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中医脉经
长脉
左寸脉长心火盛,心烦失眠并多梦。
左关脉长肝气逆,胸肋胀满带呃逆。
左尺脉长奔豚证,少腹攻冲常作痛。
右寸脉长满逆定,肃肺降气法宜用。
右关脉长土郁病,呃逆呕吐胃胀痛。
右尺脉长肾气强,根固柢深体健壮。
短脉
左寸脉短心气亏,心悸气短不得眠。
左关脉短肝气郁,胸肋满闷善太息。
左尺脉短小腹痛,月经淋漓是漏证。
右寸脉短肺气虚,咳嗽气短精神疲。
右关脉短胃气痞,胃脘满闷常嗳气。
右尺脉短真阳衰,精滑梦遗火不实。
洪脉
左寸脉洪心热盛,目赤口疮头痛证。
关洪邪热在肝经,烦躁易怒遍身疼。
左尺脉洪膀胱热,小便淋漓或尿血。
右寸脉洪因肺热,口燥咽干喘急烦。
关洪吐逆郁口渴,皆因胃热使其然。
右尺脉洪大便秘,腹满下血苦难言。
微脉
左寸脉微心内惊,心虚血少头又疼。
关微气少胸中满,四肢拘急恶寒生。
左尺脉微败血症,男子精伤女血崩。
右寸脉微上焦冷,寒痰不化在胸凝。
关微胃寒并气胀,脾虚难化腹痛增。
右尺脉微因脏冷,虚寒泄泻冷似水。
细脉
左寸脉细心血衰,健忘怔忡梦多惊。
关细肝经阴血伤,双目涩困并头晕。
左尺脉细肾阴虚,腰酸腿困或梦遗。
右寸脉细肺阴伤,潮热盗汗或音哑。
关细脾虚湿邪旺,肠鸣泄泻大便溏。
右尺脉细丹田冷,泄泻温补救之康。
濡脉
濡脉极软而浮,如绵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上浮沤。
左寸脉濡心血虚,自汗如珠常怔忡。
关濡气血不通畅,血不营筋身酸疼。
左尺脉濡男精少,夫人溺数淋漓重。
右寸脉濡体倦怠,憎寒发热肺气壅。
关濡脾弱难消化,纳呆腹胀或浮肿。
右尺脉濡下元冷,相火无力泄泻生。
弱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多为气血两亏,尤以阳气虚弱为主。
左寸脉弱阳气虚,心慌气短精神疲。
左关脉弱筋萎软,四肢拘急并恶寒。
左尺脉弱小便频,肾虚耳鸣腰脊痛。
右寸脉弱多恶寒,神疲气短懒开言。
右关脉弱是脾虚,便溏腹胀食不思。
右尺脉弱肾阳衰,阳痿遗精并早泄。
紧脉
左寸脉紧必项强,头痛目痛食寒伤。
左关脉紧腹肋痛,筋脉拘急是应症。
左尺脉紧腰膝痛,脐痛小便不能通。
右寸脉紧鼻塞壅,恶寒咳嗽身酸疼。
关紧腹痛并吐逆,若见滑紧是伤食。
右尺脉紧小腹痛,定是奔豚疝气病。
缓脉
主湿证,气血不足。
左寸脉缓心气虚,心悸气短项背拘。
左关脉缓多头晕,肝虚血少经不行。
左尺脉缓肾气虚,尿频腰困精神疲。
右寸脉缓气不足,背困肢麻皮不仁。
右关脉缓脾湿盛,头身重困不欲饮。
右尺脉缓下焦冷,肠鸣泄泻下肢肿。
弦脉
左寸脉弦主胸痛,头痛是因风邪侵。
左关弦沉肝气郁,胸肋疼痛善太息。
左尺脉弦小腹痛,弦大肾虚腰膝困。
右寸脉弦痰饮停,咳嗽痰喘胸满闷。
右关脉弦胃寒疼,纳呆脘闷嗳气频。
右尺脉弦是寒疝,散寒理气宜温通。
动脉
主阴阳气血不和,互相搏击的病症。
左寸脉动惊悸症,女逢动滑是妊娠。
左关脉动腹肋痛,四肢拘挛及惊恐。
左尺脉动主阴虚,男子失精女血崩。
右寸脉动火上越,痰喘烦热自汗出。
右关脉动多胃疼,泄泻下痢伴肠鸣。
右尺脉动主发热,阴虚火旺大便血。
促脉
多为阳热亢盛,气血淤结,痰食停滞,热毒斑疹,热肿疼痛。
左寸脉促心火炎,烦闷心悸不得眠。
左关脉促积血症,胁肋刺痛肝经病。
左尺脉促精滑病,雷龙之火灼灼燔。
右寸脉促肺金鸣,时时咳嗽皆痰涎。
右关脉促脾主饮,脘闷纳呆腹中鸣。
右尺脉促邪火炎,梦遗腰困肾阴亏。
结脉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多见于阳虚阴盛,气血痰食停滞。
左寸脉结心阳虚,痰阻气机心动悸。
左关脉结肝气郁,胁肋痛疼善太息。
左尺脉结萎躄疴,速宜温阳救之急。
右寸脉结肺气虚,寒气凝滞痰涎结。
右关脉结多食滞,胸脘痞满常嗳气。
右尺脉结阴寒邪,温阳益气起沉疴。
代脉
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
代主脏衰危侯知,怔忡气短并心悸。
或因中寒腹急痛,脾土败坏吐痢症。
跌仆损伤及惊恐,女脉逢此三月孕。
暴病见代多转吉,久病逢代促命期。
革脉
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浮大而弦,中空外坚如按鼓皮,浮取可见,重按则虚而无力。多见于虚劳亡血失精,妇女半产漏下,或气虚寒郁的腹痛疝瘕积聚症。
左寸脉革心虚痛,心悸自汗不喜动。
左关脉革肝瘕症,腹痛时作形不定。
左尺脉革主精衰,滑精早泄并腰困。
右寸脉革肺气壅,咳嗽气短胸不通。
右关脉革脾胃虚,中寒腹痛喜热医。
右尺脉革多损命,女主半产崩漏凶。
牢脉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唯沉取可见。
左寸脉牢伏梁病,心下攻冲常作痛。
关牢肝经气血滞,胁肋疼痛位不移。
左尺脉牢奔豚疾,妇女亦主血瘕症。
右寸脉牢息贲定,咳嗽气逆胸背痛。
右关脉牢定胃痛,阴寒积聚来作祟。
右尺脉若见牢形,疝瘕积聚疼痛甚。
散脉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涣散不收,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来少,如杨花散漫之象。
散主脏衰气血耗,元气散离临危兆。
临盆之妇亦见散,久病见散魂将断。
左寸脉散主心虚,怔忡恍惚神不依。
左关脉散主溢饮,左尺脉散雷火息。
右寸脉散肺气少,身体倦怠汗淋漓。
右关脉散水蛊疾,右尺脉散魂应离。
芤脉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中空外实,状如慈葱。一切大出血后不久出现,如果失血已久,脉多见虚细或细涩无力。
左寸脉芤血妄行,必然咳衄火上冲。
关芤肝经不藏血,妇女血崩无他说。
左尺脉芤必尿血,清热凉血是定法。
右寸脉芤胸积血,吐洪呕赤无差别。
右关脉芤胃出血,虚证实证宜鉴别。
右尺脉芤大便血,热伤阴络指下决。
伏脉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多为实邪内伏,阴阳郁结不通。
左寸若把伏脉逢,心神恍惚不安宫。
左关脉伏腰胁痛,寒气凝滞是病因。
左尺脉伏下焦冷,精虚疝瘕腹痛生。
右寸脉伏痰阻塞,胸闷气促冷气积。
右关脉伏胃脘痛,水谷停滞被寒凝。
右尺脉伏脐下冷,下焦寒凝腹必痛。
疾脉
脉来急速,六至以上,较数脉尤甚。疾脉主真阴衰竭,孤阳亢盛。
疾为阳极阴竭象,魂气脱落难升降。
伤寒见此发热极,痨瘵逢此生难忘。
暴病心悸神不宁,久病见疾多损命。
妇人脉
经水将来,气血冲盛:六脉弦,长滑,或者两关脉滑大。月经已来,气血和畅:细滑或缓滑。经后气收血出,其脉皆空:虚缓或细缓。不符则病。
月经先期
多见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故脉象可见滑数或细数。血热妄行,多滑数有力。阴血不足,虚火妄动,脉多细数,量不多,色鲜红无块,腰困,手足心发热,为虚热症。气虚不能摄血,多沉数或虚大无力,色淡量多,质稀薄,身倦食少,为气虚症。虚细脉主气阴不足的月经先期症。
月经后期
脉多沉细弦,细为血虚,弦本为寒,虚寒相搏,则月经错后而来。若偏于血虚为主,兼兼尺脉沉细而弱,如偏于血中寒郁者,兼见两尺脉沉弦涩。弦细珠气滞寒郁的月经错后症。
月经先后无定
多见弦涩,为气血不调。若肝郁不舒,冲任不和,多见左手脉时弦时短时结时浮。若肾气亏虚,冲任不足,兼见关尺脉沉虚弱。弦、细、涩、结脉主肾虚寒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症。
月经不断
气阴两虚:浮弦细短涩,尤以尺脉多见浮象。浮本气虚外越之形,弦细主阴血不足,短涩为阴液亏损,尺脉浮主真阴不足,阴不敛阳,阳气扰乱经宫,以致月经不断。血热妄行:弦滑长实,弦为肝气旺,滑主血热。气虚不摄:细弱,尺脉更是细小,细珠阴血虚,弱主阳气衰,细弱为阴不敛阳,阳不摄血,骨月经不断。劳伤过度致冲任不固:浮细小,尺脉虚大,尺脉虚大为冲任脉虚。浮细弱脉主气阴不足的月经不断症。
崩漏
阴虚络热:人迎脉滑大,右脉细滑数,尺脉虚大。气不摄血:右手寸关脉虚大,尺脉沉弱。阳虚不固:虚小或沉细迟,多见劳累后突然大出血。大出血,应立即固经止血。虚细脉主胞虚火旺的崩漏症。
闭经
妊娠脉:寸关滑数,两尺滑利,或两尺细长按之不绝。
闭经:两尺涩小或沉结。经闭而脉虚细涩。虚细主阴血亏损,涩主血脉不行,为阴血亏虚的闭经症。经闭而脉弦涩或弦结,弦为肝气郁滞,涩主经血凝滞,结为气滞血结,为情志不畅,气凝血结的闭经症。缓结脉主寒郁气结的闭经症。
带下脉
带下病若见两寸滑大,两关滑弦,两尺沉细,多有湿热下注。
白带:多因脾肺气虚,湿热下注所致,故脉多见右寸弦滑或虚大。若白带已久,带脉虚损,脉多见细小涩数的阴虚脉,若八脉失养,带脉虚寒不固,带下色白而清稀,脉多见细小迟。
黄带:多因脾中湿热下注所致,故脉多见右关缓滑大。若带下色黄,外阴瘙痒阳热亢盛者,右尺脉多见滑大有力。
赤带:多因心经火旺,血热妄行,湿热下注所致,故脉多见左寸弦长或滑大,弦长者为心肝经火盛,滑大主湿热下注。
青带: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故脉多见左关弦滑大。
黑带:多为肾阴亏损,虚火下炎,元阴不固所致,故脉多见两尺细滑。洪弦脉主湿热下注的黄白带症。缓结脉主肺脾气虚的白带症。
