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 养老有保障 服务新标准 民政部发布《老年人居家康复服务规范》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缓解一些人存在的“养老焦虑”,保障老有所养,离不开康复服务的发展。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推荐性行业标准《老年人居家康复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服务机构、人员、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在此,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把《规范》的重点内容介绍如下:

根据《规范》,老年人居家康复服务,是指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务机构入户帮助居家老年人恢复或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非医疗活动。服务机构应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与服务内容相适应的资质,建立健全居家康复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应配备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应配备居家康复服务所需的康复辅助设备及用品。应将服务标准与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内容真实准确。应建立突发状况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并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开展突发状况应急演练。

服务人员应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具有相关从业经历。应经过培训,熟练掌握老年人康复服务技能,熟练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并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户服务时应着工作服,佩戴工牌,注意个人卫生清洁。与老年人交流时宜使用普通话或本地通用语言,语速、语调适当。服务过程中应热情友好,注意保护老年人隐私。

根据《规范》,服务内容包括功能维持与提升、心理康复、康复辅助器具使用、康复知识普及、咨询转介服务等。服务机构应及时接受老年人或其监护人的咨询和预订,开展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并与老年人或其监护人签订服务合同。《规范》要求,服务机构应根据合同确定的服务内容,安排相关康复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服务人员要提前告知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到达时间,提醒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康复前的注意事项。服务人员要按照预约时间准时提供服务,入户前穿戴鞋套,主动问候老年人并出示工牌。

开展服务前,应详细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对老年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并记录。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按照康复服务方案准确提供康复服务,并做好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记录。服务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视情况停止服务,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对老年人的康复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老年人的阶段性康复情况,给出进一步康复建议或转介服务建议等。

签约服务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结束服务时,服务人员主动与老年人、服务机构或接任的服务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征求老年人意见。交接记录及老年人意见及时提交服务机构留存。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

医易和®,易医和®,医武和®,武医和®,易医流派®,易医医派®,信易医®,信易义®

2024-1-21 20:02:00

医养民宿医易和

医养融合之先天之本--肾

2024-3-5 16:48: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