石为“救颠扶危之大药”,“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故张氏所创制的名方建瓴汤,镇肝熄风汤均力倡以生赭石与怀牛膝为主,二者相得益彰,力专功擅,服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则脑充血证自愈,并强调“愚生平治此等证必此二药并用,而又皆重用也”。


  3 赭石配半夏,降逆和胃止吐衄
  张氏认为吐血、衄血之病机多因胃气不降所致,故镇冲气、降胃气为治吐衄症之大法,指出“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若也,故愚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代赭石”。治本症张氏亦善于重用半夏,认为“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降阳明胃气之逆者,莫半夏若也,二者并用,赭石、半夏以镇冲气,使之安其故宅”。张氏治疗吐衄症,多用此二味合用,镇冲降胃止血为主,再细审胃气不降之所以然,随证制宜,相继制定治疗吐衄的众多名方,如因热而故致吐衄症的寒降汤,因寒而致吐衄症的温降汤,因郁而致吐衄症的秘红丹,因吐血过多,气分虚甚之保元寒降汤等,无不随手奏效。


  4 赭石配茵陈,镇舒并用顺肝性
  张氏首创治疗类中风的名方镇肝熄风汤,方中重用赭石,虽能挽急重证于危难之际,全活甚众,然亦有初服药而转觉气血上攻使病情加剧者,或有服之,周身大热,汗出如洗。张氏反复揣摩,恍悟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喜条达而恶抑郁,用药强制之,是激动其所寄之相火,而起反动力也,故使病情加重,而于方中加入茵陈二钱,“服后即安然矣。”
  赭石虽具镇肝降胃降冲之特长,然其质重下达,镇降猛烈,于肝性不利,而配以茵陈,则能制赭石遏肝之弊,认为茵陈秉少阳初生之气,凉而能散,既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最能顺肝木之性,善升肝气而不至过于升提,是将顺肝木之性使之柔和,不至起反动力。二者配伍,既镇肝降胃降冲,又能柔顺肝性,顾及肝之特性,因势利导,确有独到之处。


  5 赭石配枣仁,养血安神疗不寐
  张氏认为不寐的病因为肝脏血虚,火升魂不能藏,即阳气浮越所致。而阳气浮越,实因脏腑之气化有升无降也,且不寐多伴有大便燥结不通,即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所创安魂汤中即重用赭石以降胃镇肝,且通大便燥结,以其色赤质重,能入心中,引心阳下降,使之归藏于阴以成寐;配以酸枣仁、龙眼肉养肝血。如此调养肝胃,自能安睡,若再配以龙骨、牡蛎诸收敛镇潜之品,其效更佳。


  6 赭石配甘遂,降逆止呕开燥结
  张氏治疗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燥结过甚之肠结证,认为其病机为胃气、冲气皆上逆不降所致,是为急症。所拟赭遂攻结汤,方中以甘遂辛窜之性,最善行水,能引胃中之水直达燥结之处;而后朴硝因水气流通,乃得施其软坚之力;甘遂力甚猛悍,以攻决为用,毒副作用较大,服后常致吐泻交作,故以赭石之镇逆,协力下行,服后不至作呕吐也。张氏指出:“愚用此方救人多矣,即食结中脘、下脘亦未有不随手奏效者。”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临床常用的通络十三法

2022-1-20 17:08:37

医易和

用好这些中成药,难病、怪病、杂病都能治

2022-1-20 17:15: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