妊娠脉:育龄妇女月经一向正常,突然过时不来,脉见缓滑流利,两尺滑甚者,为阴血冲盛,是育胎的正常脉象。如脉见两手寸关滑象,尺脉浮而细小,亦主妊娠,为素体阴血不足,故尺脉细小,但此细小之脉按之不绝,需不养阴血,以保胎元。如见寸关脉滑,尺脉细长,亦主妊娠,为肝气过旺,须注意精伤情志调节。
不孕
两尺滑动于脉槽之外,属寒湿伤愈胞宫之不孕症,多见白带频下,腰困下肢浮肿等症状。两尺沉细短,为气血虚寒之不孕,多见月经错后,白带清稀,少妇冷痛等症。脉见左尺向下行,兼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经来腹痛,为子宫不正之不孕症。
妊娠恶阻
多因肝阴不足和胃气虚逆所致。脉见滑数,多为肝阴不足肝气火旺。脉见右关虚滑,必是胃气虚逆。弦滑脉主肝阴不足的恶阻症。
产后
产后腹痛:多见弦细沉紧致寒湿脉形。
产后浮肿:多见沉迟缓,应和血健脾,利湿消肿。
乳汁不足:弦涩味肝郁气滞,微细或细弱为气血虚弱。
四言脉诀
四言脉诀,始自汉张仲景平脉法,宋崔嘉彦衍之,明李时珍删补,及李中梓又补其缺略,删其差谬,复加注释,固已文简义赅矣,然犹有与经义不合者,今皆删去,其未备者补之。
1脉为血府,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注:经曰:脉者,血之府也。周身血脉运行,莫不由此贯通,故曰百体贯通也。《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寸口者,左右寸关尺,手太阴肺经动脉也,为脉之大要会也,故曰寸口脉动,大会朝宗也。
2诊人之脉,高骨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注:凡诊人之脉,令仰其手,视掌后有高骨隆起,即是关部脉也,医者覆手取之,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之上,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间,故命名曰关。
3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注:从高骨上至鱼际,长一寸,因此命名曰寸。从高骨下至尺泽长一尺,因此命名曰尺。寸部候上,故为阳也,尺部候下,故为阴也。
4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关肝膈胆,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注:右寸浮,候胸中,沉以候肺;左寸浮,候膻中,沉以候心;右关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左关浮候膈、胆,沉以候肝;两尺沉俱候肾,左尺浮候小肠、膀胱,右尺浮候大肠。膻中即包络也。五脏皆一,惟肾有二,故曰:两尺候两肾也。然《内经》言腑不及胆者,以寄于肝也,不及大小肠、膀胱者,以统于腹中也,不及三焦者,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以大小肠配于寸上,以三焦配于左尺,以命门配于右尺,其手厥阴包络,竟置而不言,悉属不经。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也,浮外候腑,沉内候脏之说,详于卷末。
5命门属肾,生气之源,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注:两肾之中,名曰命门,命门居两肾之中,故两尺属之,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为生气之源也,人若无两尺脉,则生气绝矣,病者必死,不能痊也。
6关脉一分,右食左风,右为气口,左为人迎。
注: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一寸九分寸关尺脉,三分分之。今曰关一分脉,乃关上之一分也。左关一分名人迎,肝胆脉也,肝胆主风,故人迎紧盛主乎伤风;右关一分名气口,脾胃脉也,脾胃主食,故气口紧盛主乎伤食。此创自叔和,试之于诊,每多不应,然为后世所宗,不得不姑存其说。观《内经》以足阳明胃经颈上之动脉为人迎,手太阴肺经高骨之动脉为气口,足知其谬矣。
7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竟下竟,左右推寻。
注:浮者,轻下指于皮脉间所得之脉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间所得之脉也;中者,不轻不重,下指于肌肉间所得之脉也。上者两寸也,竟者,即《内经》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者,两尺也,竟者,即《内经》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胫足中事也。左右者,左右手脉也,此七诊者,乃推寻取脉之法也,非谓《内经》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疾、独陷下,七诊之脉也。
8男左大顺,女右大宜,男尺恒虚,女尺恒实。
注:天道阳盛于左,地道阴盛于右,故男左女右,脉大为顺宜也。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阳在北,阴在南,阳道常饶,阴道常亏,故男寸恒实,尺恒虚,女寸恒虚,尺恒实也。
9又有三部,曰天地人,部各有三,九候名焉,额颊耳前,寸口歧锐,下足三阴,肝肾脾胃。
注:此遵《内经》三部九候,十二经中皆有动脉之诊法也。三部,谓上、中、下也,曰天、地、人,谓上中下三部有天地人之名也,部各有三,九候名焉,谓三部各有天地人,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之名也。额颊耳前,谓两额两颊耳前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以候头角者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人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以候口齿者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以候耳目者也。寸口歧锐谓寸口,歧骨,锐骨也。中部天,乃掌后经渠之次,寸口之动脉,手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肺者也。中部地,乃手大指次指歧骨合谷之动脉,手阳明脉气所行,以候胸中者也。中部人,乃掌后锐骨下神门之动脉,少阴脉气所行,以候心者也。下足三阴,谓五里、太溪、箕门,肝肾脾胃也。下部天,乃气冲下三寸五里之动脉,足厥阴脉气所行,以候肝者也。下部地,乃内踝后跟骨旁太溪之动脉,足少阴脉气所行,以候肾者也。下部人,乃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动脉,足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脾胃者也。
10寸口大会,五十合经,不满其动,无气必凶,更加疏数,止还不能,短死岁内,期定难生。
注:寸口动脉五十一止,合于经常不病之脉也。若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主四岁死。三十动一止,二脏无气,主三岁死。二十动一止,三脏无气,主二岁死。十动一止,四脏无气,主一岁死。不满十动一止,五脏无气。若更乍数乍疏,止而不能即还,则可期短死,一岁之内必难生也。
11五脏本脉,各有所管,心浮大散,肺浮涩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从容而和,脾中迟缓。
注:此言五脏各有所管之脉本,必皆不大不小,从容而和,始为五脏不病之脉也。
12四时平脉,缓而和匀,春弦夏洪,秋毛冬沉。
注:此言四时各有应见之平脉,必皆不疾不徐,缓而和匀,始为四时不病之脉也。
13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注:外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邪,脉必洪大紧数,弦长滑实而太过矣,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伤,脉必虚微细弱,短涩濡芤而不及矣。
14饮食劳倦,诊在右关,有力为实,无力虚看。
注:凡病外不因六气,内不因七情,为不内外因,内伤饮食、劳倦也,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故诊在右关,饮食伤形为有余,故右关脉有力,劳倦伤气为不足,故右关脉无力也,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经曰:诸阳脉按之不鼓,诸阴脉按之鼓甚,此之谓欤。
