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批114家优质中医学术流派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河南省首批114家优质中医学术流派

河南日报

从2022年起,河南省开展中医学术流派摸底调查工作,经过遴选,最终确定了114家首批中医学术流派、120位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郑州

01

豫中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丁 樱

02

河南崔氏疮疡外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崔 炎

03

中原冯氏痹病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福海

04

郑州市黄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 甡

05

仲景医学皮肤病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学伟

06

睢州马氏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晓明

07

河南王氏中医肾病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邢海燕

08

河南吕氏内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燕树勋

09

中原李秀林脑病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怀亮

10

河南河洛九宫推拿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世卿

11

河南张望之眼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 辉

12

蔡氏喉科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院 蔡纪堂

13

张八卦李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郑州) 河南省中医院、济华中医馆桐柏路门诊部 李培民、李中玉

14

中原门氏妇科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院 门波、孙自学

15

豫中腹诊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院 牛学恩

16

中原王氏中医药治疗口腔疾病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院 孟红军

17

河南邵氏针灸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邵素菊

18

中原张氏“动、和、平”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孙玉信

19

河洛李氏脾胃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李郑生

20

中原庞氏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庞玉琴

21

中原推拿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周运峰

22

豫宛高氏扶阳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高天旭

23

张望之中医眼科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吕海江

24

罗氏正骨理筋学术流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陈红亮

25

买氏中医外治法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买建修

26

万修堂赵氏双天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赵法新

27

毕氏针灸学术流派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毕巧莲

28

中原李氏妇科学术流派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李 颖

29

河南夏氏脑病阴阳平衡学术流派 河南省职工医院 夏俊博

30

河南冯氏内科学术流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 堃

31

郑州市李氏圆炁针学术流派 中原李威中医综合诊所 李 威

32

郑州市王氏中医外治学术流派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门诊部 王绍霞

33

郑州市楚氏针灸学术流派 济华中医馆桐柏路门诊部 张 磊

34

郑州市丁氏中医学术流派 济华中医馆桐柏路门诊部 丁长城

35

谢氏中医心血管学术流派 郑州天方中医心脑血管病医院 谢小强

36

针灸(中医针刀)学术流派 管城医尚阁中医馆 杨 戈

37

胡希恕氏伤寒学术流派 金水福德堂中医院 石应轩

38

楚氏正骨学术流派 郑州楚氏骨科医院(郑州聚诚医院) 楚天元

39

环境《易》医学术流派 郑东陈厚霖中医(综合)诊所 陈厚霖

40

张仲景经方合方及十八反学术流派 郑东河南经方医药研究所中医(综合)诊所 王 付

41

邓氏太和堂学术流派 邓氏太和堂 邓 祥

42

郑州市王氏妇科学术流派 郑州美信中医院 王广宇

43

陈三刀整体大灸疗法学术流派 新密陈明涛中医(综合)诊所 陈明涛

44

陈氏中医伤寒学术流派 新密永生中医院 陈合成

45

马氏中医治疗骨病疗法学术流派 河南省亚太骨病医院 王 瑞

46

郑州市冯门运气学术流派 郑州金水同心堂中医门诊部 刘鹏轩

47

郑州市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学术流派 郑州金水同心堂中医门诊部 于朝锋

48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 河南风湿病医院 娄玉钤

49

郑州市宋氏痔漏疗法学术流派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 巩跃生

50

周氏明理脉诊学术流派 金水刘琰中医(综合)诊所 周高产

51

宋氏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中原宋氏中医门诊部 宋建立

52