15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宁神,调息细审。
注:经曰: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又曰:诊脉有道,虚静为宝,言无思无虑,以虚静其心,为神凝于指下也,调息细审者,言医家调匀自己气息,精细审察也。
16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和平之则,五至无疴,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则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注:医者调匀气息,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脉来四至,乃和平之准则也。然何以五至无疴乎?人之气息,时长时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长;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长,名为太息。如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也。言脉必以四至为平,五至便为太过,惟正当太息之时,始曰无疴,此息之长,非脉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至于性急之人,五至为平脉,不拘太息之例,盖性急脉亦急也。若一息而脉三至,则为迟慢而不及矣,迟主冷病;若一息而脉遂六至,即为急数而太过矣,数主热病;若一息仅得二至,甚而一至,则转迟而转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则转数而转热矣(一至、二至、八至、九至,皆死脉也)。
17迟数既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忧怒,思悲恐惊。
注:浮脉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沉脉法地,候里之病,即内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气,风(风淫末疾)、寒(寒淫阴疾)、暑(暑淫心疾)、湿(湿淫腹疾)、燥(燥淫涸疾)、火(火淫阳疾)是也。内因者,人之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也。
18浮沉已辨,滑涩当明,涩为血滞,滑为气壅。
注:此上六脉为诸脉之提纲,以浮沉统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以迟数统诸三至六至之至数也,以滑涩统诸滑流涩滞之形状也。脉象虽多,然不属部位,则属至数,不属至数,则属形状,总不外此六脉,故为诸脉之提纲也。
19浮脉皮脉,沉脉筋骨,肌肉候中,部位统属。
注:皮脉取之而得者,谓之浮脉,筋骨取之而得者,谓之沉脉,此以上下部位而得名也。凡脉因部位而得名者,皆统乎浮沉,故曰部位统属也。心肺俱浮,以皮毛取之而得者,肺之浮也,以血脉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故曰浮脉皮脉。肝肾俱沉,以筋平取之而得者,肝之沉也,以至骨取之而得者,肾之沉也,故曰沉脉筋骨,肌肉在浮沉之间,故曰候中也。
20浮无力濡,沉无力弱,沉极力牢,浮极力革。
注:浮而无力谓之濡脉,沉而无力谓之弱脉,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21三部有力,其名曰实,三部无力,其名曰虚。
注:浮、中、沉三部俱有力,谓之实脉,浮、中、沉三部俱无力,谓之虚脉。
22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微脉可考。
注:浮、中、沉三部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脉。
23三部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散脉可察。
注:浮、中、沉三部极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谓之散脉。
24惟中无力,其名曰芤,推筋着骨,伏脉可求。
注:浮沉有力,中取无力,谓之芤脉,推筋着骨,按之始得,谓之伏脉。以上十脉,皆以部位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浮沉也。
25三至为迟,六至为数。
注: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三至,谓之迟脉,一息六至,谓之数脉,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也,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皆统乎迟数也。
26四至为缓,七至疾脉。
注: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27缓止曰结,数止曰促,凡此之诊,皆统至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至数不乖,代则难痊。
注:四至缓脉,时而一止,谓之结脉。六至数脉,时而一止,谓之促脉。结促之脉,动而中止,即能自还。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须臾复动,或十至,或二三十至一止,其至数不乖,谓之代脉,难痊。谓不满五十动而止,合经难痊之死脉也。以上五脉,皆以至数而得名者,故皆统于迟数也。
28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涩滞,涩脉可证。
注:形状如珠,滑溜不定,谓之滑脉。进退维艰,往来滞涩,谓之涩脉,此以脉之形状而得名也。凡脉以形状而得名者,皆统乎滑涩也。
29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
注:状类弓弦,细而端直,按之且劲,谓之弦脉。较弦则粗,按之且劲,左右弹指,谓之紧脉。
30来盛去衰,洪脉名显,大则宽阔,小则细减。
注:上应来指而盛,下去减力而衰,谓之洪脉。脉形粗大阔然,谓之大脉。脉形细减如丝,谓之小脉,即细脉也。
31如豆乱动,不移约约,长则迢迢,短则缩缩。
注:其形如豆乱动,约约动摇不移,谓之动脉。来去迢迢而长,谓之长脉。来去缩缩而短,谓之短脉。以上八脉皆以形状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滑涩也。
32浮阳主表,风淫六气,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表冷,浮缓风湿,浮濡伤暑,浮散虚极,浮洪阳盛,浮大阳实,浮细气少,浮涩血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弦风饮,浮滑风痰。
注:浮,阳脉,主表,风邪六气外因之病,皆从表入,故属之也。浮而有力,表实风病也,浮而无力,表虚风病也。迟,寒脉也,故曰表冷。缓,湿脉也,故曰风湿。濡,气虚脉也,气虚则伤暑,故曰浮濡伤暑也。散,气散脉也,气散则虚极,故曰浮散虚极也。浮洪阳盛脉,故曰阳盛也,浮大阳实脉也,故曰阳实也。细,气少脉,气少不充,故曰气少也。涩,血少脉,血少枯滞,故曰血虚也。数,热脉也,故曰风热。紧,寒脉也,故曰风寒。弦,饮脉也,故曰风饮。滑,痰脉也,故曰风痰。
33沉阴主里,七情气食,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极热,沉涩痹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注:沉,阴脉,主里。七情气食内因之病,皆由里生,故属之也。大,有余脉也,故曰里实。小,不足脉也,故曰里虚。迟,寒脉也,故曰里冷。缓,湿脉也,故曰里湿。紧,寒脉也,故曰冷痛。数,热脉也,故曰热极。涩,血滞脉,故曰痹气。滑,痰食脉,故曰痰食。伏,痛甚不得,吐泻脉也,故曰闭郁。弦,饮脉也,故曰饮疾。
34濡阳虚病,阴弱虚疾,微主诸虚,散为虚剧。
注:濡为阳分无力脉,故主诸阳虚之病,弱为阴分无力,故主诸阴虚之病,微为阴阳血气不足脉,故主诸虚,散为元气散之脉,故曰虚剧也。
35革伤精血,半产带崩,牢疝癥瘕,心腹寒冷。
注:革,内空之脉,故主界子亡血伤精之病,妇人半产崩带之疾。牢,内坚之脉,故主诸疝癥瘕,心腹寒冷疼痛之病也。
36虚主诸虚,实主诸实,芤主失血,随见可知。
注:虚为三部无力脉,故主诸虚。实为三部有力脉,故主诸实。芤为营空之脉,故主失血。然此三脉,皆随所见之部位,可知其上下内外之病也。
37迟寒主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虚寒。
注:迟,阴脉也,脏属阴,故主之,凡阴冷之病,皆属之也。有力为寒实作痛,无力为寒虚痛也。
38数热主腑,数细阴伤,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注:数,阳脉也,腑属阳,故主之,凡阳属之病皆属之也。数为阳盛,细为不足,故曰伤阴,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亦主疮,故曰虚疮。
39缓湿脾胃,坚大湿壅,促为阳郁,结则阴凝。
注:缓,脾胃脉,又主湿邪,故缓主湿邪,脾胃之邪。若搏指坚大,则为湿邪壅胀之病,促为阳盛而郁之脉,结为阴盛而凝之脉也。
40代则气乏,跌打闷绝,夺气痛疮,女胎三月。
注:代者,真气乏而求代之脉也,若不因跌打气闷,暴病夺气,痛疮伤气,女胎气阻者,而无故见之,则必死也。
41滑司痰病,关食主风,寸候吐逆,尺便血脓。
注:滑,阳脉,阳盛为痰,故司痰病。右关候胃,故主痰食,左关候肝,故主风痰。寸候上焦,故主吐逆。迟候下焦,故主便血脓也。
42涩虚湿痹,尺精血伤,寸汗津竭,关膈液亡。
注:涩,血少滞涩脉也,六脉见之则主荣虚,受湿痹之病。若两尺见之,则主伤精、伤血之病。两寸见之,则主汗多津伤之病。两关见之,则主膈噎、反胃、液亡结肠之病也。
43弦关主饮,木侮脾经,寸弦头痛,尺弦腹疼。
注:弦,阴脉,阴盛为饮,弦木脉,木旺侮土,土虚不能制湿,故饮病生焉。寸弦乘阴阳也,故主头痛,尺弦阴乘阴也,故主腹疼。
44紧主寒痛,洪是火伤,动主热痛,崩汗惊狂。
注:紧,寒实脉,故主寒痛。洪,热实脉,故主火伤。动为阴阳相搏之阳脉,故主诸阳,痛动主发热、主惊狂。阴动主汗出、血崩也。
45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细则气衰,大则病进。
注:长者气之畅也,故曰气治,短者气之缩也,故曰气病,小者正气衰也,大者邪病进也。
46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推。
注:病有阴阳,脉亦有阴阳,顺应则吉,逆见则凶,此以下至其死可测句,凡二十节,详分某病见某脉吉,某病见某脉凶也。
47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注:中风虚见虚脉,以浮迟为顺,若反见坚大急疾为逆,决无生理。
48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证见阴,命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
注:此节皆言伤寒之顺逆也,伤寒热病,传里属热,脉以浮洪,阳脉为吉,若见沉微涩小阴脉,是证与脉反,故凶。汗后邪解,便当脉静身凉,若躁而热,所谓汗后不为汗衰,名曰阴阳交,必难治矣。阳证而见沉、涩、细、微、弱、迟之阴脉,则脉与证反,命必危殆。阴证而见浮、大、数、动、洪、滑之阳脉,虽脉与证反,在他证忌之,独伤寒为阴邪还阳将解之证,病虽危困,无害于命也。
49劳倦伤脾,脉当虚弱,自汗脉躁,死不可却。
注:劳倦伤脾,脉当虚弱为顺也,若自汗出而脉反躁疾,则逆矣,安得不死。
50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代散则难。
注:疟为寒热之病,弦为少阳之脉,少阳主病,寒热往来。凡寒热之病,多属少阳半表半里之界,故疟脉自应得弦象也,迟多寒,数多热,理自然也,若得代、散二脉,邪尚未解,正气已衰,命则难生矣。
51泄泻下利,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注:泻痢里虚,宜见沉小滑弱之脉为顺,若反见实大浮数之脉,则身必发热而成恶候也。
52呕吐反胃,浮滑者昌,沉数细涩,结肠者亡。
注:呕吐反胃,脾虚有痰也。浮为虚,滑为痰,是为顺脉,故曰昌也。若沉数细涩,则为气少液枯,遂致结肠,粪如羊屎,死不可救矣。
53霍乱之候,脉代勿讶,舌卷囊缩,厥伏可嗟。
注:霍乱之脉,阳脉为佳,若见代脉,因一时清浊混乱,故脉不接续,非死候也,如脉伏不见,四肢厥逆,舌卷囊缩,为阴寒甚,则有可嗟之变也。
54嗽脉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注:嗽乃肺疾,脉浮为宜,兼见濡者,病将退也。若沉伏与紧,则相反而疾深矣,不死何待。
55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涩肢寒,切为逆证。
注:阳喘多实,风与痰耳,故以脉浮滑为顺。阴喘多虚,寒与虚也,故脉沉涩,四肢寒者,均为不治逆证。
56火热之证,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注:热证而得洪数乃正应也,若见微弱,证脉相反,根本脱离,药饵不可施矣。
57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
注:骨蒸者,肾水不足,壮火僭上,虚数二脉,是正象也,若涩小之脉,所谓发热脉静,不可救耳。
58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细数。
注:虚证宜见虚脉,若两关脉弦,谓之双弦,弦乃肝脉,右关见之,是肝木乘脾,故曰土败劳证之脉,若见细数,乃阴虚火盛,上刑肺金,便不可治。
59失血诸证,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堪忧。
注:芤有中空之象,失血者宜尔也,缓小亦为虚脉,顺而可喜,若数且大,谓之邪胜,故可忧也。
60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涩而微,速愈者稀。
注:蓄血者,有形之实证,见牢大之脉,脉证相宜,倘沉涩而微,是挟虚矣,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难施峻猛之剂,安望速愈也。
61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涩,应手堪惊。
注: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为下消,三消者皆躁热太过,惟见数大之脉,为吉耳。细微短涩,死不可救也。
62小便淋闭,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涩小知亡。
注:鼻头色黄,必患小便难,六脉实大者,但用攻病之剂,必愈。若逢涩小,为精气所化,死亡将及矣。
63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注:癫狂二证,皆以浮洪为吉,取其病尚浅也,若沉而急,病已入骨,虽有扁苍,莫之能救矣。
64痫宜浮缓,沉小急实,但弦无胃,必死不失。
注:痫本风痰,脉见浮缓,自应然也,然沉小急实,是病深也,或但弦无胃,则肝之真脏脉见矣,安望其更生耶。
65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
注:九种心腹之痛,皆宜迟细,易于施疗,如浮而大,是为中虚邪盛,不能收捷功也。
66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注:肝主筋,疝则筋急,故属肝也,肝弦脉急是其常也,疝系阴寒之咎,牢主里寒之脉,亦其常也,如脉弱且急,必有性命之忧矣。
67黄疸湿热,洪数便宜,不妨浮大,微涩难医。
注:湿蒸热瘀,黄疸生焉,洪数浮大皆所宜也,一见微涩,虚衰已甚,必食少泻多,无药可疗矣。
68肿胀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歧黄无术。
注:水肿胀满有余之证,宜见有余之脉,浮大洪实是矣,沉细而实,谓之证实脉虚,难言生矣。
69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
注:积聚皆实证也,实脉强盛,是所当然,沉细为虚,真气败绝,不可为矣。
70中恶胀腹,紧细乃生,浮大为何,邪气已深。
注:中恶者,不正之气也,紧细则吉,浮大则凶也。
71鬼崇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注:鬼崇犯人,左右二手脉象不一,忽大忽小,忽数忽迟,无一定之脉形也。
72痈疽未溃,洪大脉宜,及其已溃,洪大最忌。
注:未溃属实,洪大为正脉也,溃后则虚,若仍见洪大,则为邪脉,最所忌也。
73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证,数而无力,痈痿色白,脉宜短涩,数大相逢,气损血失,肠痈实热,滑数相宜,沉细无根,其死可期。
注:肺痈而寸口数实,知脓已成矣,肺叶焦痿,为火伤也,是以数而无力。肺痈、肺痿得白色者,肺之本色,得短涩者,肺之本脉,均相宜也。若逢数大,是火来克金,贼邪之诊,故气损血失也。肠痈实也,滑数相宜,沉细脉也,证实脉虚,死期将至矣。