刘氏中医九宫点穴正脊学术流派 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门诊部 刘永良

53

尚氏逐瘀学术流派 航空港春和堂中医门诊部 尚 飞

54

郑州陶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郑州高新区惠人堂中医门诊部 陶华岩

开封

55

开封市王氏针灸学术流派 开封市中医院 王俊伏

56

何氏面瘫外治疗法学术流派 鼓楼区南苑小王屯村卫生室 何传义

洛阳

57

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郭珈宜

58

乔氏中医学术流派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乔振纲

59

洛阳市象庄秦氏妇科学术流派 洛龙秦俊杰、秦惠霞中医诊所 秦俊杰、秦惠霞

60

洛阳市瀍河区杜氏福民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杜福生中医诊所 杜福生

61

偃师周堂郝氏祖传中医喉科学术流派 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 郝伊洛

平顶山

62

张文义八字学术流派 鲁山振兴中医医院 张文义

63

扶阳中微堂学术流派 鲁山县中医院 马松雅

64

燕京刘渡舟氏伤寒学术流派 琴台王升中医诊所 王 升

65

平顶山市李氏儿科学术流派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李 君

66

汝州市金庚和中逐瘀外科学术流派 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 宋兆普

安阳

67

王瑞五儿科学术流派 安阳市中医院 杨之藻

68

滑县秦氏皮肤病疗法学术流派 滑县秦剑复美医院 秦 剑

鹤壁

69

范氏骨伤学术流派 鹤壁中医骨科医院 范时雨

新乡

70

新乡市贵氏针灸学术流派 凤泉贵氏中医门诊部 贵传庆

71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学术流派 新乡经络收放中医院 王玉林

72

李氏国医妇科学术流派 长垣李氏中医诊所 李朝恒

73

长垣市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景祖

焦作

74

焦作市温县段氏中医疗法学术流派 温县黄庄镇卫生院 段秋娥

75

孟州市卢氏温阳通脉学术流派 孟州市中医院 卢海涛

76

焦作市田氏中医同源学术流派 焦作文昌脑病医院 田俊清

濮阳

77

佛善村刘氏祖传骨科学术流派 南乐县近德固乡卫生院 刘振凯

78

云白天蓝氏中医学术流派 南乐民康肿瘤医院 张玉芹

79

罗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 华龙区路晓康中医诊所 罗衍鲁

80

台前县白岭吕氏中医眼科学术流派 台前县孙口镇卫生院 吕端浩

81

濮阳市路氏中医内科脾胃学术流派 华龙区路晓康中医诊所 路慧一

许昌

82

许昌市李氏正骨学术流派 许昌岭云骨伤医院 蒋彩云

83

许昌市郭氏颈肩腰腿痛三通疗法学术流派 许昌圆融颈肩腰腿痛医院 郭国灿

漯河

84

舞阳县尹氏理气解郁学术流派 舞阳县人民医院 尹亚东

南阳

85

南阳市李世珍学说-李氏针灸学术流派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传岐

86

吴氏中医针法学术流派 南阳亚太风湿骨伤医院 吴汉卿

87

南阳市李氏高庙骨伤科学术流派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 李 伟

88

刘积庆堂培元固本理论学术流派 南阳市匡济中医中药研究所匡济门诊 刘国印

89

河南谭氏骨伤学术流派 淅川谭氏骨伤医院 谭长庚

90

南阳市张书文张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 南阳高新百里奚社区卫生室 张书文

91

南阳市神明学术流派 淅川精神病医院 门少杰

92

涅阳李氏德和堂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 李玉强

93

南阳市黄氏小儿推拿中医学术流派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黄 纬

94

寒凉学术流派 南阳仲景堂医院 宋书建

商丘

95

张八卦李氏外科学术流派(商丘) 商丘市中医院、宁陵县中医院 李坤、赵昌兰

96

商丘市韩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宁陵县中医院 韩国栋

97

商丘市姚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宁陵县中医院 姚伟

98

商丘市经方汤液学术流派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 贯 剑

99

梁园区葛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商丘市中医院 葛广璋、杨华

100

梁园区胡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 胡鸿昌

101

陈氏中医外科创伤原位修复技术学术流派 睢阳陈娜中西医结合诊所 陈 娜

102

商丘市宋氏中医内科脾胃论学术流派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宋崇生

信阳

103

章氏经方学术流派 芦集乡卫生院 章新成

周口

104

周口市淮阳区祝氏骨科学术流派 淮阳祝氏骨科医院 祝玉灵

105

周口市庞氏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西华復元堂中医医院、西华县中医院 庞龙湘、庞田民

106

高氏骨科学术流派 西华中医骨科医院 高彦龙

107

陈州张氏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淮阳区白楼镇卫生院 张祥云

驻马店

108

中原蔡氏妇科学术流派 平舆德仁中医院 蔡德亮

109

西平县合水张氏正骨学术流派 西平合水张氏正骨医院 张传良

110

宋氏消化内科学术流派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 宋中午

111

遂平县大兴牛氏骨伤学术流派 遂平大兴牛氏骨伤医院 牛海生

112

遂平县闫氏骨科学术流派 遂平县金生强直骨病医院 闫金生

113

井氏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驻马店市中医院 井永强

114

老张家膏药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学术流派 驻马店天祥骨病医院 张继伟

说明:

中原医学概论特别收录了以下内容

一、 河南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

  1. 1.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2. 2.禹州药会
  3. 3.百泉药会
  4. 4.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法)
  5. 5.买氏中医外治疗法
  6. 6.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
  7. 7.张氏经络收放疗法
  8. 8.宋氏中医外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9项

  1. 1.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
  2. 2.医圣张仲景祭祀
  3. 3.针灸铜人
  4. 4.刘陈铺齐氏骨科
  5. 5.象庄秦氏妇科
  6. 6.黄氏膏药
  7. 7.黄塔膏药
  8. 8.柳位陈钞骨科
  9. 9.黑虎丸
  10. 10.合水张氏正骨
  11. 11.黄家烧伤药膜
  12. 12.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
  13. 13.潘氏烧伤传统疗法
  14. 14.张氏喉科
  15. 15.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
  16. 16.纯德堂口疮散
  17. 17.杜氏口疮治疗技法
  18. 18.杨氏珍珠散治疗口疮技艺
  19. 19.快庄李氏中医正骨
  20. 20.刘氏正骨
  21. 21.陈氏正骨
  22. 22.杨家正骨疗法
  23. 23.张八卦中医外科
  24. 24.世医堂中医外科
  25. 25.贵氏针灸
  26. 26.李氏眼药
  27. 27.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
  28. 28.李楼李八先生妇科
  29. 29.陈氏痘疹伤寒疗法
  30. 30.董氏中医痹症疗法
  31. 31.李氏中医精神病疗法
  32. 32.长垣单寨骨科
  33. 33.史家中医药组方
  34. 34.黄氏经络五行调法
  35. 35.张氏耳病针灸疗法
  36. 36.明氏正骨膏药
  37. 37.杨氏沙园膏药
  38. 38.济世堂李占标膏药
  39. 39.聂麟郊膏药
  40. 40.李氏膏药
  41. 41.姚家膏药
  42. 42.鸭李正骨
  43. 43.后河张氏正骨
  44. 44.石氏中医针灸
  45. 45.众度堂中医外科疗法
  46. 46.张氏皮肤病疗法
  47. 47.广济堂中医妇科
  48. 48.“双隆号”咽炎疗法
  49. 49.朱氏中医妇科
  50. 50.修真堂女科
  51. 51.尹氏中医理气解郁疗法
  52. 52.张氏痔漏疗法
  53. 53.樊氏中医肝胆病疗法
  54. 54.樊氏妇科不孕症疗法
  55. 55.于氏不孕不育疗法
  56. 56.程氏中医肝病疗法
  57. 57.丁氏喉科疗法
  58. 58.孟津活血接骨止痛膏制作技艺
  59. 59.韩氏膏药制作技艺
  60. 60.郭峰膏药制作技艺
  61. 61.积善堂谢氏拔毒膏制作技艺
  62. 62.骨应膏药制作技艺
  63. 63.张氏正骨膏药制作技艺
  64. 64.王氏牵正膏药制作技艺
  65. 65.常氏膏药制作技艺
  66. 66.老张家膏药制作技艺
  67. 67.鲁氏温舒贴制作技艺
  68. 68.王氏捏骨正筋疗法
  69. 69.窦氏正骨疗法
  70. 70.郭氏正骨
  71. 71.范氏骨伤疗法
  72. 72.界地高氏正骨
  73. 73.李氏正骨
  74. 74.黄氏正骨法
  75. 75.云氏针灸
  76. 76.周氏针灸
  77. 77.邵氏针灸
  78. 78.李氏中医药酒炮制技艺
  79. 79.张仲景医药文

 

 二、河南著名的中医院及其在全国的整体影响

其一,河南著名的中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四)郑州市中医院

(五)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六)郑州市骨科医院

(七)开封市第一中医院

(八)安阳市中医院

(九)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十)洛阳市中医院

(十一)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

十二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十三商丘市中医院

十四许昌市中医院

(十五)漯河市中医院

(十六)濮阳市中医院

(十七)南阳市中医院

(十八)周口市中医院

(十九)焦作市中医院

(二十)三门峡市中医院

(二十一)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二十二)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二十三)驻马店市中医院