74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动甚,其阴已结,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别,左男右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注:此一节明女科胎前之脉也。阴搏阳别者,寸为阳,尺为阴,言尺阴之脉,搏指而动,寸阳之脉,则不搏指,迥然分别,此有子之诊也。或手少阴心脉独动而甚者,盖心主血,血主胎,故胎结而动甚也,动者谓往来流利之动而滑,非厥厥摇动,为病之动也。疾即数也,滑而且数,按之而散,三月之胎也,按之不散,五月之胎也。左为阳,故左疾为男胎,右为阴,故右疾为女胎,五六月后,孕妇之乳房有核,吮之有乳者,则主有子也。女胎腹形状如箕之圆也,男胎腹形状如釜之上小而下大也。
75欲产离经,新产小缓,实弦牢大,其凶不免。
注:此一节明产中之脉也。欲产脉离经者,谓见离乎经常之脉也。盖胎动于中,脉乱于外,势所必然也。产后气血两虚,见小缓之虚脉为吉,若见实大弦牢,其凶不免矣。
76经脉病脉,业已昭详,将绝之形,更当度量。
注:经常之脉皆明于前矣,而死绝之脉,亦不可不察也,分列于后。
77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注:经曰: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绝。前曲者,谓轻取则坚而不柔,后居者,谓重取则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钩,全失冲和之气,但钩无胃,故曰心死。钩即洪脉也,转豆者,即经所谓如循薏苡仁,累累然,状其短实坚强,真脏脉也。又曰:心绝,一日死。
78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注:经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刃。又曰:脉来急溢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绝八日死。
79脾绝雀啄,又同屋漏,覆杯水流,四日无救。
注:旧诀曰:雀啄连来四五啄,屋漏少刻一点落,若杯覆若水流,皆脾绝也。经曰:脾绝四日死。
80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注:经曰:如风吹毛,曰肺死。又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皆状其但浮而无胃气也。又曰:肺绝三日死。
81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如弹石,四日而作。
注:经曰:脉来如夺索,辟如弹石,曰肾死。又曰:肾绝四日死。旧诀云: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如解索,正此谓也,石即沉脉也。
82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注:旧诀云:鱼翔似有似无,虾游静中忽一跃。经曰: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皆死脉也。
83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注:反关脉者,脉不行于寸口,出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之经也,以其不顺行于关上,故曰反关。有一手反关者,有两手反关者,此得于有生之初,非病脉也,令病人侧立其手诊之,方可见也。
84岐黄脉法,候病死生,太素脉法,阴阳贵清,清如润玉,至数分明,浊脉如石,模糊不清,大小贫富,涩滑穷通,长短寿夭,详推错综。
注:脉法倡至岐黄,所以病死生。至杨上善为风鉴者流,托名太素脉法,以神其说,每多不验,然其中有近理可采者。如论六阳六阴之脉,以清主贵,以浊主贱,清脉之状,如玉润净,至数分明。浊脉之状,如石粗涩,至数模糊。小脉主贫,大脉主富,涩脉主穷,滑脉主通,长脉主寿,短脉主夭。如质清脉浊,贵中贱也,质浊脉清,贱中贵也。清脉兼大,贵而富也,兼滑,贵而通也,兼长,贵而寿也。浊脉兼小,贱而贫也,兼涩,贱而穷也,兼短,贱而夭也。清脉兼小,贵而贫也,兼涩,贵而穷也,兼短,贵而夭也。浊脉兼大,贱而富也,兼滑,贱而通也,兼长,贱而寿也。详推错综,考即详推此质清脉清,质浊脉浊,质清脉浊,质浊脉清,错综等说之理耳。
附: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一则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注:内外二字,前人有以尺部一脉,前半部脉后半部脉为训者,有以内侧曰内,外侧曰外为训者,皆非也。盖脉之形浑然纯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若以前半部后半部为是,则视脉为两截矣,若以尺内侧尺外侧为是,则视脉为两条矣,故知二说皆非也。熟玩通章经文,自知其为传写之讹,岂有独于脾胃,则曰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者耶?盖外以候腑,内以候脏。《内经》脉书,确然可考,故当以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之句为正,其尺外之外字当是里字,尺里之里字,当是外字,中附上左右之内外字,上附上左右之内外字,皆当改之,故不循旧图所列,以符外候腑内候脏之义也。前以候前,谓关之前寸也,后以候后,谓关之后尺也,上竟上者,谓上尽鱼际也,下竟下者,谓下尽尺泽也。
脉诀阐微
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别号远公题于文笔峰之小琅琊
脉理甚微,原非一言可尽,人病多变,又岂一脉能包。论其阴阳,别其生死,察其脏腑,观其症候,既上中下之宜分,必寸关尺之自定。左寸心,左关肝,火木宁无至性;右寸肺,右关脾,土金本有深情。唯两尺为肾,水火实难分配,中间是命,左右还可同观。三焦别上中下以相诊,余经合寸关尺而共视。盖部位乌容倒置,辨贵分明,而表里何必细分,不宜拘执。虽按指以三部为法,数息便悟断经,顾看脉以五脏为主,知脏即通治腑。察四时之节气,春夏异于秋冬;审一日之晷时,寅卯殊于申酉。大约逢克则凶,逢生可救,我生则缓,我克难医。因五行而推断,举一隅而可知。弦似乎紧,涩似乎微,浮与芤相反,沉与伏宁殊。洪同实状,弱带濡形,辨之既清,病将安遁。故急则为痛,弦则为风,紧则为邪,缓则为虚,微则为冷,数则为热,滑则痰多,涩则郁塞,洪为火旺,大为血干,沉为阴寒,迟为困乏,小者气衰,细者血涸,浮者气升,伏者脉结,芤多失血,实多壅气,弱者阴亏,濡是湿犯,长是正气之和,短是邪气之克,代为正气之衰,革为正气之脱,结为邪气之搏,促为正气之耗,动有变动之机,静有安宁之喜。毛主火之将旺,石乃水之极沉,耎是力薄,坚乃邪深,钩为气血之和,躁为气血之燥,搏击指而有太过之虞,散去指而无可留之状。脉嫌其绝脉,脉贵其平。既知各脉之异同,可断诸症之常变。然而诊脉必须得时,要在日之平旦。按指原无异法,贵取气之甚清,自然虚实易明,盛衰易辨矣。
陈士铎曰: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然而精微出于浅近,过求乎窈杳,反致失之。此鬼真君脉诀之妙,妙在浅近,使人人易知而深入也。
又曰:脉有阴阳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脉之分明,不知无一脉无阴阳,非浮为阳而沉为阴,迟为阴而数为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中消息,全在临症明察之,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
又曰:十二经各有脉,分十二经看之,自然玄妙入神。然而过求其精,反失其约。盖五脏之脉,能统摄七腑,腑病治脏,脏安而腑自安。故脉诀止消言脏,而不必言腑也。
又曰:切脉以呼吸为准。一呼脉二动,一吸脉二动,为平人无病之脉,有余不足皆病也。世人切脉,多以三指齐按于寸关尺以候各脉,焉得备观其阴阳虚实邪正之分哉。必须先以一指观其左寸,后及左关,又及左尺,然后又及右寸,又及右关,又及右尺,逐步分别,再以三指准之,则何异何同,始了然于胸中。见浮言其风,见沉言其积,见迟言其痛,见数言其热,自能阴阳莫逃,邪正有别,虚实不淆矣。
又曰:春夏秋冬长夏各有定脉,《内经》已详言之。春主弦,夏主钩(钩即微洪之意),秋主毛,冬主石,长夏主软弱,太过不及均是病征,尤不可见者,克我之脉。如春宜弦而见毛,夏宜钩而见石,及至秋冬未有不病者,余可类推。
又曰:脉随血而行,而血随时而运。病脉行至克我之脉,则病必重,行至生我之脉,则病必轻。盖金脉逢金时必旺,木脉逢金时必衰,故木病值寅卯则当其令,逢申酉则失其时。观寅卯申酉之旺衰,即知金木病情症候矣。即一木而可通之火土水金,即寅卯申酉而可通之子午亥辰戌丑未也。
又曰:脏腑之病虽各不同,要不外五行之生克,逢生则病易愈也,逢克则病难痊也,我生则泻我之气,我克则劳我之神,脏腑为战争之地,胸腹为角斗之场,敌虽扫除,而斩杀甚多,伤损必过,调停于生克之间,和解于败亡之内,仍于金木水火土而善用也。
又曰:脉有相似而实不相同者,尤宜分辨。盖脉似相同而病实各异,一经错认,死生反掌,可不慎欤。
又曰:脉之秘诀,大约三十八字尽之。而每字实有秘要,非一言可尽也,既非一言可尽,而鬼真君何以每一字皆用一言以诏示天下,岂脉诀贵少而不贵多乎?不知诀不必太多,而论诀正不可太少也。
又曰:急则为痛,言见急脉即为痛病也。急似乎数而未至于数也,急似乎紧而未至于紧也,有不可缓之状,乃气与火相斗,邪与正相争也。
又曰:弦则为风,弦乃春天之正脉,春天见弦脉,正风木之得令,非病也,苟见于夏秋冬季,则弦为风矣。
又曰:紧则为邪,邪者,亦风之类,但风邪感之甚骤,则脉必现紧耳。
又曰:缓则为虚,虚者,重按之不能鼓指也,鼓指亦非太劲之谓,言其不能微微鼓指耳,最宜活看。
又曰:微则为冷,冷者寒也,不论何部,见微多是寒症。
又曰:数则为热,热乃火病,火性炎上,其性最速,故数脉作热论也。但数不同,有阴数阳数之异,有初数久数之分,然而热则一也。
又曰:滑则痰多,天下至滑者,无过于水,痰亦水也,水多则痰,生痰多则滑宜见也。然而水病不一,滑脉不常,何故单以痰多属滑也?不知水未结痰,其体静,水既结痰,其体动也,动极则滑极,脉见滑矣,非痰多而何。
又曰:涩则郁塞,涩脉乃往来不甚舒畅也。此阴阳不合,气血不达,外感于风寒,内阻于忧郁,抑塞而不通也,郁而未发之状,六部见此象,具能成病,尤于肝经不宜。一见涩脉,即以解郁通塞之药急治之,随手奏功也。
又曰:洪为火旺,洪者来大而去数也。洪与大有分,按指若大久之而不见其大,止见其数,重按之不见其数,而仍见大者为洪也。夏见此脉为宜,否则皆火旺之极也。
又曰:大为血干,大者重按而仍洪也。火之有余,乃血之不足,血不能制火,乃见大脉。在夏天则犹非大忌,然见大脉即宜补血滋阴,以水伏火之为得耳。
又曰:沉为阴寒,沉者至深之象。深则未有不阴,阴则未有不寒者也,入石洞而阴寒逼人者,正以其深沉耳。
又曰:迟为困乏,迟者言俟之而不能深进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迟之谓乎。是其力乏神困,欲进而不能,非可进而不肯进也。
又曰:小者气衰,小脉言气之小而不能大也,气之不充故耳。
又曰:细脉言脉之细而不能粗也,江河细流,正水之缩也,人身之血少,自然脉细矣。
又曰:浮脉按指即得,气举而升之也。
又曰:伏脉按指始终不可得,或隐隐约约,或有或无者也。是邪气搏结正气而不能出也,用药出之者生,然出之骤,亦非佳兆。
又曰:芤脉中空如无也,血失则内无血养,安得不中空乎。
又曰:实脉不独按指有力,且有不可止抑之状,非正气之有余,乃邪气之有余也,邪气有余,自然壅塞正气矣。
又曰:弱脉不能强旺之状,阴虚而不敢与阳气相争也。
又曰:濡脉言其濡滞也,湿则沾濡,非欤。
又曰:长脉之现正气之和也,有胃气则脉自修长,有从容和缓之象。
又曰:短脉者,欲长而不能,欲速而不达,因邪气之克犯正气,正负邪胜也。
又曰:代脉之现,正气之衰,不得不止以息其气也,有痰气壅膈不散,亦现代脉者,然正气不衰,痰安能作祟,使脉中止而不还乎。
又曰:革脉,脉来浑浑而浊乱击指者是,盖正气之欲脱也。
又曰:结脉其来则缓,而时有现止,是力不能不止也。明是正气甚衰,不敢与邪相斗,邪气搏结于一身耳。
又曰:促脉急遽之状,气耗而势难宽舒也。
又曰:动脉有不能安静之势,动极生变也。
又曰:静脉与动脉相反,不动则不变,自有宁静之福矣。
又曰:毛脉言如羽毛之拂体,乃有余之象,火将浮而又息之状。夏秋间之正脉也,在夏则生气之旺也,在秋则旺气之衰也,在他时则热气之盛也,宜于活看。
又曰:石脉乃沉脉之至,藏之极也,冬时正脉,余时见之为寒冷矣。
又曰:耎脉不能刚健之状,明是力之不胜耳。
又曰:坚脉至硬之状,邪气深入,劳不可破也。
又曰:钩脉洪而不大之象,如钩之有留也,乃胃脉和平,火不盛而司其令,夏日见之尤为平脉也。
又曰:躁脉似动而非动,似数而非数,似促而非促,似急而非急,若有干枯烦扰之状。
又曰:搏脉者,击指之谓也,各脉皆能击指,皆属太过。
又曰:散脉者,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
又曰:绝脉者,言脉之将断而未断,可续而不续也,死亡之时,必现此脉。
又曰:平脉者,言各脉得其平也,如浮不甚浮,沉不甚沉,迟不甚迟,数不甚数耳,人现平脉,多系胃气之全也,胃气无伤,又宁有疾病哉,此脉之所以贵得其平耳。
又曰:鬼真君脉诀,止得三十八字,然而人之疾病,已尽括于其内,要在辨其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则因常可以通变,遇变可以用常,随时随地随症随人无不可以起死回生矣,又何必拘拘于日之平旦,乘人之清气诊病哉。
又曰:五脏七腑各有脉,俱在寸关尺观之,内经分三部之内外前后上下以细察其部位,何其详也。而鬼真君独重五脏,将七腑略而不言,止将三焦命门以示世,又皆不专属之肾,何其略也?不知脏可以包腑,而腑不可以包脏,论府太详,必至反遗夫脏矣。不若专言五脏,治脏而治府在其中矣,三焦乃府之一,何独举而言之?因世错认三焦在于肾中,故特指明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世人不知,而以右尺观之,恐失命门之义,故鬼真君辨明之也。
又曰:或曰王叔和脉诀,因遗落心包,遂至传疑千载,今鬼真君之诀,将七府全然不讲,不更滋甚乎?然而切脉止可切五脏也。七腑部位,内经虽分,似乎有一定之理,而究难别脏府之异。不若单切五脏,论其五行之生克,病情反无可遁也。此鬼真君不言七腑,真是至捷之法,亦是至玄之机,幸勿作王叔和遗落心包一例而并讥之也。
又曰:脉贵知微,然而得其微又甚难,暗中摸索而欲使脏府之疾病了然于手指之间,易乎,不易乎?虽然切脉必须问症,症是府病,即以脏之脉合之,脏之脉不病,即是府病也,治府而病可愈。症是脏病亦以脏之脉合之,脏之脉病,是非府病也,治脏而病亦愈矣。苟知此法,又何微之不可得哉。
又曰:凡人之脉,多不相同,不可以此人之脉,概论诸彼人也。看人之脉,当取其左右两手之脉一一而消息之,辨其何部独异,乃断何经之病,庶几得之。
又曰:看脉须看有神无神,实是秘诀。而有神无神何以别之,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指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按有力,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有飘渺之形,皆是无神之脉。脉至无神,即为可畏,当用大补之剂救之,倘因循等待,必变为死脉,而后救之晚矣。
又曰:人有天生细微之脉,不可动曰虚弱,当统六部同观之。倘一脉独旺,一脉独急,余脉皆现细微,此非虚弱之脉也,旺乃火盛,而急乃邪侵也,以此消息,断然不差。
又曰:切脉贵先调息,吾息调而后可以察病人之息。盖病人之息,呼吸不到,未有能调者也。倘医者之息不平,又何以知病人之息哉。盖学医者平日学导引之法,则呼吸之间无太过不及,自然下指之时,息数可以分别,可以察病人之脉也。
又曰:看脉必须看症,盖症所以印证夫脉也。夫人之脉不同,有天生阴脉,不现于皮毛之内,又将何处看脉。故必观其症候之若何,而症候正难辨也。或看其起居之静躁,静为阴而躁为阳也;看其饮食之寒热,喜寒为热喜热为寒也;问其大小便之燥湿短长,燥短而实,而湿长为虚也;辨其口舌之黄白峭滑,黄峭为邪盛,而白滑为正衰也。是观症所以济切脉之穷,而切脉所以辅观症之妙耳。
鬼真君曰:人身之病,变迁原非一致,人身之脉,纷纭必有殊形。故六部之中,每显各异之状,一经之内,常呈兼见之端。浮而弦,浮而数,多无定象,沉而细,沉而迟,不少同观,必须统论其精微,始可独断其真伪。故浮而兼滑也,必是风痰之盛;浮而兼大也,绝无气血之邪;浮而兼迟也,虚风之害;浮而兼濡也,湿气之侵;浮而兼细也,血随气而上升;浮而兼洪也,火得气而更旺;浮而兼芤,定为血泛之虞;浮而兼紧,决至邪重之苦;浮而兼急,必疼痛于上焦;浮而兼弱,必萎靡于下部;浮而兼长,气虽升而不伤其正;浮而兼短,气欲结而难散其邪;浮而兼结,邪搏于经络之间;浮而兼革,正脱于脏府之内;浮而兼代,邪居于胸膈之处;浮而兼促,正伤于营卫之中;浮而兼动,气有变迁;浮而兼静,气将宁息;浮而兼毛,气得火而上腾于头目;浮而兼躁,火因气而上炎于咽喉;浮而兼钩,气升之和;浮而兼搏,气浮之极;浮而兼耎,气虚之甚;浮而兼散,气不可收;浮而兼平,气乃无病。
沉而兼迟也,寒虚之至;沉而兼涩也,郁滞之深;沉而兼滑也,寒痰之不舒;沉而兼小也,冷气之难发;沉而兼实也,气得寒而不扬;沉而兼微也,精因冷而欲脱;沉而兼细也,血逢阴凝之象;沉而兼紧也,邪乘寒冷之征;沉而兼急,小腹有寒邪之痛;沉而兼濡,两足多水胀之侵;沉而兼长,气陷而正尚未伤;沉而兼短,精冷而邪将不涣;沉而兼结,邪搏于至阴;沉而兼革,正脱于髓海;沉而兼代,命门将绝而可危;沉而兼促,元阳欲脱而可畏;沉而兼静,阳寒能守;沉而兼石,阴固不迁;沉而兼耎,腹冷而有痛楚之苦;沉而兼散,精寒有涸绝之危。
更有濡迟兼见,无非湿犯乎虚;濡滑同来,尤是痰成乎水;濡中兼大,湿因血耗以相侵;濡中兼小,水乘气衰以相犯;濡而兼弦,风水之患深;濡而兼芤,痰血之症急;濡而兼长,水湿易散;濡而兼革,水湿难消;濡而兼动,水有泛滥之盛;濡而兼静,水有浸润之微;濡而兼耎,水邪乘虚而相生;濡而兼散,正气随湿而欲脱。
迟而兼涩,郁中以成弱;迟而兼滑,湿内以招虚;迟而兼大,气血皆居干燥;迟而兼小,精神必至伶仃;迟而兼微,虚寒之气;迟而兼细,匮乏之身;迟而兼弦,内伤之风;迟而兼芤,内伤之血;迟而兼长,病不足畏;迟而兼短,症实可愁;迟而兼代,必至损伤脾胃;迟而兼革,定然涣散精华;迟而兼石,气寒将侵于骨;迟而兼耎,血衰少养乎心;迟而兼散,寒极而气飞;迟而兼静,阴微而精固。