二十四南阳张仲景医院

 

其二,河南中医医在全国的整体影响

(一)儿科医学在全国居于前列

(二)骨科具有厚重的历史

(三)艾滋病防治发挥中医优势

(四)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优势

(五)脾胃肝胆病的治疗优势

(六)呼吸科的发展优势

(七)肛肠病的治疗优势

(八)康复医学成为后起之秀

(九)针灸科的传承与创新

(十)老年病医学的显著成就

(十一)血液科疾病治疗的优势

(十二)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

 

其三, 河南当代医家特色诊疗技术简介

一、袁氏对心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疗

二、吕氏肾病(脾肾)医派

三、河洛李氏脾胃流派

四、中原张氏眼科

五、“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

六、赵氏对脾胃病的治疗

七、娄氏对风湿病的研究和治疗

八、西华庞氏妇科

九、门氏妇科

十、象庄秦氏妇科

十一、河南医家对脉管炎的研究和治疗

十二、李氏对呼吸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十三、常氏三绝外治法

十四、中原帖氏飞针

十五、王立忠发热辨治八法

十六、韦绪性对中医疼痛学的创建与实践

十七、新乡张氏经络收放疗法

十八、滑县黄塔明氏正骨

十九、禹州陈半坡膏药

二十、鄢陵李氏中医正骨疗法

二十一、郑州楚氏针灸

二十二、舞阳尹氏中医内科理气解郁疗法

二十三、洛阳杨氏沙园膏药

二十四、淮阳刘氏九宫点穴正脊法

二十五、濮阳“罗氏三合疗法”

二十六、郸城王氏中医皮肤病疗法

二十七、偃师便秘传统药膳疗法

二十八、安阳贾氏中医儿科

二十九、泌阳吕氏传统中药痔疮疗法

三十、泌阳苗氏膏药

三十一、邓氏太和医派

三十二、汝州于氏中医外科

三十三、开封王徐氏麻刺针法

三十四、许氏心身整合疗法

三十五、开封何氏面瘫外治疗法

 

其四,当代河南著名中医名录

一、创办河南中医学院的初期中医老师

二、国医大师

三、全国名中医

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 岐黄学者

五、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一)第一批(河南16人)

(二)第二批(河南24人)

(三)第三批(河南25人)

(四)第四批(河南23人)

(五)第五批(河南31人)

(六)第六批(河南36人)

(七)第七批(河南46人)

 

其五,建国以后对经方的整理、推广和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将传统医药的发展纳入法律保护体系。经过数代领导人的不断支持,中医药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经方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涌现了一大批经方名家和研究经方的团体。如:

1、赵清理

赵清理,河南邓州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994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曾任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主任,创办国内第一所民办中医大学—张仲景国医大学。

2、李振华 ,河南洛宁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3、张磊 河南固始县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三批国医大师。临证以“方精、药少、量小、效奇”深受患者好评。他对经方、时方、经验方常灵活应用,尤其善用经方。

4李发枝,河南偃师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5、崔书克,河南南阳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张仲景研究分会会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经方方证研究所所长。

6、王付,河南省济源市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经方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

7、王振亮,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主任,伤寒教研室主任。

8、师卿杰,河南洛宁县人,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传承弟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多年从事经方教学,给学生讲授《经方的临床运用》。

9、毛进军,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经方学术带头人,临证以《伤寒论》六经为纲,擅长辨方证,活用经方。

10、杨兆林,河南南阳唐河人。副主任中医师,经方实践家。现任郑州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湖畔经方书院特邀名誉院长。

11、臧云彩,男,河南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1980年3月出生,河南封丘人。他师承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和岐黄学者郑玉玲教授,游学于中医“火神派”大家李可先生及多位名老中医,潜心中医四大经典,熟谙《周易》,融《易》理为“医”所用,擅以六病辨证、长于“经方”治疗肿瘤等疑难重症,日门诊量百余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希望以上有关同志可适当存一点书,以备宣传使用。

⊙声明提示: 本站所有文章,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181-1319-3168]。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站无关。支持原创!
⊙友情提示: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电话132-2812-3168举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医易和医易诊病医术传承

经方验案六则

2024-11-25 22:26:52

医易和

有人说中医起源于《易经》,中医与《易经》真的有关系吗?

2023-5-28 11:18: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2号