数而兼滑,亢炎之痰;数而兼大,沸腾之火;数而兼实,气壅于热;数而兼弦,火助乎风;数而兼洪,热有燎原之盛;数而兼紧,邪有风火之传;数而兼芤,吐血何狂;数而兼代,丧躯必速;数而兼革,走阳可许;数而兼促,消正堪忧;数而兼动,恐有发狂之变;数而兼毛,定有消渴之成;数而兼搏,火刑金而喉舌无津;数而兼躁,火烧心而脾胃生焰。
涩中兼小,气血亏而郁志莫伸;涩中兼实,气血壅而思想难遂;涩中兼微,气寒而滞;涩中兼细,血少而愁;涩中兼洪,郁怒不解;涩中兼急郁痛安禁;涩中兼结,邪搏于两胁之间;涩中兼促,正亏于半表之际;涩中兼革,气欲脱于肾肝;涩中兼代,气将绝于脾胃;涩中兼石,寒郁不宣;涩中兼坚,风郁难出;涩中兼搏,郁甚莫解;涩中兼静,郁急安移。
滑而兼大,痰借血以为灾;滑而兼小,痰借气而作祟;滑而兼实,气塞于痰中;滑而兼微,痰冷于胸次;滑而兼细,痰旺而血枯;滑而兼弦,水盛而风急;滑而兼洪,湿热成党;滑而兼芤,痰血为病;滑而兼紧,邪得湿以助威;滑而兼急,邪乘湿而增痛;滑而兼濡,湿盛恐邪气之增胀;滑而兼革,水多防正气之难收;滑而兼动,水畜致肠腹之鸣;滑而兼毛,火沸召痰涎之吐;滑而兼耎,湿痰积而不消;滑而兼坚,湿邪留而不散;滑而兼搏,痰有倾盆之呕;滑而兼散,水如走石之崩。
余脉俱可类推,各经正当细晰。总以脾胃之气为要,更以平缓之脉为先,倘下指之时,均有宁静之致,庶几药饵之用,可许健康之祥矣。
陈士铎曰:凡人之病,变迁不常,而脉亦因病殊形,必非一状。大约一经之中,必现二脉以相兼也,合二脉以论症,而症始出焉。合二脉以用药,而药始当焉。但二脉兼见甚多,不止浮沉迟数涩滑濡也,然苟知兼见之大旨,则以七脉为纲,以余脉为纪,又何病之不可推测哉。
又曰:脉有同中之异,亦有异中之同。同是浮脉,而何以有各脉之异?同是沉脉,而何以有各脉之殊?盖脉无一定之形,必兼两脉而并见也。两脉既然并见,合两脉以治一病,自易见功,然而两脉之现,必察其异同,知其同中之异,竟治其异而不必顾其同;知其异中之同,竟治其同而不必顾其异,从此消息,医道乌得不神哉。
又曰:千态万状者,病也;千变万化者,脉也。鬼真君以三十八字尽脉之理,毋乃太简乎?故又取兼见之脉以示世,似乎克尽其变矣。然而兼见之脉,止取浮沉迟数涩滑濡之七脉,而其余三十一脉不言兼见,或疑其诀之不全,而立法之未善也。不知脉之大纲,止浮沉迟数涩滑之六字耳。举其大纲,而余可类推,又何必琐细之尽告哉。吾意于浮沉迟数涩滑之外,引濡脉之兼见者,亦可无事重宣耳。鬼真君唯恐人之拘执而不通也,故略举一濡脉以训世也。
又曰:兼见之脉,须先看七脉为主。既得七脉,而后辨其兼见之形,则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无难细得也,以七脉为纲,以兼见为纬,实切脉之权舆也。
又曰:切脉实难,而辨其异同不尤难乎,然而无难也。知浮沉迟数涩滑濡之七脉,而其余之三十一脉兼而察之,则病可意会也,况鬼真君又明告乎。细读此诀,而何患脉之难知而病之难识也。
又曰:人疑兼见之脉,不止鬼真君所示,寥寥数语不足以包万病也。殊不知脉诀言愈多而脉愈晦,鬼真君之诀,妙在于少也,以少胜多,非便世人之习诵也,实以其脉诀神奇,足以包举万病耳。
又曰:脉理甚微,须辨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同中之异者,如寸关尺各现大小虚实之异,而浮脉则同也。上中下各现迟数涩滑之异,而沉脉则同也。知其同中之异,则竟治其异,知其异中之同,则不必治其同,于此消息,何患脉理之不精哉。
鬼真君曰:五脏之病,必以寸关尺为凭,七府之症,亦以寸关尺为据,然不分析其精微,又何能尽知其玄妙。试观其寸口也,左寸见浮,风热上越而头痛;右寸见浮,咽喉中燥而鼻塞;左寸见芤,胸难藏血而呕吐;右寸见芤,胃多瘀血而痛疼;左寸见滑,热痰入心而舌强;右寸见滑,热痰入肺而鼻折;左寸见实,火焚心而面赤;右寸见实,火生胃而唾干;左寸见弦,风入体必多头痛;右寸见弦,风入肠定有筋挛;左寸见紧,邪盛而心痛;右寸见紧,气嗽而肺伤;左寸见洪,心胸起热闷之烧;右寸见洪,头脑生炎蒸之楚;左寸见微,心寒而虚弱何辞;右寸见微,气冷而崩陷难免;左寸见沉,心君失相火之助;右寸见沉,肺金招寒气之侵;左寸见涩,心脉火郁而未舒;右寸见涩,肺金金郁而莫达。
左寸见迟,膻中虚乏而难以卫心;右寸见迟,上焦损伤而难以生气;左寸见伏,气匿于胁间;右寸见伏,气积于脘内;左寸见濡,膀胱水畜而不消;右寸见濡,皮毛汗泄而未止;左寸见弱,无血以养心;右寸见弱,乏气以生胃;左寸见大,心经血燥而怔忡;右寸见大,肺经血干而闭结;左寸见小,惊悸时生;右寸见小,怯弱日甚;左寸见虚,心中恍惚;右寸见虚,胃内衰微;左寸见细,运行乏力;右寸见细,言语无神;左寸见微,包络有寒邪之入;右寸见微,胸脘有阴气之招;左寸见急,心疼不免;右寸见急,喉痛安辞;左寸见短,三焦之气怯;右寸见短,再宿之食难消;左寸见代,心痛勿讶;右寸见代,痰塞何妨;左寸见结,邪搏于心包;右寸见结,邪蟠于胃脘;左寸见促,积聚有烦闷之苦;右寸见促,留滞兴痞满之忧;左寸见革,心气散漫而不收;右寸见革,肺气飞跃而不返;左寸见动,欢娱妊子之祥;右寸见动,饮食伤气之兆;左寸见毛,心火动而将刑肺金;右寸见毛,肺火起而将克肝木;左寸见钩,心气安而魂梦适;右寸见钩,肺气肃而膀胱通;左寸见坚,邪犯心而呼号;右寸见坚,邪侵肺而咳嗽;左寸见躁,无血养神;右寸见躁,无精定魄;左寸见搏,火太过而焚心;右寸见搏,火太过而烁肺;左寸见石,阴寒直捣于膻中;右寸见石,冷气逼居于脘内;左寸见散,心有无可奈何之象;右寸见散,肺有但出无入之悲。
试观其关中也,左关见浮肝犯风而眼赤;右关见浮胃入风而渴生;左寸见芤必肝伤而失血;右关见芤必肠毒而便脓;左关见滑,头目肿痛堪嗟;右关见滑,脾胃热焚甚苦;左关见实,痎癖可征;右关见实,心腹多痛;左关见弦,肝旺生风;右关见弦,脾崩不食;左关见紧,筋脉急拘;右关见紧,嘈杂呕吐;左关见洪,眼目生花;右关见洪,心腹结痛;左关见沉,必阴寒之癖积;右关见沉,定冷气之难安;左关见涩,风寒邪闭因气郁有余;右关见涩,饮食伤残实血虚之不足;左关见迟,两胁多寒;右关见迟,中焦微冷;左关见伏,关格收藏;右关见伏,霍乱吐泻;左关见濡,瘅症将成;右关见濡,水臌可畏;左关见弱,筋痿宜防;右关见弱,气短须补;左关见数,肝火盛而目红;右关见数,胃火旺而口渴;左关见大,怒气伤肝;右关见大,狂阳伤胃;左关见小,肝胆气衰;右关见小,脾胃血少;左关见虚,必益其血;右关见虚,须补其津;左关见微,温其下元之惫;右关见微,暖其气海之寒;左关见细,虑脚膝之酸;右关见细,恐肚腹之泻;左关见急,肝痛而不能眠;右关见急,脾伤而自难卧;左关见代,肝绝而痛则无妨;右关见代,肝绝而安则无救;左关见结,胸满而痰结于中;右关见结,脾伤而气滞于下;左关见促,肝无肾水之滋;右关见促,脾无肾火之养;左关见革,气脱于木旺之时;右关见革,气脱于土崩之侯;左关见动,两胁有气痛之愁;右关见动,中焦有火焚之惧;左关见毛,肝木旺而生风;右关见毛,胃土盛而动火;左关见耎,无病之人;右关见耎,加餐之客;左关见钩肝血之足;右关见钩,脾气之安;左关见静,优游享无事之福;右关见静,舒畅享强食之愉;左关见石,筋得寒而拘挛;右关见石,胃因冷而泄泻;左关见坚,邪必留恋于经络;右关见坚,邪必会聚于脏腑;左关见躁,必苦血干而多怒;右关见躁,必苦液涸而善呕;左关见搏,防太盛之中风;右关见搏,虑过旺之狂病;左关见散,筋迟而不能收;右关见散,肢懈而不能举。
试观其尺下也,浮见尺左,水亏而双耳齐聋;浮见尺右,火旺而大肠自秘;芤见尺左,小遗多脓血之灾;芤见尺右,大便下赤红之叹;滑见尺左,水入腰而作楚;滑见尺右,痰流足以成灾;实见尺左,膀胱水闭而不通;实见尺右,尿沥火涩而难出;弦见尺左,腰腹重滞生疼;弦见尺右,肾脏风邪作耗;紧见尺左,耳似蝉鸣;紧见尺右,脐同虫咬;洪见尺左,水熬干而消渴;洪见尺右,火炎上而梦遗;微见尺左,盗汗淋漓;微见尺右,肠鸣泄泻;沉见尺左,精冷如冰;沉见尺右,腰寒若水;涩见尺左,阴寒疝结;涩见尺右,逆冷肠崩;迟见尺左,下焦寒冷;迟见尺右,小腹阴凝;伏见尺左,阳气不升;伏见尺右,阴气更闭;濡见尺左,寒湿侵肾;濡见尺右,冷痿中腰;弱见尺左,双足骨酸;弱见尺右,双腿气乏;大见尺左,肾涸于遗精;大见尺右,命残于作用。
小见尺左,水耗无多;小见尺右,火衰不旺;虚见尺左,心肾不交;虚见尺右,水火皆乏;微见尺左,冷入关元;微见尺右,寒通腹里;细见尺左,髓冷胫枯;细见尺右,命寒精泄;数见尺左,水少而火沸为痰;数见尺右,火炎而水随作喘;急见尺左,痛入阴丸;急见尺右,疼添小腹;短见尺左,自无延龄之福;短见尺右,定含怯战之羞;代见尺左,精败欲绝;代见尺右,火息将亡;结见尺左,邪袭水而不散;结见尺右,邪袭火而不离;促见尺左,髓耗而足不行步;促见尺右,火衰而气不通心;革见尺左,玉关不闭;革见尺右,河车俱焚;动见尺左,定然魂梦多遗;动见尺右,定然阳强不倒;毛见尺左,精耗而龙火将兴;毛见尺右,焰腾而命门自热;耎见尺左,肾弱相宜;耎见尺右,火衰当助;钩见尺左,阴平之士;钩见尺右,守真无疑;石见尺左,精无倾失之慨;石见尺右,阳有退藏之庆;坚见尺左,邪入于骨髓;坚见尺右,邪居于腰膝;躁见尺左,肾难上交于心;躁见尺右,阳且高越于膈;搏见尺左,膀胱有热闭之淋;搏见尺右,咽喉长疮蛾之肿;散见尺左,肾水欲绝于须臾;散见尺右,元阳将逃于顷刻。
陈士铎曰:脉有兼见以观其变,必有独现以显其常,常变之道不可不分观之也。鬼真君先言其变,示变之宜知也,再言其常,示常之宜谙也。知常而后达变,又宁至有治常之失哉。
又曰:脉不分观部位,则病情不可得而知,此寸关尺必须分观其脉也。
又曰:脉有寸关尺无脉,而脉见于列缺之间者。世人以为反关脉也,此乃经脉虚而络脉盛也,经脉虚故不现于寸关尺三部,络脉盛故现于列缺之间。盖直行为经,而旁行为络,列缺正络脉之穴也,在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属肺经之络,别走阳明之络也。此中原有动脉,宜细动不宜大动,今寸关尺三部无脉,而此处之脉大动,亦现三部之象,是阳胜于阴也,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正言反关脉也。亦当分观其动,以别疾病耳。
又曰:寸关尺分上中下也,心肺居上而以寸观之,象天也;肝脾居中而以关观之,象人也;肾居下而以尺观之,象地也。医道必须统天地人以论医,则医无剩义,脉诀亦必合天地人以示法,则法无遁情。非好作广大之语也,实有不如此则其法不为备耳。
又曰:寸关尺分上中下切之,是矣。然其中有上而兼中者,有中而兼下者,有中而兼上下者,又不可不知之也。如寸脉浮而连于关,关脉数而连于尺,如关脉大而连于寸尺者是也。此又当合寸关尺而同观,又不可专主于寸而不及于关,专主于关而不及于尺,又在临症切脉而变通之也。
又曰:脉宜分观以别虚实,然亦有合寸关尺以分虚实者,大约左之寸关尺齐旺者,乃外感居多,右之寸关尺齐旺者,乃内伤居多,非但左寸旺为外感,右寸旺为内伤也。
又曰:寸关尺分观之后,又宜合观,不分观不知其细,不合观不得其合。故分观之时,当以一指切其脉,合观之时,又当以三指切其脉也。
又曰:看寸关尺三部之脉,当先切关脉,而后看寸脉,而后看尺脉,左右相同。
又曰:今人看脉,男先看左,女先看右,男女之脉何尝有异,正不必如此拘拘也。
又曰:凡人之脉,贵有胃气。胃气者,平气也,毋论寸关尺,下指之时觉有平和之象,即是有胃气也,非独右关平和始有胃气耳。
又曰:脾与胃为表里,胃病则脾必病,脾病则胃亦病,病则安有胃气哉。故脾脉与胃脉同观,所以脾胃之脉皆在右关切之耳。
又曰:胃旺而脉愈微,胃衰而脉愈盛。故右关太旺,反是胃气之虚也。然而右关之旺,又由左关之旺也,左关旺而右关不能衰,此木来克土之象,又不可不知也。
又曰:三部之脉,前人以尺脉为根,似乎切脉重在尺也,不知本实先拔,固然枝叶难荣,然而过于摧残,如狂风大雨拔木折枝,根亦随竭,此脉必统三部而观之也。
又曰:寸关尺各有内外之分,尺外尺里、关外关里、寸外寸里皆从左右以分内外,而非上下以分内外也。余注内经,已详哉言之矣。而鬼真君不言及此者,盖举要以示人耳。
又曰:脉分三部,上寸也,中关也,下尺也。寸之内又分左右左,寸候心而包络膻中统其内,右寸候肺而胸脘咽喉统其内;关之内又分左右,左关候肝而胆胁膈则统其内,右关候脾而胃则统其内;尺之内又分左右,左尺候肾中之水,而小肠膀胱小腹股膝统其内,右尺候肾中之火,而大肠腰胫胻统其内;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异,上焦属于寸,中焦属于关,下焦属于尺,不可于右肾候之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不属于右肾而不得不候之于右肾也,部位既明切脉自无疑。
又曰:鬼真君所分部位,一皆准于内经,与王叔和所定大相悬殊,世人见之未有不惊异者也。然而鬼真君正恐人惊异,单言五脏而不言七腑,铎虑部位不明,又将何以诊脉,故于前条细列以问世,第推鬼真君之意,但知五脏之脉,正不必又及七腑之脉也,铎重言之,似乎饶舌矣。
又曰:五脏各有表里,心则与小肠为表里也,肝则与胆为表里也,肺则与大肠为表里也,脾则与胃为表里也,肾则与膀胱为表里也,表病则里病,原相关切,故治里正所以治表也,何必分表是表,而不属之脏,里是里,而不属于腑也。
鬼真君曰:诊脉宜分生死,决日当定时辰。伤寒热病,洪大生而沉细死;产后热病,缓滑吉而弦急凶;头痛之疴,生于浮滑而死于短涩;腹胀之症,死于虚小而生于大浮;下痢活于微小,浮洪反有难疗之叹;癫狂全于实大,沉细转兴莫救之忧;消渴数大有生机,虚小愁其阴尽;霍乱浮洪无死法,微迟虑彼阳亡;中风最喜迟浮,急实者何能起死;中恶偏宜紧细,浮大者不易回生;心疼沉细非比浮大之难医,水气大浮不似沉细之莫疗;吐血鼻衄沉弱沉细者生,实大浮大俱为亡兆;中毒肠癖洪大滑大者吉,微细滑细各是危征;喘急宜浮滑,短涩云亡;咳嗽尚浮濡,沉伏决毙;久泻反宜微细,浮洪者多致归阴;新产切忌大弦,缓滑者宁忧辞世;呕吐虚细者吉,实大则艰于奏功;痨瘵浮滑者佳,细数则难以取效;盗汗惟嫌紧数,虚小无愁;失血止虑浮洪,细弱可喜;内实者吉在浮洪,沉细有变迁之祸;内虚者吉在沉细,浮大无存活之祥;痹症尤嫌浮大,细涩长延;厥病更忌紧弦,洪数即解;癥瘕见细微而可喜,弦滑者危;眩冒见浮滑而相宜,沉涩者危;黄疸不宜急数,迟滑易于分消;白淋偏贵濡迟,涩弱艰于止遏;便闭生于细微,洪大有阴尽之伤;发汗生于虚小,弦洪有阳亡之失;腹痛沉伏,多入泉台;胁痛芤大,定趋死路;脱症结代,难留人世;喘症促革,易走冥途;关格涩浮,常登鬼录;痈疽滑大,转庆生缘;结胸现沉紧,半寄于死亡;脏结现浮滑,速痊于淹滞;直中阴经,丧沦代结;忽成热病,全活浮洪;发斑洪大未是死征,噎膈数细实非生气;偏枯之症,弦滑何愁;歪斜之疴,数大可治;噤口之痢,结涩不易疗;中暑之症,沉浮不须惊;循衣摸床,细小尤堪救援;遗尿撒手,促革必至丧捐;筋青囊缩,微短陨没;舌黑发直,数大焦枯;脐突唇裂,结代应殁,口张足肿;短促何延;呃逆不止,短散就木;懊(忄农)无休,微弱加餐;血晕散促,顷刻归阴;肠结搏坚,旦夕歌露。
更有代钩之象,心死可定九日;弹石之状,肾死必绝于七朝;弓弦之张,肝死定亡于十八;釜沸之乱,脾死可绝于四三;浮水之景,肺死应丧于十二也。尚有秘法,可以罄传于万年。如见前形,不必问现于何脏,见虾游而断八日之必死,见雀啄而决七日之必亡,见吹毛而言四日之必危,见夺索而许一日之必逝,见屋漏而定五日之必陨,其余死亡可据推断。
陈士铎曰:死亡之脉不尽于此,然而得此正易决存亡也。
又曰:《素问》、《灵枢》载死亡之脉甚备,二书参观更无差错。
又曰:死亡之脉,全在看脉之有神无神,有神者有胃气也,无神者无胃气也,故有胃气,虽现死脉而可生,无胃气即现生脉而必死,又在临症而消息之也。
又曰:脉现死亡,不可轻断死期,往往有用药得宜,虽不能起死为生,然延留数日亦其常也,诀中篇末有决日之法,愚以为终非定论,但断其必死,而不必先定其日期,当与高明共商之。
又曰:死亡之脉,现之于骤者易救,以脏腑初绝,尚有根可续也,倘时日已久,虽有人参又何以生之于无何有之乡哉,有无可如何者矣。
又曰:脉有细微欲绝者,多是死亡之脉,然脉有伏而不出,似细微欲绝,其实绝而未绝也。一出脉而细微之象如失,此等之脉最难辨别,又当合症而参之,未可全恃夫切脉也。
又曰:脉有生死之各别,如鱼游雀啄之类,弹石解索屋漏水流吹毛之状,自是死脉无疑,见此等之脉即可决其必亡。苟无此等之脉现,似乎不宜遽言其死,不知脉贵有神,倘浮沉迟数之间,涩滑大小之际,初按若有,再按若无,或散或乱或来或去全无神气,虽非旦夕之云亡,必至岁月之难久,何尝非死脉哉。倘代结之脉,按之有神,不过痰涎之壅塞,寒痛之遏抑,暂时之病,未尝非生也,故决人生死,全要看脉之有神无神为贵耳。
妇人小儿之脉
鬼真君曰:阴阳原无二道,男女何有殊形,五脏相同,不必两分彼此,三部亦一,宁须各论参差。唯受妊成胎独殊男子,故辨妊论孕更别妇人。尺中脉滑,女经不调且有带淋之病;关中脉涩,天癸已断宁非郁塞之疴;左寸滑而左尺大,怀子之兆;左尺数而左关微,有儿之征;左寸带纵,两男之祥;右寸带纵,两女之喜;左关左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男;右关右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女;然三部有一部之滞,未宜遽许为胎;各脉无一脉之顺,何敢轻言是孕;子死母存,尺浮而寸沉;母亡而子活,尺涩而寸伏;盖子系于肾,尺浮则子无生气;母系于肺,寸沉则母有生机;子系于尺,尺涩而子之气不散;母系于寸,寸浮而母之根已离;沉细之脉,胎欲离经;浮滑之脉,胞将即产;腹疼腰痛,定然即降;浆来胞破,未可言生;身重体寒,面目又青,脉无可畏;心烦血燥,舌兼黑脉断堪忧;子母难留,唇口沫出;娘儿全活,面鼻颜黄;新产脉缓,自存胃气;新产脉滑,未损脾阴;实大既形,定非佳信;弦急兼现,岂是庥祥;沉小实为顺候,涩促半作逆观;脉微何足害,尚可回阳;脉洪反宜愁,最嫌逆冷;妇人之脉若此,小儿之诊若何?三部不妨俱数,只虑沉迟;六经各喜均长,翻嫌细小;惟弦紧不可骤扬,恐来风邪之祟;更虚濡不宜常见,虞多水气之殃;急脉形于指下,呕吐而腹痛难痊;大脉浮于关前,泻痢而心惊不救;见此已可通彼,知偏何难悟全哉。
陈士铎曰:男女之病,彼此相同,原无反背,故有病而可同断也。唯胎产前后少异男子,故鬼真君又传此篇,而于论孕娠独详也。至于小儿,原不必切脉,以气血未全,各脉不十分准。鬼真君之论小儿,亦约略之辞,然而小儿纯阳,所生之病多是饮食之伤,惊疳吐泻之症。得此数言,以括其全,所谓要言不烦也。
又曰:妇人之脉少异于男子者,左尺多旺耳。男子左尺旺,实非佳兆。女子左尺旺,此阴血有余,转是佳祥,盖易于受胎也。
又曰:妇人之病最难治者,以其性情多郁耳,郁则气血即不流通,经辄闭塞,而左关随现涩脉矣。故看妇人之脉,贵切肝脉,辨其涩与不涩,是第一秘法。虽各经皆有涩脉,而左关不涩是其郁未甚也。
又曰:小儿之脉,弦紧急俱是外邪,除此之外,皆内伤也。治内伤之法,补脾健胃为先,即治外邪,亦当顾正,虽纯脉现弦紧弦急,未可单为祛邪也。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